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王司徒

董卓的残暴已经人尽皆知,就连董卓自己也知道自己在百姓中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董卓相信,只要手中有兵,自己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伍孚的刺杀也给董卓提了个醒,这些士族并非真心支持自己,而是想要让自己去死。

董卓的大部分西凉军部下去了东边守着崤函古道,防备着关东。

另一部分去了西北,防备马腾和韩遂。

长安城中大部分守军是吕布的并州军。

这并非是董卓信任吕布的表现,反而是不信任吕布的表现。

董卓将吕布留在身边就是怕他直接跑了去转投关东。

在阳人之战之后,董卓就对吕布多加防备。

董卓将吕布留在身边做亲卫统领,但是亲卫皆是跟着董卓的老兵。

如果吕布正常号令这些老兵,老兵们自然会听从他的指挥。

但是吕布想要对自己不利的话,那这些老兵一个都不会听他的。

而且并州军虽然在长安,但是却被董卓安排在城外。

城内的西凉军虽少,但是防守绰绰有余。

若是并州军想要攻城,董卓只需守上几日,便会有援军来救。

而且吕布相当于被董卓带在身边做了人质,董卓也不怕并州军不听话。

现在的吕布别提有多后悔跟着董卓了,董卓废立天子之时还是一副权臣的样子。

当时董卓就像霍光一样掌握着大权,吕布也自比张安世,为董卓出谋划策,想当董卓最信任的人。

不过吕布这个自比有点意思,要知道霍光是信任张安世不假,但是张安世最后做了宣帝的人。

随着董卓迁都以来,种种举措,让吕布越发觉得董卓这条船就要沉了。

吕布也讨厌世家子弟,但是他是知道这些人背后的能量。

董卓将他们都得罪了,离死期也就不远了。

吕布这边着急想找个机会跳船,那边正好有人给他伸出了橄榄枝。

除了伍孚这个卧底以外,董卓麾下还有一个更大牌的卧底,司徒王允。

身为一代目王司徒,王允的人生充满了曲折。

王允出身祁县王氏,年少成名,身负才学,除了诵读经典外,还练习骑马射箭,以待未来报效国家。

王允为人正直,当时宦官权势滔天,王允在剿灭一伙黄巾军时,发现了一封张让的书信,他直接将书信交给了灵帝。

不过张让毕竟是灵帝的“父亲”,这件事灵帝只是口头骂了张让几句就揭过了。

但是张让怀恨在心,他设计将王允入狱治罪。

不过恰巧赶上朝廷大赦,王允就这样无罪释放。

可张让不依不饶,依旧想要治王允于死地。

不过在何进、杨赐、袁隗三人联名担保下,王允也只能离开雒阳,在河内、陈留之间辗转。

等到灵帝驾崩以后,王允赶忙回雒阳吊丧,正好赶上何进与宦官斗法。

何进与王允有恩,又知道王允与宦官有怨,便让王允担任河南尹。

好景不长,之后何进身死,董卓入雒阳。

王允知道董卓此人一定会是朝廷最大的祸害。

但是董卓手中西凉兵甚重,之后又把丁原的并州军收入麾下。

手中没有半点军权的王允无能为力,只能假装顺从董卓,一味听从董卓命令。

董卓当时正需要士族支持,两人一拍即合,一个正好需要,一个曲意逢迎,双方打的火热。

王允为了得到董卓信任,不惜打破自己原则,不断迎合董卓。

董卓对王允也是非常信任。

除了何颙、郑泰之外,王允也在组织人手反抗董卓。

他利用董卓对自己的信任,举荐护羌校尉杨瓒行使左将军权力,执金吾士孙瑞为南阳太守。

并借讨伐袁术之名,让两人带兵前往武关。

本来此事已经定好,但是经过伍孚的刺杀,董卓开始不信任任何士族了。

他试探王允,让二人回来。

王允知道此时不是与董卓翻脸的时机,便顺从董卓,让两人回来。

两人被解除兵权后,士孙瑞被任命仆射,杨瓒被任命为尚书,只能在尚书台做文官,远离军队。

董卓试探王允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暂时放过了王允。

打一棒子给个甜枣,董卓直接给王允封为温侯,食邑五千户。

王允知道这既是董卓对他的奖赏,也是董卓对他的第二次试探。

王允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接受温侯的爵位,但是以自己功绩不显,只接受两千户的食邑。

他对董卓传递出一个信号,就是我是你的人,我愿意跟你在一条船上。

但是我这个人不贪功,只拿我自己该拿的。

董卓对王允的选择十分满意,时常给他赏赐财物。

王允利用这个机会,以还礼为名,将自己府上的婢女貂蝉送给董卓。

此女容貌姿色上等,身段也好,能歌善舞,十分受到董卓喜爱。

貂蝉入府后没多久,就被董卓纳为侍妾。

吕布在董卓府上当亲卫统领,时常见到董卓与貂蝉亲热。

他见到貂蝉容貌,眼睛一直盯着貂蝉。

董卓发现吕布盯着自己小妾,心中怒意升起,在手边摸到一支手戟,掷向吕布。

貂蝉惊呼,吕布这才晃过神来。

吕布赶忙低头,手戟直接将吕布发冠打掉,钉在门上。

吕布听到手戟钉在门上微微的颤抖声,知道董卓今日动了杀心。

要不是貂蝉出声,自己躲得也快,此时这支手戟应该钉在自己的头上。

吕布赶忙下跪,向董卓认错。

“义父大人,是奉先无礼了。

望义父看在奉先往日功劳上,饶我这次吧。”

董卓听出吕布此言话外之意。

吕布对于董卓来说最大的功绩就是干掉丁原,带着并州军过来。

若是自己杀了吕布,城外的并州军肯定要哗变,得不偿失。

此时吕布已经开始磕头,脑门已经磕出血迹来。

董卓收敛脾气,上前拉起吕布。

“奉先何必如此,为父也是一时情急。”

吕布赶紧说道:“不怪义父,都是奉先的错。

我这就辞去亲卫首领之职,用以谢罪。”

吕布这是要利用这次危急来让自己逃离这个樊笼。

不过董卓却说道:“此小事耳,我身边就缺亲近之人。

长安城中哪里还有奉先与我父子之间更亲近之人呢?

休要再言。”

吕布知此事不成,也不拉扯,只好离去。

董卓见吕布离开,转身继续和貂蝉嬉戏。

吕布向门外走去,身体不动,头向身后转了半圈,眼睛死死地盯着嬉戏的董卓。

如果在草原生活过的人见到他此时的眼神,那就是头狼盯着猎物的眼神。

董卓似乎有感,回头看去,但只有吕布远去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