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反常

第146章反常

侍从小心翼翼地劝道:“殿下,杨德琳据说在陛下面前毫不推辞的接下重任,恐怕不会是无能之辈,应当是个正直的人。”

朱慈烺冷笑一声:“正直?在这朝堂之上,正直不过是笑话。他杨德琳若敢有动我的勇气,那他早就声名远播了。”

另一名侍从低声道:“殿下,不如小的暗中给他传话,让他重判殿下。”

朱慈烺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不错,你去办吧。”

现在的朱慈烺不怕重罚,就怕不能取得皇帝李杰的原谅,让李杰一直堵心,所以他更希望自己被重判,这样他还有一丝保住太子位置的机会。

杨德琳接手此案后,立即展开了详细的调查。他首先前往案发现场,仔细勘察了事故发生地的环境,并询问了目击者。随后,他又调阅了刑部的案卷,详细了解了案件的经过。

“大人,根据目击者的证词,太子当时的马匹速度极快,完全来不及减速避让。”一名下属汇报。

杨德琳皱眉道:“如此说来,太子确实有重大过失。”

另一名下属补充道:“大人,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有百姓反应当时似乎有酒气,恐怕当时太子打猎的时候饮酒了,这才纵马驰骋,没办法及时避让。”

杨德琳心中一凛,若太子饮酒骑马,那罪责便更重了。他随即下令:“立即传唤太子的侍从,本官要亲自审问。”

很快,就有三个太子侍从被传唤。

杨德琳坐在审讯室里,面前是一张老旧的木桌,桌上摆着纸和笔。他的眼神锐利,像是要穿透对面那几个侍从的心思。

侍从们低着头,神情紧张,但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抗拒。

“你们知道本官今天为什么传唤你们到这里来吗?”杨德琳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知道,大人。”为首的侍从抬起头,眼神坚定,“大人是要调查太子撞死老汉一事,我们不敢蒙骗大人,只要大人问,我们一定如实回答。”

杨德琳微微皱眉,这和他预想的不太一样。他本以为这些侍从会极力辩解,甚至拒绝配合,但眼前的这几个人却显得异常配合,甚至有些过于主动。

“你们知道太子的罪行有多严重吗?”杨德琳继续问道,试图从他们的回答中找出破绽。

“知道,大人。”另一个侍从插话道,“太子他……他这次做了不该做的事,撞死了无辜百姓,我们作为侍从,没有及时阻止悲剧发生,我们也有责任。”

杨德琳的眉头皱得更深了。这些侍从的态度让他感到不安,他们似乎在刻意引导审讯的方向,甚至有些急于认罪的感觉。

“你们的意思是,你们愿意配合调查,甚至愿意作证?”杨德琳试探性地问道。

“是的,大人。”为首的侍从点头,“我们愿意作证,坐实太子的罪行。”

杨德琳沉默了一会儿,心中疑云重重。他本以为这是一场硬仗,没想到却如此顺利。这些侍从的态度太过反常,让他不得不怀疑背后是否有什么阴谋。

“你们知道作证的后果吗?他可是太子,未来的皇帝。”杨德琳冷冷地问道,“一旦作证,你们可能会失去一切,甚至性命,还有家人的性命。”

“我们知道,大人。”侍从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但我们不后悔,我们一定要让太子受到应得的惩罚。”

杨德琳的目光在几个侍从之间来回扫视,试图从他们的表情中找出破绽。但他们的眼神坚定,没有丝毫动摇。

“好吧,既然你们愿意作证,那就说说你们知道的事情。”杨德琳决定先听听他们的说法,再做进一步的判断。

侍从们开始逐一供述,他们的叙述详细而具体,仿佛早已准备好了说辞。杨德琳一边听,一边在纸上记录,心中却越发不安。

“太子当时骑马速度极快,我们劝阻,太子不听,根本不听。”为首的侍从说道,

“对,太子还喝了酒,还骂人,当时撞人后还没有酒醒。”另一个侍从补充道。

杨德琳听着这些供述,心中越发疑惑。这些事情虽然不对,令人良心感到不安,但并不足以让这些侍从如此主动地去揭发太子。他们似乎在刻意揭开太子的罪行,甚至有些急于将太子置于危险之地。

“你们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吗?事关太子,胆敢胡言乱语,那可是死罪。”杨德琳问道,试图从他们的回答中找出破绽。

“都是真的,大人,这种事情,你就是借我们十个胆子也不敢乱说半个字。”为首的侍从点头。

杨德琳心中一惊,这些证言如果属实,那太子的罪行就铁板钉钉,难以豁免了。但他仍然感到不安,这些侍从的态度太过反常,让他不得不怀疑背后是否有什么阴谋。

“你们在口供上签字画押吧。”杨德琳命令道,“本官会仔细审查此案。”

侍从们点头,老老实实的签字画押,然后将口供递给杨德琳。

杨德琳接过口供,确认无误,便让他们退下。

杨德琳随后回到自己的书房,仔细研究那些口供,心里也在推敲当时的事发经过。

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这些口供虽然看似确凿,但其中有些细节让他感到不安。

“这些口供太一致了,似乎有些刻意。一个人,怎么可能将事情发生时的所有事情都看到,并且准确无误的记住。”杨德琳自言自语道,“这些侍从们太反常了,他们有问题。”

,,,

杨德琳正襟危坐的坐在刑部大堂上,四周的墙壁上挂着几幅陈旧的字画,画中的人物面容模糊,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细看之下,其中有一副画竟然是老牛入水图,却不知它为何会被挂在刑部大堂这样的地方。

大堂上是一张长桌,桌上堆满了卷宗,杨德琳的目光在这些卷宗上游移,心中却充满了复杂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