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陈平入营,四方云集陈县!
- 三国:朕能双穿到仙武大秦
- 余事
- 4175字
- 2024-10-30 23:56:11
陈平的成就不用多言,六出奇计,协助刘邦统一天下,与周勃平定诸吕,迎立刘恒为帝。
刘辩率军在大泽乡起义后,攻城掠寨,名声已经响彻淮泗地区。
而后在【芒砀山之战】,击败了砀郡郡兵,更是一举奠定起义军的名望。
威震黄河和淮河地区!
当时,魏咎就准备来投奔起义军,试图借势复国。
魏咎是魏国公子,封为宁陵君,但秦国统一六国后,被废为庶民。
不过六国后裔并不死心,一直在运作复国,有门客投奔。
陈平出身魏地阳武,离开家乡投奔魏公子魏咎,但并不受重视。
如今刘辩率北路军攻略泗川郡北侧的丰县后,闻讯,魏咎率门客来投,其中就包括陈平。
然而,魏咎并不重视陈平,自然不会推荐这位谋士,陈平连上座的资格都没有。
刘辩来了一个慧眼识人,挖掘了不被重视的陈平,让他可以如魏咎等重要门客,坐在县衙内受刘辩招待。
这令陈平感激涕零!
刘辩虽然是接待魏咎等人,但多于陈平纵论天下大事,两人都是见多识广,聊的十分投机。
陈平被刘辩富有前瞻性的长远目光所震惊!
刘辩也对陈平的表现深表认可!
陈平不愧是原历史中,协助刘邦夺下天下的顶级谋臣,他一生的计谋不输给张良。
不过因为陈平属于“阴谋家”,类似毒士贾诩。张良是“阳谋家”,如同王佐之才荀彧。
世人更认可张良。
刘邦更是评价陈平“智有余,然难独任”!
当然,这是跟张良对比,纵观天下,陈平依旧是充满传奇色彩的顶级谋臣!
在秦朝末年,英才辈出,有资格被司马迁列入“世家”的,只有陈胜、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六人。
陈平能列其中,可见其功劳是很大的。
刘辩并不在意陈平的计谋是不是有些阴损,不管是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更逞论起义军缺少谋臣,陈平的到来必将如虎添翼!
两人纵论天下,令魏咎十分震惊!
魏咎及其门客们没有想到,不被他们重视的陈平,有如此博学多才、富有见识。
他们看走眼了!
当时刘辩招待他们时,还将陈平拉入县衙一并招待,魏咎还不以为意。
如今终于恍然大悟!
陈平在魏咎的门客中,属于明珠蒙尘。而今被刘辩慧眼识人发现,已经绽放了光彩!
当然,陈平到底是纸上谈兵,还是真有奇才,暂时不得而知,需要实战论证。
不过看到刘辩与陈平聊得如此投机,魏咎做了一个顺水人情,将之推荐给刘辩。
“将军,陈平投奔我之后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但我并不能发挥陈平的才华。
“而今您与陈平纵论天下,如此投机。不如,我将之推荐给您如何?”
陈平毕竟是魏咎的门客,直接跳槽,对众人都面上无光。而且会令魏咎与刘辩的相处有些尴尬。
魏咎也看出陈平有了跳槽之意,索性顺水推舟,这是皆大欢喜,还能令刘辩欠他一个人情。
“如此多谢魏公子割爱。我们都是为了反抗暴秦,属于志同道合的同志们,今后众志成城,一致对抗暴秦!”
刘辩自然看出其中的门道,陈平与魏咎已经离心,他直接挖墙脚都能挖过来。
不过这对起义军不利,魏咎身为魏公子,还有些名望,不应该因此树敌。
政治就是将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为推翻暴秦而努力!!!”
魏咎附和道,众人齐声附和。
这意味着魏咎加入起义军。
当然因为魏公子的身份,他有心复国。更多属于一种依附,客居的身份。
但在对抗暴秦的目标上,他们是一致的!
刘辩命人将魏咎一行人带下去休息,不过陈平却留在原位没有移动。
而今陈平属于刘辩的谋士,而不是魏咎的谋士。
身份的转变,陈平适应的相当快!
等魏咎等客人走后,在外候着的刘邦终于入内,笑着说道:“恭喜将军,又得一员猛将!”
