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现场的数字孪生方法、技术与应用
- 刘丽兰等
- 521字
- 2024-06-18 18:35:02
1.1 数字孪生定义及内涵
1.1.1 数字孪生的提出
美国宇航局的阿波罗太空计划是第一个使用“孪生”概念的项目[1]。该项目建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航天器,以便在地球上的航天器能够镜像、模拟和预测太空中的航天器情况,地球上的航天器是在太空执行任务的航天器的“孪生兄弟”。人们普遍认为,数字孪生(Digital Twin,DT)最初是由密歇根大学的迈克尔·格里夫斯(Michael Grieves)于2002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中心向工业界所演示的幻灯中提入的[2],当时是指“对应于物理产品的数字产品”,其中包括的数字孪生要素如图1-2所示。格里夫斯后来在其教授的课程和著作中先后使用“镜像空间模型(Mirrored Spaces Model)”“信息镜像模型”等描述数字孪生[3-4]。2014年,格里夫斯在他出版的书[4]中进一步细化了“信息镜像模型”的内涵。“产品化身(Product Avatar)”是由Hribernik等人在2006年提出的,指构建从以产品为中心的角度支持双向信息流的信息管理体系结构,2015年以后,它被数字孪生取代。“数字孪生”这一提法的概括性越来越强,被广泛采用。
2017年,Gartner公司将数字孪生列为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之一(排名第五),并预测在三到五年内将有数十亿个物体拥有相应的数字孪生体。在接下来的两年里,Gartner公司继续将数字孪生列为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之一(排名第4)。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FB5EF/29811698903716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4_01.jpg?sign=1739583114-PR1trMES6LTcy1MmJ44MiecO3TcWz6As-0-e037dca3cb50986fd48c273283003dee)
图1-1 本章内容总体框架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FB5EF/29811698903716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24_02.jpg?sign=1739583114-2P2bVLB59GbcjiXnXrZe9pIU9r36nUjn-0-dc012e109ba550230fa29910d02f64dd)
图1-2 数字孪生要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