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雨终于停了,傍晚的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味道。太阳从乌云后面露出脸来,放出耀眼的橙色光芒,阳光也越来越温暖。

朱红色的大门缓缓打开,鎏金铜钉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在所有人的翘首期盼下,太子骑着高头大马走来,他身姿挺拔,眉眼间却带着几分疲惫。

太子妃珉月站在最前方,眼神中满是思念。就在众人迎上前时,却发现太子身后跟着一个陌生的女孩。那女孩和太子同骑在马上,一袭素色衣裙,虽不华丽,却自有一股清雅气质。她的脸庞被夕阳镀上一层暖光,眼神清澈而坚定,太子翻身下马,紧接着又抱着那女孩下马,动作行云流水,亲密无间。

珉月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疑虑,自己与太子仅分离一月有余,那女孩之前并不相识,想来是途中结识,见两人行为举止十分亲密……但很快恢复如常,她慢步上前,微微欠身行礼,声音颤抖道:“殿下,您可算回来了,一路可还平安?”说着她看向太子身后的女孩,女孩面色从容,福了福身,轻声说道:“见过嫂嫂!”

“嫂嫂?”珉月一惊,想不通为何这般称呼自己?

这时身后的李嬷嬷向女孩行礼。她才明白过来,原来她是太子的胞妹,三公主扶榆!

珉月上下打量着扶榆,浑身湿透,裙摆处沾有泥水,养尊处优的公主为何弄得如此狼狈。心中虽有诸多疑问,但面上却笑意盈盈,热情地拉过她的手,说道:“榆妹妹快随我进屋,换身干净衣裳!好好歇息。”

众人簇拥着向府内走去,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为这重逢的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太子自从回来后脸色一直不太好看,珉月猜出了七八分,一月前她带着仆人先行回京,太子再三叮嘱回宫拜见父皇和母后后,一定要去看看妹妹,还买了好多当地的糕点,他时常念叨妹妹最爱吃茯苓糕。亲自种了片茯苓,悉心照料,全程亲力亲为,收成后晒干,磨粉,和上野生的蜂蜜制成糕点,连瑾儿才只分得一块尝尝。

那日进宫给父皇母后请安后,本是要去看看这位素未谋面的妹妹,刚出大殿门口,扶溪公主迎面走来,扶溪公主聪明伶俐,人也漂亮,两人一见如故,很是谈得来,她想整个盛京都在传三公主先天愚钝,不得圣宠,如果能与二公主交好,以后二公主嫁去他国,太子继位的筹码不又添一成吗?以前陛下只有殿下一子,这些事她并不担心,六年前陛下立下新后,次年得一子,皇后年轻貌美,多年后陛下是否改变心意?也未可知,很多事不得不早做谋划!

多年来她便规劝太子回京,太子一直不为所动,数月前自己又有孕在身,借口生孩子时盛京物资更丰富些,或许是常年待在雍州贫瘠之地对家人愧疚,终是松了口,但也只是说好家人留在盛京,他还是会继续留在雍州。

太子回来后脸色一直不太好看,嘴上没说什么,心里总归是堵着一口气的。用完晚宴一直和扶榆待在书房。很晚了才回到寝殿,珉月想说话缓和缓和气氛:“这次进宫见过皇后,没想到母后这么年轻……”

“早点睡吧!”

次日一早珉月才听说太子已经带着三公主回宫了。

昨日受了凉,扶榆路上时不时的咳嗽几声,扶光赶紧把披风给她围上,吩咐马夫慢一些。

这让在情感上常年缺少关爱的扶榆很是触动,不免眼含热泪。她低着头问大哥会待多久?

他何尝不想多陪陪妹妹呢,他说有太多太多的事等着他了。哥哥昨晚说的话,她都记得,那张摆在桌上的巨大舆图,分区划着各种各样的图案。

“这些地方你都去过吗?”

“嗯,这几年我跑了很多地方,以前总听说人间疾苦,若不是亲眼看到,怕是一辈子也难以想象,在远离盛京的很多地方,他们没有一技之长,连饭都吃不起,很多人家甚至卖儿卖女”

“买卖人口不是早就禁止了吗?”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人民没有制造业,只能靠天吃饭,一旦有个风灾雨灾的,一年来就守着那一两分薄田,一大家人岂不是都得活活饿死。所以我想能不能依靠当地的气候,种合适这边土地的作物。”

哥哥给她讲改革,看着哥哥眼中光芒万丈的样子,她仿佛看到了数年后的端朝繁荣昌盛。

哥哥说:“盛京物质富裕,繁华无比,当地官员奢靡无度,父皇也是被蒙了眼,只有出了盛京去到边陲之地才看得到什么叫食不果腹,民不聊生!就比如说雍州这个地方,雍州地理条件并不差,地势平缓,四季分明,却年年遭遇旱灾。春季多雨,春季储存的水是可解夏季旱情的,只要解得旱情,一定会迎来大丰收,那样一个雍州的粮食足够半个端朝的人吃一年的饱饭。如果多解决几个这样的情况,往后端朝便不在会有饥饿。”

“蓄水,水库!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吗?”

“但大多数的良田距离河道远,遇到懒政惰政的官员,河道堵塞,不及时清理春季多雨时,河道旁的庄稼总是被淹,所以要清理河道和修筑灌渠同时进行。还有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种粮食的,像岭南一带,天气湿润,雨水充足可种水稻,麦子等谷物,北方昼夜温差大,少雨更适合种水果,高岭一带种茶叶……”

看着哥哥侃侃而谈,扶榆内心五味杂陈,这几年走南闯北,他的手掌磨出了厚厚的茧。

“榆儿你知道吗?还有很多地方的百姓们连病都看不起,这次回京我打算向父皇提提议修公家医馆。”

她担心的问:“改革会很难吧!”

“难?也得走下去,为百姓,为端朝,都得走下去。榆儿,你作为公主,也是可以为端朝的未来使一份力的。”

扶榆仿佛看到了未来的端朝。没有贫穷,饥荒,疾病。繁华丰盛,盛况空前的端朝。

“可祖制不许公主参政,连夫家都是不许的!”

“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你是尊贵的公主,做成一件事比普通百姓更容易,改制就像雷霆雨露,端朝的每一个人都是避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