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好莱坞骗子
- 华娱2004,我要当导演
- 苍山残阳
- 4021字
- 2025-01-22 00:53:32
看了开幕电影,陈锋带着剧组人员参加招待酒会。
领队池晓拧没有跟着一起,而是去了版权交易区。
戛纳不仅是电影艺术的殿堂,也是电影产业的重要交易平台。
开幕式期间,主办方会组织一系列市场活动。
等酒会结束,他们准备返回酒店。
当陈锋一行人走出剧院的时候,立刻被一群记者给围住了。
其中不仅有华语媒体,还有不少的欧美娱乐记者。
内地的娱记大部分都围着于飞鸿、李学建、宋旦旦等人主要演员进行提问。
港媒记者主要是采访陈关西。
欧美的娱记则把主要的目标,放在了陈锋的身上。
别看剧组这么多演员,可在欧美的地界还真没什么知名度。
放眼整个华语影视圈,能被欧美人熟知的明星也寥寥无几。
“陈导,请问你对此次戛纳之行有什么期待吗?”
记者采访使用的是英语。
陈锋的英语一直都是半吊子,勉强可以听得懂。
“既然来了,肯定是奔着拿奖,难不成是为了旅游?”
他直接用华语回答,也不管对方能不能听懂。
凭什么老让他迁就,这些洋人就不能迁就一下他。
幸好这些记者对采访目标做过一些功课,知道陈锋不习惯用英语回答。
所以在采访现场,有一名临时找来的翻译。
不然的话,压根没办法进行下去。
“陈导有信心赢得金棕榈奖吗?”
欧美的记者继续追问。
他们爱死陈锋的回答了。
对媒体来说,越有争议的新闻,价值越大。
不像哪些娱乐圈的老油条,说话模棱两可。
报道出去,也没办法激发读者的讨论。
“没有信心就不会报名参展,作为创作者必须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
陈锋一边回答问题,一边往前走。
这年头,欧美的记者很喜欢给受访人挖坑。
稍不留神,土都埋半截了。
刚才的问题,只是简单的开胃菜。
那个导演不觉得自己的电影好?
真要觉得是烂片,也不会报名电影节,过来丢人现眼。
如果陈锋停下来继续受访,犀利的问题就会接踵而来。
他来戛纳的主要目的也是卖片,还有获奖的期待。
除此以外的任何事情,都不想多谈。
从今天下午接受专访开始,他就能明显感觉到,这里的记者总想引导自己说点什么不好的话。
他可没那么头铁。
拍电影就拍电影,扯别的没意思。
该高调的时候,他不会谦虚。
但该抵消的时候,他也不会作死。
出门在外,自己要拎得清。
坐上车,一行人回到了酒店。
时间不早了,大家各自回房。
接下来有什么私人活动,可以自由安排。
只要不耽误过几天的电影首映式就可以。
陈锋感觉有点累了,想早点休息。
但前脚还没进门,后脚于姐姐就主动跟了过来。
尼玛,真把他当成生产队的驴了。
得亏是年轻,恢复能力强。
要不然,非得累垮不可。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只能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地。
回到房间,刚准备探讨艺术,就有人敲门。
开门一看,是剧组领队池晓拧。
陈锋把人让进房内,招呼坐下。
于飞鸿很体贴地帮忙烧水沏茶。
然后,安静坐在一旁。
“陈导,酒会场地已经预定好了。”
池晓拧这么晚过来,肯定是谈工作。
陈锋的新电影首映是22号晚上八点,属于黄金时间段。
入围主竞赛单元的作品中,《寄生虫》也算是热门。
不管咋说,也是金熊奖导演的新作。
之前宣布入围名单的时候,欧美的电影媒体就把《寄生虫》列为本届戛纳最值得期待的电影之一。
大家都想看一看,这位年轻的天才导演带来了什么样的新作品。
去年因为资金的问题,在首映仪式后只举办了简单的新闻发布会。
招待酒会太费钱,剧组也没什么朋友需要招待。
所以,首映仪式后的酒会没有举办。
可今年不一样。
陈锋不再是新人,而是公认的天才导演。
从下飞机开始,他就接到了很多招待酒会的邀请。
同时,今年来参加戛纳的华语电影人比较多。
于情于理,首映仪式后的招待酒会都必须筹办。
“还有什么事吗?”
