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争取一下

第118章争取一下

范文程刚一踏入帅帐,卢象升的目光便如利剑般刺向他。那双眼睛里充满了愤怒、失望和鄙夷。范文程心中一紧,但他知道,此时不能退缩。

“范文程,你这个叛徒!”卢象升的声音如雷霆般炸响,震得帐内空气都为之一颤。“你还有脸来?”

范文程微微躬身,尽量保持镇定。“大帅,我此行是奉金国大汗之命,前来商讨议和之事。”

卢象升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议和?你以为我会相信金国的鬼话?你背叛了祖宗,背叛了明朝,现在又想来议和?你数典忘祖,还有什么脸面站在这里?”

范文程心中一痛,但他知道,此时不能退缩。“大帅,我明白您的愤怒,但我此行确实是为了和平而来。金国大汗希望结束这场无休止的战争,为双方争取和平。”

卢象升猛地站起身,手指着范文程,怒不可遏。“和平?你以为我会相信你们许诺的和平?他们残忍好杀,在骨子里就坏透了,还想来投机取巧?”

范文程面对卢象升的怒火,心中虽然忐忑,但仍保持着冷静。他深知,此时任何的退缩都会让议和的希望化为泡影。

“大帅,”范文程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我知道您对金国有深深的敌意,但战争已经让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无论是明军还是八旗,都渴望和平。”

范文程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大帅,金国大汗确实有诚意结束这场战争。他愿意撤回部分兵力,并承诺不再侵犯明朝的领土。”

卢象升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撤回兵力?你们以为这样就能换取我们的信任?你们曾经无数次背信弃义,我凭什么相信你们这次会守信?”

范文程心中一紧,但他知道,此时不能退缩。“大帅,我明白您的顾虑,但这次议和是金国大汗亲自提出的,他希望通过和平来恢复双方的元气,为两国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

卢象升沉默片刻,目光如炬地盯着范文程。“你以为我会相信你的话?你背叛了祖宗,背叛了明朝,现在又想来议和?你数典忘祖,还有什么脸面站在这里?”

范文程心中一痛,“大帅,我明白您的愤怒,但我此行确实是为了和平而来。金国大汗希望结束这场无休止的战争,为双方争取和平。”

说罢,卢象升救命人将范文程赶了出去。

范文程离开明军军营,不甘心就这样回去,于是本着多做好过少做的心思,想着不如跳过卢象升,直接和明国皇帝对话,这样岂不是更好。

反正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自己又没有性命危险。

于是范文程骑着马,风尘仆仆地赶往京城。

路上,他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对议和失败的失望,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他知道,这次去京城,不仅仅是为了议和,更是为了探寻大明皇帝的真实意图。

经过数日的奔波,范文程终于抵达了京城。他站在城门前,望着那巍峨的城墙,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他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了这座繁华的都城。

范文程直奔皇宫,找到礼部衙门,说明来意。

不久,宫中传来消息,皇帝召见。范文程整理了一下衣冠,跟随内侍走进了金碧辉煌的宫殿。

皇帝李杰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审视着这位来自金国的乱臣贼子。

范文程跪拜行礼,恭敬地说道:“臣范文程,拜见大明皇帝陛下。”

以使者的身份还能跪拜,可见范文程的姿态是放的很低的。

李杰微微点头,语气平静:“范文程,你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要事?”

范文程抬起头,目光坚定:“陛下,外臣此番前来,乃是为了两国议和之事。金国愿与大明修好,同享天下太平。”

李杰冷笑一声:“议和?金国屡次犯我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如今却说要议和,岂不荒谬?”

范文程心中一紧,但他并未退缩,继续说道:“陛下,金国虽有冒犯,但亦有悔改之心。若两国能放下干戈,互通有无,岂不美哉?”

李杰眉头微皱,沉思片刻,想要搞清楚皇太极的打算。

半响过后,李杰缓缓说道:“你所言,倒也有理。只是,朕如何能信金国是真心议和?”

范文程深吸一口气,郑重地说道:“陛下,外臣愿以性命担保,金国绝无二心。若陛下不信,臣外愿留在京城,作为人质。”

李杰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范文程竟如此决绝,这是当汉奸当出觉悟了。

李杰沉默片刻,终于开口:“范文程,朕并非不信你,只是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

范文程心中一松,知道皇帝的态度有所松动,便继续说道:“陛下,外臣愿为两国和平尽绵薄之力。若陛下有任何条件,外臣定当竭力促成。”

李杰点了点头,目光深邃:“范文程,朕问你一句真心话,金国此次议和,究竟是真心实意,还是另有图谋?”

范文程心中一凛,他知道这是皇帝在试探他的诚意。他深吸一口气,坦然说道:“陛下,金国此次议和,确是真心实意。然,不敢欺瞒陛下,金国内部亦有不同声音,外臣此番前来,也是为了消除这些分歧。”

李杰微微一笑,似乎对范文程的回答颇为满意:“范文程,朕相信你的诚意。只是,议和之事,还需多方考量。你且在京城暂住,待朕与众臣商议后再作定夺。”

范文程心中一喜,知道皇帝已经初步接受了议和的提议,便恭敬地行礼:“外臣遵旨。”

范文程被安排在京城的一处驿馆中,等待皇帝的进一步指示。然而,他并未闲着,而是四处奔走,试图了解更多关于大明的情报。

数日后,范文程在驿馆中接到了皇帝的召见。他再次来到皇宫,却发现气氛与上次截然不同。宫中戒备森严,大臣们神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