“都是为了反抗暴秦的同志们,起义军可不是我的私军。”刘辩淡笑道。
“是我用词不当,恭喜我们起义军又得一员猛将!”刘邦又笑道,顺便对陈平拱手行礼,陈平回礼。
这时,刘邦汇报道:“将军,这是我招收的兵马,请过目。”
“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
刘邦不仅不觉得辛苦,反而很享受这种显摆炫耀、人前显圣的工作。
今日是他平生最风光的一次!
刘辩笑而不语,顺手接过名单,这是募兵的登记名册。
此次他们攻破丰县后,招收了五千多新兵,收缴了五百多副甲胄武器,一百多辆战车战马,粮草辎重数万石。
特别是粮草,因为丰县地处黄淮平原,适合农耕,而今又到了秋收时节,赋税还没有上缴国库,简直就是大丰收!
并且,因为【龟甲阵】和【其徐如林】搭配,又因为丰县县令并没有负隅顽抗。
起义军零死亡、受伤只有数十人!
可谓是大获全胜!
这种胜利,以及对起义军口号的宣传,也让刘辩获得了一批不菲的气运值!
可惜刘辩如今已经是【筑基期中级】了,升级的气运值较之以往庞大了许多,还差一点点升级。
这倒也是可以理解!
就好像游戏中,前期升级总是极快速,越到后期越缓慢,需要的经验值也更多。
“陈平,你对此怎么看?”
刘辩顺势将战后的收获名单给陈平浏览,想要看看他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
陈平扫过后,问道:“将军,以往起义军的粮草辎重都是如何存放的?”
“起义军没有分兵时,有一万多大军,人吃马嚼下余留并不多,那些不愿意加入起义军的,我们也不会强迫,留给他们一些粮食后,其余带到芒砀山根据地。”
刘辩也没有隐瞒,陈平如今的忠诚度已经90+,完全可以信任。
陈平再问道:
“将军,起义军攻破蕲县、铚县后,募集新兵、带走粮草辎重等物资后,直接放弃了那些城池吗?”
…
刘辩颔首:
“我们也想要留下兵马守城,建立根据地,但显然力有未逮,暂时还做不到。
“起义军不是郡兵的对手,留守兵马守城,分兵之下,肯定会被各个击破的!
“因此我选择芒砀山建立根据地,山脉纵横千里,郡兵难以追查,令起义军伤兵、家小更容易藏身。”
…
闻言,陈平深深望着刘辩,颔首道:
“将军果然有远见,若是没有根据地,起义军将如同无根之萍,风雨飘摇。
“而今起义军击败了砀郡郡兵,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应该可以着重攻略郡县,在城市中设立根据地。
“躲在芒砀山中,难以与外界形成商贸往来,而反抗暴秦,军事重要,经济更重要。”
…
刘辩闻言,微微颔首:“陈平,你觉得哪个地方最适合起义军设立根据地?”
…
“陈县!”
陈平不假思索道:
“这里是曾经楚国的旧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还是秦国中部地区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周围水陆交通发达,商贸经济昌盛。
“若是可以攻下陈县,整个楚地都将轰动,必将起义军和将军的名望推向巅峰!
“当然,也将直面秦廷的全力进攻,但这是起义军必经之路!”
…
闻言,刘辩微微颔首,与他所思所想不谋而合。
若非为了招收沛县的那些猛将谋臣,刘辩是不可能转攻沛县。
而是会与陈胜、吴广等西路军西进,一路攻城掠寨直到陈郡陈县。
陈平看到刘辩并没有任何惊动,心中一动,猜测刘辩与他不谋而合了。
果然,刘邦笑道:“陈平,你的战略规划,将军早有部署!”
“将军果真是天人也!”陈平感叹道。
“你还真的说对了!”
刘邦正想要告知陈平“天降圣君”之事,谁知道就在此时,凌霄道人带着数人匆匆入内。
刘辩一看神色就凝重了!
那是留守芒砀山根据地的士卒,如此行色匆匆,必定有事发生。
于是刘辩问道:“发生何事了?”
“将军,有儒家弟子奇袭芒砀山根据地……”这名传令兵快速解释起来。
刘辩这才知道,他们北路军转攻沛县时,芒砀山根据地也经历了一番风波!
泗川书院的李夫子率儒家71名弟子搜山,试图寻找起义军下落,但却失败了!