陈锋说这句话,等于是端茶送客了。
一点小事,也来打扰自己。
太没眼力见了。
“今天我在戛纳遇到了一位好莱坞片商,哈维.韦恩斯坦,他对你的新片很感兴趣,想买下北美版权,并开价五百万美元。”
听到这个消息,陈锋的疲惫一扫而空。
五百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四千多万,一下子就收回了所有成本。
“这哥们靠谱吗?”
陈锋一下子来了精神,肉眼可见的兴奋。
版权交易要是谈成了,他就没多少压力了。
这个价格,绝对超出了此前的预料。
“应该靠谱,我知道这个人,他以前是好莱坞米拉麦克斯影业的创始人和CEO,张导的《英雄》和《十面埋伏》,还有港岛的《无间道》和《少林足球》,这些电影的北美发行都是他操办的。”
“去年韦恩斯坦刚刚从老公司离职,创建了一家新电影公司,所以最近正在加大购片的力度。”
池晓拧的肯定回答,让陈锋放心了不少。
这个韦恩斯坦也是个有来头的电影人,应该不是什么骗子。
但版权卖的太顺利了,让他有些不敢相信。
“咱们的电影还没上映?也没有组织看片会,他一下子就开了五百万美元的高价……”
陈锋挠了挠头,心里患得患失。
虽说他现在小有名气,可也不至于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对于自身的定位,陈锋一直有着清晰的认真。
如果是老谋子或陈诗人的新片,好莱坞片商在没有看过影片的情况下,有可能出高价。
但以他现在的身份,暂时还真做不到这一点。
仅仅是北美版权就五百万美元。
即便是金熊奖的加持,也到不了这么高的价格。
天上掉馅饼的事儿,可不一定是好事。
万一是圈套呢?
自从被人骗过一次以后,陈锋就非常小心谨慎。
“韦恩斯坦先生愿意先给我们二十万美元的定金。”
池晓拧继续介绍情况。
对《寄生虫》感兴趣的片商不少,但只表现出了购片意愿。
大家都想看过影片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评估价格。
像韦恩斯坦这种没看片子,直接开价的片商只有他一个。
这不是空口白牙喊价,人家愿意支付定金。
“那我们拿了定金,是不是就不能和其他北美片商接触了?”
二十万的定金,对陈锋来说已经不算大数字了。
如果为了这些定金,不再向北美片商推销电影,有点划不来。
五百万美元的价格是很高,但钱没到手什么都是虚的。
“他倒是没有提这个条件,也没有要求签署合同,不过自从他开价以后,其他的北美片商明显打了退堂鼓。”
池晓拧把今天在版权交易会上发生的事情,详细地描述了一遍。
听上去,确实没有多大问题。
可陈锋总觉得心里不安稳,跟做梦一样。
上次有这种感觉,还是暑假被人拉去拍电影。
“定金先收着,你继续联系其他北美片商,保不齐有人能出价比他高,不能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
陈锋还是选择了最稳妥的做法。
对方的出价确实非常有诚意。
即便是拿下了金棕榈,电影的北美版权也不一定能超过五百万美元。
《寄生虫》和《英雄》不一样,后者是商业大片。
有国际影星加盟,还有功夫属性,海外版权价格自然不菲。
比如房龙在九十年代的一部电影,北美版权费就能卖到800万美元。
而华语剧情片在海外的发行价,一直不怎么高。
这是由市场因素决定的。
因为文化隔阂,海外观众不太接受华语剧情片。
所以《寄生虫》的海外版权,陈锋没有太高的期望。
能够收回制片成本,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陈导,韦恩斯坦很欣赏你的作品,我在想咱们公司未来是不是能和他保持长期合作。”
池晓拧有更长远的想法。
如果天河影视能够在好莱坞有固定的合作发行商,那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陈诗人为什么敢耗资三亿拍电影?
