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方致远对未来发展进行规划之际。
莫妮卡再次带着四名西装革履的人走进来。
“方先生,这几位是众合国国富银行的人员,他们将为您提供最好的古董抵押服务。”
“您好,方先生,我叫大卫!”为首中年伸手微微一笑。
“您好,大卫先生!”方致远起身回礼。
“这件古董就是您要进行抵押的东西吗?”大卫看向桌上唯一摆放在外的青花瓷盘,直言问道。
“是的!”
方致远颔首。
“我想鉴定确认一下,可以吗!”
“当然!”
得到允许之后。
大卫身后的两位戴眼镜的白发老人开始凑上前对青花瓷盘进行仔细鉴定。
不同于一般拍卖行的不确定真假。
这种银行抵押,最看重的就是古董真假。
毕竟他们掏出去可是真金白银,一旦看错,那么不仅会造成抵押贷款的无法挽回,甚至如果对方赎回,发现是假货的话,银行还会被控告古董转移,赔偿一大笔钱。
经过两位鉴定师的反复确定,最终青花瓷盘的鉴定为真。
面对这样的结果,大卫经理轻轻一笑:“方先生,接下来,我们需要对这件古董进行估价确定,这样才能确定抵押贷款的金额,这需要些时间。”
“当然!”
“我可以等一下!”
方致远微笑回应。
“好,那请您跟我来。”大卫侧身邀请道。
“这个恐怕还需要等一下,方先生与我们的拍卖合同还没有确定!”莫妮卡突然开口。
方致远看向两人。
“时间还有很多。”
“我们一件一件的来!”
……
半天时间过去。
当方致远从维德拍卖行离开的时候,他的身上不仅怀揣着两份崭新出炉的合同,还有信用卡里面多出来的一百四十万。
当然……
这一百四十万是白罗币,而是众合国的刀勒。
本来按照方致远第一次抵押,不可能拿到这么一大笔钱,但谁让他在维德拍卖行里面还寄拍了四件总价格超过七千万的古董。
有这种资质作保,方致远抵押贷款的额度直接拉到百分之七十,这才有他信用卡里面的一百四十万刀勒。
一大笔巨款到手。
方致远回到酒店的第一时间,便联系上了之前的武器商。
“上次的东西再来一批,子弹,炮弹,手榴弹,手雷数量加倍……六十五万刀,没有问题,地址还是之前那里,定金一会儿打到你的账户。”
一通电话结束。
刚刚到账的一百四十万,瞬间消失接近一半。
对于钱的消失,方致远并没有什么想法,毕竟这些花出去的钱,可是全都切切实实的转换成了好东西。
“六百支莫辛纳甘,六百支五六半……有了这些东西,装备一支两千人的队伍,也都差不多了!”
“两千名装备现代武器,经过专业训练的军人……”
方致远站在阳台,望着徐徐坠落的夕阳,嘴角轻扬。
不过,他嘴角的那一抹自信笑意没有停留多久,便是被面向未来的肃重沉凝取而代之。
“等到新军真正成立……”
“也就是时候该启用那个军队制度了!”
“一路顺风顺水的队伍如果没有信念和制度的约束,迟早会出现问题的。”
“还有……”
方致远在酒店等待两天,也想了两天。
借鉴于网络查询到的无数讯息,他对白翎岛和瓮津半岛接下来的发展进行了全新的规划,当然,这种规划有些是短时间的,有些则是长时间。
……
两天时间过去。
方致远乘坐飞机离开白罗国。
回到国内的第一时间,他向先前购买玉米种子的公司下了一个三十吨的种子订单。
面对这样的大客户,种子公司第一时间准备好玉米种子,等到方致远回返抵达,直接用四米二货车,分五次全部拉走。
看着堆满沙滩的成袋玉米种子,以及不远处的墨绿色军用木箱,方致远长舒了一口气,要不是先前在白罗国歇了两天,就这么连续的交通和工作,他恐怕早就心力交瘁了。
稍稍缓解片刻,他启动在白罗国偷偷加满柴油的白色快船离开小青岛,直奔军事基地。
不多时。
白翎岛军事基地。
海边站岗警戒的两名士兵发现熟悉的白色快船迅速接近,身形挺直,抬手敬礼。
白色快船停靠预定位置。
“领袖!”
“他们呢?”方致远横扫一眼。
“报告领袖,今天训练任务已经结束,驻地各班人员正在教室组织学习。”一名士兵挺胸抬首,沉声回道。
方致远微微颔首,拿出对讲机。
“林方,徐叶。”
只顷刻,对讲机传出声音。
“领袖!”
“林方,暂停学习进度,带领所有人前往营地登船。”
“徐叶,联系直属管理部周成,告诉他玉米种子到了,让他们准备两条船,一条船上留有五十人,另一条船留给林方他们。”
“是!”
命令下达。
方致远没有继续等下去。
而是重新登上白色快船,前往沙船出海的必经之路上等待。
很快,两艘沙船便出现在了他的视线范围内,待到沙船靠近过来,他才启动快船,向着小青岛的目标方向驶去。
直抵沙滩,沙船停靠。
所有人下船,齐齐敬礼。
“领袖!”
方致远抬手回礼。
“林方,吕树,杨霖,你们先把所有武器运回去,崔华建,所有武器子弹全部登记仓库,严加存放!”
一众军人齐齐站定敬礼。
“是!”
在军事基地,所有枪支弹药执行的都是方致远制定的管理条例,而这些管理条例都是他在网上查询法律以及一些军队纪律,整合打印出来的。
在非作战时间以外,每一把枪以及每一颗子弹的保管和使用,都是极其严苛的。
而之所以选择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从严治军,更是为了将来能够顺利过度,以免出现因枪支外流而发生杀人事故。
方致远看向周成,赵世杰,毕云海等人。
“瓮津半岛的土地情况怎么样了?”
“整座半岛的土地情况基本已经查探清楚,原本开垦种植稻米的土地大概有四万多亩地,这些天我们在此基础之上,借助临时调回的三千人,一同新开了一万六千亩土地,目前还在加紧开垦中。”周成汇报道。
“四万亩地……不小的意外收获。”方致远眼眸微亮,以这个时代的产量来说,这四万亩地要是能有个亩产一百到两百斤,那么这些土地加起来,也有五六百万斤。
着实算得上是一笔不小的意外收获。
当然。
这种收获,也只是对方致远而言。
瓮津半岛一万四千多人,平均分这五六百万斤,也不过一人四百斤,就这,还不算税收,以及要交给贵族的田租。
如果全都算上,恐怕他们连每天半斤米都均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