杜远安在接手镇小学之前,他是省二中的常务副校长,专门负责招收学生。
省二中又是省内数一数二的重点中学,他在那个位置上工作多年,积攒的人脉无可估量。
连县市级的某些领导,都对他恭恭敬敬,逢年过节还轮流过来看望。
直到三年前,他的身体出了状况,再加上又临近退休,才从省城回到故乡,发挥余热,担任不太劳累的小学校长。
林飞也曾听说过这位校长的大名,随即停住脚步,面露好奇的看了过去。
“哈哈,我哪有什么事。”
杜远安爽朗的笑道:“刚刚我听医务室的人说,有位小神医很了不得啊。
连常医生都束手无策的伤口,他却轻而易举的止了血,应该就是您吧。”
“杜校长,您太过誉了,我叫林飞,您喊我名字就行。”
林飞姿态放的很低,说话相当客气,在这位大佬面前,恐怕整个镇子都没人敢放肆吧。
“好好,年轻人居功而不自傲,林飞啊,你果然很不错。”
杜远安十分赞许的点点头,然后慢悠悠的从另一侧走了,把林飞搞得有点莫名其妙。
这位老校长特地把他喊住,只是为了夸他两句?
目送杜远安走远,周月馨脸上的笑意更浓,语气轻快的道:
“林飞,我就说吧,杜校长从不会轻易夸人,能得到他的认可,你就是很厉害!”
“呃,那行吧。”
林飞被夸的有点不好意思,翻身上车,对周月馨说道:“我先走了,有事你给我打电话。”
“嗯,路上慢点。”
周月馨使劲摆摆手,林飞骑车离去,直奔刘瑶的饭店。
十分钟后,林飞把车停在饭店门口,直接迈步走进去,不过刘瑶并不在店里。
牛师傅和牛婶正在打扫卫生,应该结束了中午营业,准备迎接吃晚饭的客人上门。
见林飞走进店里,老两口立马小跑着迎接:“小飞,你怎么来了?”
这几天给镇上送菜的事情,都是姚宇在干,林飞确实有段时间没来了。
“哦,我来找瑶瑶姐,有点事跟她聊聊。”
林飞看着面色红润,忙的满头大汗的牛师傅,开口问道:“牛师傅,这几天有没有再犯病了?”
牛师傅拍拍自己的两条腿,乐呵呵的回答道:“没有,没有,经过你的医治,就没再犯过。”
牛婶跟着说道:“是啊,小飞,多亏你出手相助,否则老牛现在还躺在床上呢。”
林飞不以为意道:“举手之劳而已,大家都是自己人,你们不要这么客气嘛,瑶瑶姐呢,她不在店里吗?”
“哦,她中午忙完,有事出去了,要不我打电话叫她回来?”
牛师傅一边说着话,一边从口袋里掏手机,林飞赶紧制止。
“不用那么麻烦,回头我自己给她打电话吧。”
给新饭店选地址的事情,不能急于一时,林瑶愿意多跑跑,认真挑选,林飞自然不会去打扰她的正事。
随后林飞陪牛师傅夫妇聊了几句,直接骑车回家。
明天就是这个月的最后一天,他得去跟县城的两家饭店,把菜钱结算一下。
第二天早上,在姚万山等人的忙活下,几大竹筐的蔬菜放进了皮卡货箱。
林飞发动车子,一路风驰电掣,九点钟前就到了愉家酒店。
“小飞来啦。”
看到林飞的货车在侧门挺稳,采购经理比看到亲人都亲,笑嘻嘻的打着招呼。
“来了。”
林飞一边让后厨的人搬菜,一边对采购经理说道:“毛哥,今天到月底了,咱这个月的菜钱是不是能结掉?”
“肯定能结啊,我这不是一直在等你嘛。”
采购经理毛志胜从身上摸出记账本,认认真真的解释道:“你这个月总共送了……”
“别,毛哥,别跟我说这个,你直接把钱给我就行,咱都老熟人了,我还不相信你嘛。”
林飞给愉家酒店送这么多回菜,跟整个酒店的员工,都快混成了兄弟。
再加上还有何怡然这位总经理罩着,他不担心有人敢黑他的钱。
“行吧,我月初给了你八万的预付款,现在应该再给你十一万。”
毛志胜也不含糊,当场把钱结清。
林飞道了声谢,调转车头,又去梓芯酒店。
到地后,趁着工人在搬菜,他准备去前面找包安明。
刚走进酒店大厅,他就看到前面围着一群人,像是发生了什么事。
“郭少,我求求您,这份工作对我真的很重要,您千万不要开除我啊!”
“韩阿姨太倒霉了,怎么就惹上郭少,估计得扫地出门了。”
“是啊,其实我觉得一本书嘛,又没损坏,何必搞的兴师动众。”
“你懂个屁,那是古书,价值不菲,否则郭少不会那么生气。”
林飞刚走进酒店大厅,就看到大厅里面围着一帮人,正在交头接耳,议论眼前发生的事情。
他感觉好奇,凑近听了一会儿,顿时感觉恼火,心中不忿。
而且那位阿姨伤心欲绝,又无力反抗的模样,让林飞想起自己的母亲沈玉兰。
曾几何时,那些债主上门追债的时候,沈玉兰也是被逼的走投无路,这让林飞很有同感。
现在他终于有了硬刚的实力,能帮忙的情况下,必然不会袖手旁观。
就在林飞打算仗义直言之时,穿着白大褂的杨烈突然从后面走来,一把拉住他:“飞哥,你在这干嘛?”
林飞指着前方,果断回答道:“我准备去给那位阿姨解围,你要阻拦我吗?”
“嗨,我拦你干嘛,郭华东这小子平常嚣张跋扈惯了,他这事确实做的过分,我陪你一起去。”
杨烈的嘴皮子很利索,三言两语就把郭华东的背景交待清楚。
郭华东的父亲郭家昌,在县城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
早年出去工地打工,被大老板赏识,一跃成为带班的包工头。
经过十来年的打拼,攒了数千万家底,是本地很有名的暴发户。
郭家昌有钱之后,就学别人附庸风雅,喜欢收集一些古籍珍本。
不管能不能看懂,价值越高越喜欢,拿来冒充文化人。
作为他的儿子,郭华东自然懂得投其所好,经常拿两本古书哄他开心,借此索要天价零花钱,几乎屡试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