人家光凭一个名字,就能在海外卖片。
就目前的内地电影市场,想靠票房收回成本基本没戏。
迄今为止,内地电影票房的最高纪录,还是《泰坦尼克号》的3.65亿。
最近几年,没有任何一部电影在内地票房超过两亿。
三亿的投资成本,票房起码要八亿左右才能打平。
这已经超出了目前内地电影市场的上限。
因此,现在国内没几个导演敢拍大片。
海外名声不够响,发行权卖不出去,结果就只能赔钱。
“长期合作肯定是最好的,对方既然这么有诚意,只要是价格相差不大,我们优先把片子卖给他。”
陈锋也想搭上这条线,以后卖片子就没那么费劲了。
就在两人商量的时候,一直默不作声的于飞鸿忽然说话了。
“韦恩斯坦这个人我也听说过,这些年推广了不少华语电影的发行,但都说他是一个特别精明的电影人……”
说到这里,她停了一下。
剩下的话没有说,但意思很明白。
没看片就给开五百万美元的价格,不像是一位精明电影人的所作所为。
“据说周星星的《功夫》也是由他负责北美发行,但价格只有150万美元。”
于飞鸿的话,让陈锋和池晓拧都陷入了沉默。
《功夫》是动作特效大片,03年的华语电影票房冠军。
这样的电影,韦恩斯单只用了150万美元就拿到了北美发行权。
那么陈锋的新电影,有什么地方值得他开价五百万美元?
“还有一件事你们可能不知道,去年冯晓刚的《夜宴》还没拍完,他就开价800万美元购买北美发行权,还支付了一笔定金。”
“其他片商知道这个消息就放弃购买,前段时间,他又说不想要了,宁愿放弃那点定金。”
“华谊的老板当时找他商议,愿意降低价格继续合作,可他最高只出100万美元,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
“所以冯晓刚在没有作品参展的情况下,带剧组人员来戛纳卖片。”
听到这个消息,陈锋的脸色当即就变了。
池晓拧也是大呼庆幸,亏得有于飞鸿在旁边。
不然,真就被这家伙给骗了。
“你怎么知道的?这事保真嘛?”
陈锋忍不住追问。
“你忘了我也是京圈的一员,前段时间聚会的时候,冯晓钢喝多了,一直在骂韦恩斯单是个大骗子。”
差点忘了,于姐姐可是京圈女神。
圈子里有什么稀奇事,肯定一清二楚。
“麻蛋,别搭理这个家伙了。”
陈锋恨恨地骂了一句。
随即,他又意识到了什么。
“坏了,咱们中计了,这个狗东西喊价五百万,肯定会吓跑其他片商。”
不管双方有没有达成协议,但影响已经存在了。
别的片商会误认为片子卖给了韦恩斯坦,不会再主动上门购片。
“你明天开始主动去拜访其他北美片商,一定要保持联系,别影响了卖片。”
陈锋的脸色很难看。
他指望这次卖片收回成本,要是客户都跑了,还怎么玩?
“你查一下上次购买《心迷宫》版权的狮门影业来没来人,重点跟他们接触一下。”
卖版权这种事,找合作过的关系比较好。
“来了,狮门影业的人对你的新片也很感兴趣,韦恩斯坦报价后,他们就走了,但给我留了一张名片。”
说着话,池晓拧从口袋里掏出一叠名片。
这些都是各国片商的联系方式。
“有名片就好,注意和他们保持联系。”
相比于韦恩斯坦,还是狮门影业更靠谱一些。
“没有其他事,那我就先走了。”
池晓拧看出陈锋心情不好,赶紧告辞离开。
电影节期间,他比任何人都忙。
很多的琐事,都是由他来完成。
每天的行程安排,还有首映礼、招待酒会、记者会等等,一大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