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职场还有人情世故
- 华娱2004:从网络神曲开始
- BYD唐
- 2243字
- 2024-10-19 09:58:01
“经典歌曲也好,原创新歌也罢,他们愿意唱什么都不再做强制规定,但必须经过我们导演组的集体审查。”
朗昆下了大决心。
与其让一位位歌手接连抱怨,不如一次性解决。
把原来的两套标准,通通取消。
“郎导,你意思是内地歌手也不强行安排新歌了?”
“没错,这几天找个时间趁联排前把这事定下。”
既已下决心,朗昆不再耽搁。
希望速战速决。
“好,那我就去通知毛啊敏了。”
之前那位对接编导,整个人浑身轻松。
相信这回不用伤脑筋了。
其他工作人员表情都差不多。
为上春晚,哪位歌手不抢破了头。
相信这种好消息,每个歌手听了都高兴。
等室内空的差不多时,副总导演陳维亚没走。
“老郎,你这么做有点冒险,而且还折腾。”
“大家的表情你看到了,其实谁都不愿得罪人,只是摄于咱们春晚这块大招牌敢怒不敢言而已。
都是为了晚会,我们何必为难歌手呢,倒不如携手合作。”
朗昆的话,叫陳维亚暗暗点头。
大家都是在这个圈子里混的,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
现在这么做,即使被pass掉,也怨不得他们了。
……
春晚导演组突然的决定,犹如重磅炸弹。
在外界产生强烈震动。
尤其是之前或主动或被动离开春晚的歌手。
似乎重新找到了登上舞台的希望。
李飞同样收到了纪如京发来的讯息。
“好消息好消息,你赶紧回京城,到春晚导演组一趟。”
“好的纪姐。”
想了想,他回了一个好的。
按正常时间,到了1月中旬导演组基本要确定歌手名单。
后面便是五次大联排。
不知道为何导演组在此关键时刻,忽然改变规定。
给了内地歌手机会。
“难道真是我这只小蝴蝶扇动翅膀形成了龙卷风,吹到了春晚?”
无论如何,李飞要争取。
去之前,得和剧组请假。
当他向龚导撒导说明来意后,两人没阻止。
“能上春晚是件大事,我们肯定不拦你。”
“这是好事啊,你放心去吧。”
李飞没想到如此顺利。
对两位导演千恩万谢。
等他走后,龚若非看着远去的背影。
无奈不已。
“安分了快一个月,还是发生了。”
“怎么,你不想他去?”
私下,撒哈提话语直白。
听出言外之意。
“想肯定是不想,多多少少会影响拍摄。”
“那你刚才还叫他放心去。”
“你觉得我们不答应,他就听么,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龚若非说的很实在。
拦也拦不住。
倒不如成人之美,还能落个好印象。
别把两边关系弄僵。
“我们剧组拍戏要到月底,大概还有1个星期多,实际影响有限。”
《恰》剧组计划是在1月31号放假。
2月1号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有些地区是这天过小年。
过年还是要叫人回家团团圆圆。
“嗯,李飞去一天,如果审查通过彩排也得几天。”
撒哈提扣着手指一算。
确实影响有限。
对剧组拍摄进度几乎没多大阻碍。
反而让李飞欠了个人情。
“龚导,你可真是只老狐狸。”
“我算什么老狐狸,只是打工人何苦为难打工人罢了。”
“学费了,职场不光有尔虞我诈,还有人情世故。”
撒哈提觉得跟龚导在一块。
有很多可以学习的东西。
……
1月21日,李飞乘坐早班飞机赶回京城。
即便如此,下机已经11点了。
草草吃了点东西。
他在纪如京的陪同下,赶往央视。
眼下大裤衩没建好使用,仍在长安街西延长线上,南与京西宾馆隔街相望。
“不知道能不能赶得上今晚的颁奖礼。”
“应该能吧。”
纪如京想着。
一下午时间,足矣。
“晚上能得奖就好了。”
这大概是李飞心中最没底的时刻。
纪如京不敢打包票。
“按理说你专辑成绩口碑很好,获奖概率极大。”
“算了,还是先想想怎么过导演组审查关吧。”
甩甩头,李飞先甩走其他杂念。
用心唱了两遍,只当开嗓子了。
到了央视,还得等。
导演组很忙的,并不是你到了就能见。
等待间隙,李飞看到几位脸熟的艺人。
水木年华,庞龍。
此时李健脱离水木,已经单飞。
看着这对乐坛学历最高的组合,李飞差点自惭形秽。
幸好凭借他英俊的容颜。
在长相上扳回一城。
双方不大熟,又是在这个场合。
李飞便没过去打招呼。
终于,轮到李飞表演。
在导演组面前,他现场演唱了《桃花朵朵开》《怒放的生命》两首歌曲。
之后的事情,便由不得他了。
“《怒放的生命》非常励志,《桃花朵朵开》这歌也很讨喜,我感觉哪首都行啊。”
很快,有人给出了意见。
觉得两首都非常不错。
不然也不可能留到现在。
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
“老话讲高高兴兴过大年,我觉得励志的主题宏观上没错,可最适合的依然是桃花朵朵开。”
“老甲说的是,这歌歌词简单,寓意也好,不光有春天还有团圆。”
“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唉等着你回来,尝那家乡菜……”
说着,已经有编导唱出声。
引来大伙一阵欢笑。
“按照贴近生活贴近艺术贴近大众的原则,我认为桃花朵朵开更好,也是一首合家欢的歌。”
副总导演陳维亚强调。
他的话,显然是打算二选一。
“李飞现在的人气很高,这首歌又不算特别俗气,挺好。”
因为出名时的争议,仍然有人不自觉会带上批判的眼光。
抱有优越感。
“你可千万别说俗啊雅啊的,刀郎的呼声那么高,你到记者面前说一个俗试试?”
今年爆红的刀郎,导演组同样接触过几回。
外界非常关注刀郎,他也是导演组所考虑的热门人物。
“老鼠爱大米不俗?咱们也请来了呀。”
“老百姓就喜欢俗的东西,越俗越好,只要不是低俗就行。”
有的编导不觉着俗有什么不好。
当然,不能专门朝着下三路走。
“就是啊,你们说港台明星时尚潮流吧,但人家照样请刀郎去写歌上节目,你还能说他是低俗么。”
“咳咳,别吵什么雅俗了,回到正题,我个人更喜欢《怒放的生命》。”
陳维亚用笔敲了敲桌子。
把偏离的话题扯回来。
“我觉得还是桃花朵朵开更适合春晚的主题,喜庆热闹,原版mv就非常有过大年全家大团圆的味道。”
“况且这首歌非常受欢迎,我身边不少人彩铃也换成了这个,这不是贴近生活贴近观众嘛。”
导演组成员纷纷发言。
讨论的结果很明显。
朗昆见状,一锤定音。
“好,李飞的这首桃花朵朵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