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101.兄弟,堂的!

多尔衮起身望着周身这一片焦土,望着几近全军覆没的八旗军,神情麻木,只觉万念俱灰。

而此时,他的耳边突然传来微弱的呼救声,“阿哥,救救我……”

这个嗓音无比熟悉,让多尔衮瞬间身躯一震,整颗心都揪紧了,他慌忙转身,循声看向了身后,“多铎?!是你吗?!”

“阿哥……”

多铎虚弱的声音再度传来,让多尔衮终于确信自己没有听错,当即便踉踉跄跄地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寻去,终于在自己身后的不远处,看到倒在血泊之中的多铎。

当多尔衮看到断了一条胳膊,满身鲜血,面色惨白的多铎之后,顿时心如刀绞,比这八旗军全军覆没都更让他心痛!

多尔衮扑上去抱住了多铎,心疼的热泪直流,“多铎,都是阿哥不好,是阿哥害了你啊,多铎……”

多铎被多尔衮抱在怀里,已然安心了不少,望着自责万分的阿哥,他艰难地挤出了一丝笑意来,虚弱道:“不怪阿哥,我不怪阿哥……”

多尔衮摇着头,一边撕扯战袍替多铎包扎断臂,一边安抚道:“多铎你坚持一下,阿哥一定会带你逃出去的,一定会带你回家!”

听到多尔衮的话,多铎已然心满意足,他的精神已然变得恍惚,濒临昏迷。

此时这兄弟二人的注意力都在彼此身上,谁也没有发觉,危险正在一步步朝着他们二人逼近。

当多尔衮帮多铎包扎好了断臂,察觉到身后的动静之时,一把长刀已经横在了他的脖子上。

“不许动!”

多尔衮本以为身后来的是明军,但当身后之人开口之后,听清此人嗓音的多尔衮顿时便大吃一惊,有些难以置信地侧目用眼角的余光瞥向了身后。

镶着红边的蓝色战袍映入眼帘,正是镶蓝旗的铠甲无疑,这也让多尔衮瞬间便确认了身后此人的身份——他便是镶蓝旗旗主、郑亲王济尔哈朗!

似乎是察觉到了多尔衮的小动作,济尔哈朗并没有躲闪,反倒是冷笑一声道:“不用看了,就是我!

你我虽然不是亲兄弟,但你总归也不至于连你堂兄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吧?”

多尔衮早已确认了济尔哈朗的身份,只是还想不通他为何会在这种时候突然发难,不禁皱紧了眉头,怒声问道:“既是兄弟,你这又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济尔哈朗冷哼道:“你说我这是什么意思?当然是拿你们兄弟二人的小命,来换一条生路了,总不能白白死在这里,给你们兄弟二人陪葬吧?”

听闻此话,多尔衮顿时怒不可遏,“济尔哈朗,我乃大清摄政王,陛下亲拜的大将军,出卖我,就是出卖大清,就是我大清的叛徒,你卖主求荣,必遭人神共愤,天理难容!”

“我呸!”

济尔哈朗听闻此言,当即便忍不住啐了一口,脾气也当时就上来了:“多尔衮,事到如今你就少给老子来这套了,你是摄政王,老子还是摄政王呢!

当时你可是跟老子说好的,咱俩一起辅政,结果事后你就过河拆桥,把老子踩在了脚下,老子还没找你算账,你倒先给老子摆起摄政王的架子来了,信不信老子现在就劈了你?”

多尔衮顿时语塞,毕竟在这件事上他确实理亏,当时他为了争取济尔哈朗的支持,承诺拥护福临继位之后,由他和济尔哈朗共同辅政,然而事成之后,多尔衮却独揽大权,处处排挤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权势远不如多尔衮,自然只能事事退让,结果就是除了落得一个“摄政王”的空头衔之外,几乎什么也没有得到,这让济尔哈朗怎么可能不对多尔衮怀恨在心呢?

济尔哈朗越想越气,手一用力,便在多尔衮的脖子压出了一道血印来,怒骂道:“你仗着陛下年幼,独霸朝纲,擅权专政也便罢了,如今更是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听信那奸贼洪承畴的蛊惑,非要入关攻明!

结果呢?现如今我大清的八旗军都被你害得全军覆没,祖宗的家业都被你给败光了,你自己说,到底谁才是大清的祸害,谁才是那人神共愤,天理难容之人!”

说到这里,济尔哈朗的语气变得越发阴森,眯眼道:“事到如今,你这大清的千古罪人便是万死也难辞其咎!

所以,我现在是在给你机会,若是你的人头,能换我一条生路,日后我辅佐陛下再度振兴大清,你也算是在临死之前为大清做了一点儿贡献,也多少能抵消一些你犯下的罪过吧!”

多尔衮面色阴沉,一言不发,不过很显然,他并不认可济尔哈朗对他的指责,因为他的脸上没有悔恨与惭愧,只有愤怒。

此时,禁军部队的包围圈已经越缩越小,一个个连队从四面八方冲上前来,清扫残敌,如今既然此战胜负已分,禁军将士们自然不会再对残存的建奴赶尽杀绝,凡是主动投降的,便是可以饶其一命,抓做俘虏。

现在已经不用担心携带大量俘虏影响作战,以及俘虏数量太多难以控制等问题了,俘虏对于禁军部队而言也算是一种“战利品”,都是会记录军功的,毕竟劳动力对于美洲而言可是十分重要的资源!

那济尔哈朗也正是看到明军接受投降,只要主动投降就可以免死之后,才动了拿多尔衮和多铎来换取自己一条生路的念头。

普通士卒主动投降尚且可以免死,那么自己主动献上身为八旗军主帅、大清摄政王的多尔衮,请明廷放过自己,应该不过分吧!

此时,冲上前来的禁军将士们已经发现了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二人,尤其是看到济尔哈朗手持长刀之后,当即便举枪瞄准了他。

济尔哈朗在跟多尔衮说话的时候,可是一直紧盯着周围的明军呢,因此刚一看到明军过来,便当即高声喊道:“不要开枪,不要开枪,我投降,我投降!”

虽然济尔哈朗嘴上说着投降,但那手里的刀可没有放下的意思,禁军将士们自然不会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