可他们却意外遇到了回归的葛婴等将士,在芒砀山外大战,东路军死伤数百,被生擒五百多人,被押解前往陈县。
“陈县!”
“这是诱饵啊!”
刘邦等人惊呼道:
“不过为何是陈郡的陈县?而不是泗川郡郡治相县?泗川书院的师生们,为何舍近求远,跑那么远设下诱饵陷阱?!”
泗川郡、砀郡、陈郡,这三郡互相接壤。但就算如此,泗川书院设下陷阱,不应该就近在郡治相县吗?!
相县与泗川书院,还能互为犄角之势!
陈平分析道:
“我军在【芒砀山之战】中,击败了砀郡郡兵,证明了起义军的整体实力。
“他们应该是害怕泗川郡郡治相县守不住。毕竟起义军在此之前,已经伏击战胜了泗川郡郡兵分部。
“还有,此次泗川书院只是出动了数十名师生,会不会是……他们之间也有分歧?
“这些师生不想影响到书院,这才舍近求远,选择陈郡的陈县。
“陈县本就是原本楚国旧都,城坚墙高。如今又是中部地区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屯兵数万兵马。
“他们肯定又会部下天罗地网,引诱我们去攻城,让我们自寻死路!”
陈平的想法,与刘辩不谋而合了。
众人神色凝重!
这是阳谋啊!
除非,刘辩放弃葛婴等东路军将士,但这是不可能的!
起义军反抗暴秦,都是志同道合的同志们。
不抛弃不放弃!
如果放弃了同志们,那还是义军吗?!
“葛婴等东路军为何忽然回来了?”刘辩发现了盲点,沉声问道。
这时身后一名士卒上前,他是东路军中的幸存者,为刘辩解释起来。
刘辩这才知道淮南发生的事情!
葛婴等东路军与墨家、项氏一族会盟……联手找到了藏匿【东阳县】的宝箱……
项氏一族夺走了宝箱中的【轩辕剑剑尖】,逼走葛婴等东路军,间接导致他们遇上了泗川书院的师生们。
而今,楚国重建!
楚地沸腾,投奔楚王的楚地人才,如过江之鲫般,令他们兵力膨胀!
楚王下令进攻陈县,项梁率楚军奔赴陈县作战。
“又是陈县?!”
刘邦顿时有些惊疑不定:“算算时间,这应该不是巧合吧?!”
“应该不是。”
陈平闻言后摇头道:
“项氏一族虽与我军起了夺宝之争,但我们反秦的目的是一致的。
“泗川书院的师生们,不会明知道项梁率楚军进攻陈县,还将人质押往陈县,诱引我们过去对峙。
“这已经不是诱饵,而是引狼入室了!”
项梁进攻陈县,又因为【轩辕剑断刃】之事,令江湖人士、诸子百家蜂拥而至。
陈县,已经是漩涡中心。
泗川书院的师生们只要不傻,就不会自入漩涡,那不是诱饵陷阱,而是身陷重围。
只能说是机缘巧合!
陈平想了想,立刻拱手道:
“将军,我们应该立刻发兵进攻泗川书院!
“泗川书院的师生擒杀义军弟兄们,我们就算转攻陈县,甚至暂时与项梁等楚军联手,也会投鼠忌器。
“但如果我们也有泗川书院师生们的软肋,那么就能与之交换人质,这才不至于陷入被动!”
陈平此计,有些阴损了!
这属于以毒攻毒,以人质交换人质。
不过泗川书院李夫子等人,擒杀葛婴等东路军,双方已经结下了死仇。
更逞论之前还有李明这个泗川书院学生,处处与起义军做对,死伤不知多少弟兄。
因此,刘辩没有妇人之仁,是赞同此事的!
不过这是仙武世界,李明当初的浩然正气、言出法随,令刘辩记忆犹新。
李明一个筑基期圆满的弟子都如此强悍,那么有着数千弟子的泗川书院,又该多么深不可测呢?!
李明拥有大儒至宝,谁敢肯定泗川书院没有其他大儒至宝?!
儒家,可是有着几百年的底蕴!
刘辩沉吟片刻后问道:“泗川书院的实力如何?”
这一问,陈平就心中有底了。
刘辩是赞同此事,但前提是,起义军可以对付泗川书院,而不是过去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