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宗门急召,天枢秘境】(爆更一,求追读)
- 苟到最后,成为大魔头
- 一枚火龙果
- 2111字
- 2024-11-30 00:01:16
铃铛响起同时,腰间的执事令牌也在瞬间亮起光芒。
每个宗门弟子,无论是杂役,还是外门弟子,入了宗门之后,都会收到一块代表自己身份的专属令牌。
此时此刻,整个天枢阁,几十万人,所有弟子、长老的身份令牌都在瞬间亮起,有声音从中传出:
“天枢阁将有外敌入侵,所有弟子全力备战,不得懈怠!”
宋仁轩作为外门执事,除了身份令牌之外,还有一块执事令牌。
执事令牌之中此刻也传出声音:
“所有宗门执事、长老,一个时辰内,即刻赶到天枢秘境集合,违令者,杀无赦!”
天枢秘境,就是宗门九阁共同连通的秘境,入口在九阁各自的演武广场。
枫树上的铃铛还在响。
“恐怕出事了,没收拾的东西,就不要了。”
宋仁轩将傀儡和幽兰,收入须弥小世界之中,又将灵池之中所有小灵鱼收起,急忙下山。
既是宗门有急召,他也不得不前往,否则后果很严重。
若无召令,自己找个地方苟起来,倒也无妨。
如今只能见机行事了!
若情况很糟,事不可为,他也还会苟起来。
下山后,却见黄袍王执事焦急等候在亭中,不断拉响铃铛。
见他到来,急忙开口道:
“宗门急召,快走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他似乎很着急,十万火急。
“去哪儿?”宋仁轩跟上其步伐,询问道。
“自然是去演武广场,那里是天枢秘境入口。”他似乎很着急,三步并作两步,还使用真气加速。
他的回答令宋仁轩感到意外。
这个时候,百战盟的人难道不应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吗,这些人似乎从始至终,就没安什么好心,在暗中密谋着什么。
如今却这般着急,又是何缘故?
难道真要与天枢阁共存亡?
心中不解,他却并未多问,也抓紧跟上。
出了深山后,一路朝万兽阁演武广场而去。
宋仁轩所在的灵鱼饲养院,隶属于万寿阁。
这一路上,看到不少执事、长老,都在纷纷往那里赶。
这一批人,才算是宗门的精锐。
没有一个低于练气八层。
能做执事、长老的人,都是精锐之中的精锐,大浪淘沙。
此次召集,包括所有外门执事、长老,以及全部内门弟子、亲传弟子。
来到演武广场,此地已经人山人海,密密麻麻。
宋仁轩一眼望过去,大都是筑基修士,少部分是练气九层。
为了不那么显得金鸡独立,他默默将自己练气五层的修为撤销,恢复练气九层。
你说,一群筑基修士和练气九层之中,站着一个练气四层,或是练气五层修士,像什么话。
四周茫茫人海,至少好几千人,大部分都是筑基修士,只有少数人为练气九层、练气八层。
练气八层几乎没有。
这是宋仁轩真正见识到大宗们的底蕴。
简直恐怖!
要知道,在外界,一州、一城,可能也就只有一两个筑基修士顶天。
有时候,一些练气八九层的修士,都能占据一方城池,称王称霸。
在这里,却密密麻麻的筑基修士,偶尔还能看到一些金丹真人。
大宗们的底蕴实力,确实非常恐怖。
能成为内门弟子,大都是筑基修为,极少数是练气九层。
毕竟,天枢阁的规矩是优胜劣汰,即便你天赋真的很高,但是,没有实力境界,不好意思,从外门弟子做起吧。
等你有实力了,再找内门弟子挑战,取而代之。
天枢阁的内门弟子,只看实力,不看天赋。
天赋好又怎样,不经风雨磨练,容易半路夭折。
这就是天枢阁与其他宗门的最大不同之处。
那些天赋好的弟子,或许经过检测后,能一举成为亲传弟子、内门弟子。
在天枢阁却不行!
哪怕你被某位长老看中,收为亲传弟子,但你的身份,依旧只是外门弟子。
只有实力提升上来,才会获得相应待遇。
天赋好,就从外门弟子做起。
天赋差,自然就是杂役弟子。
没有人能够一跃成为内门弟子。
都必须经过挑战,战而胜之,然后取而代之。
正因如此,此刻站在这里的,都是万兽阁真正的精锐弟子。
为中坚力量!
当然,也有些高手,选择隐藏在外门弟子,和杂役弟子之中,不愿引人注目的例外。
一个时辰之后,只见那高耸入云的山峰之中,有一道人影闪烁而来。
“参见阁主!”
所有人齐声参见,声音响彻云霄。
这是宋仁轩第一次见到元婴老祖!
与想象中不同,此人身上并无那种很强很厉害的气场,反而有些返璞归真之意。
看过不少小说,元婴老祖出场,都是自带特效。
眼前这位却没有。
一身绿衣长袍,中等身高,剃了光头,看上去有些凶神恶煞模样。
天际缥缈,云烟缭绕,元婴老祖凌空而立,其身着翠绿长袍,袍面绣以灵纹,飘逸若仙。
光头无发,面容清癯,颔下三缕青须,更添几分仙风道骨。
眉宇间透出千年修炼之沉稳,两眼如星辰般璀璨,深邃难测,时而光芒微闪,似洞悉世间万物,蕴藏无尽玄机。
其目光所至,万物皆静,似有万钧之力,又似春风拂面,令人既感敬畏又生向往。
元婴老祖立于虚空中,周身环绕灵力,宛如与天地相融,不染尘埃,只一瞬便令此地气象万千,非言语所能尽述。
凡人仰望,只觉高不可攀,而修行者则心生敬仰,欲求得一二真传,以窥大道之门。
如此人物,于修真界中,自是令人仰止的存在,其修为高深莫测,行事多隐秘。
彼时,其手微动,一册古书现于掌中,封面斑驳,岁月之痕深烙其间。
轻启书页,微风拂过,似有幽香沁人心脾。
在场众人皆持令牌,此时令牌逐一绽放华光,与书中名录相应和。
声如洪钟,震响四方:“既已人齐,即刻启程。”
言罢,他挥手一拂,古书隐没于袖中。
演武广场之上,真气缭绕,如云似雾,渐浓渐密。
俄而,道道光柱自地而起,直冲霄汉,将众人环抱其中。
脚下旋涡忽现,吞吐万物,众人随之旋转,渐行渐远,直至消失无踪,唯留余音绕梁,空谷回响。
此番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下一刻,众人出现在天枢秘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