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传染性软疣

概述

传染性软疣是由痘病毒引起的自身接种性病毒性皮肤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或自体接种感染及传播。传染性软疣为皮肤散在多发的伴有蜡样光泽的半球状丘疹,边界清楚,其特点为顶端中央有脐窝,可挤出乳酪状软疣小体。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病因病机

本病与中医学“鼠乳”“水瘊子”相似。其病因病机为外感风热毒邪,客于肌肤,搏结腠理而发;或由脾虚中焦失运,肌肤失养,腠理不密,邪毒聚结肌肤而生。

临床表现

1.多发于儿童、青年,有接触传染史。

2.皮损特点为米粒至黄豆、豌豆大小半球形丘疹,中间有脐凹,表面有蜡样光泽,挑破顶端,可挤压出白色乳酪样物质。数目不定,由数个至数十个不等,呈散在性或簇集性分布,但相互不融合。新损害不断发生。愈后不留瘢痕,可自然消失。伴有轻微瘙痒。

3.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表皮高度增生进入真皮,周围真皮结缔组织受压形成假包膜,棘层细胞逐渐变性,可查见软疣小体。

治疗经验

(一)中医内治法

1.风热搏结证

[症状] 皮肤初出鼠乳状丘疹,伴外感轻发热,咽干。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滑。

[治法] 宣肺解表,疏风祛湿。

[方药] 桑菊饮加减:桑叶、菊花、金银花、马齿苋、郁金、板蓝根、大青叶、薏苡仁、生甘草各10g。

2.肝郁痰凝证

[症状] 皮肤有鼠乳状丘疹日久,伴心烦易躁,咳嗽少痰,便溏。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 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 柴贝消疣汤加减:柴胡、浙贝母、川楝子、赤芍、陈皮、制半夏、夏枯草、薏苡仁、生龙骨、生牡蛎各10g。

(二)中医外治法

1.牛黄晶外治。用消毒针将疣体顶端挑破,挤出白色液体,然后用牛黄晶点涂患处,至局部创面变白,外用酒精消毒。

2.百部30g,兑入75%酒精100mL浸泡1周,用药液涂疣体表面。每日2次,连用10天。

3.金银花30g,补骨脂10g,干姜10g,花椒5g,用75%酒精1000mL浸泡1周,滤渣后外涂患处。每日2次,连用10天。

4.鲜苏叶30g,食盐2g,陈醋10mL,捣烂敷患处,每日1次。

5.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大青叶各50g,煎水2000mL,外洗患处。每日1次。

6.鲜马齿苋30g,加食盐3g,捣烂外敷患处,每日2次。

防护措施

1.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

2.注意个人卫生,注意休息,淋浴时不共用浴巾,避免用力搓洗患处,防止扩散。

病案与图谱

患者,女,21岁。下颏部生长球形丘疹1周,无痛痒感,咽干,饮食、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检查口唇及下颏有10余个绿豆至黄豆大小半球形丘疹,表面光滑呈乳白色,中心呈脐窝状,可挤出白色粉状内容物。西医诊断:传染性软疣;中医诊断:鼠乳。中医外治法:用消毒针将疣体顶端挑破,挤出白色液体,用2%碘酒擦拭消毒,然后用牛黄晶点涂患处,直至局部变白。然后外涂牛黄灭疣灵膏。3天后患处结痂,2周后结痂脱落,留有淡淡色素印痕,3个月后患处皮肤平整光滑无留痕。本病例临床症状比较典型,软疣脐窝状是本病的特异性标志,易诊断,可不必做病理切片,以免造成患者痛苦和不必要的创伤。传染性软疣病情比较轻,全身症状少,治疗方法较简单,一般多采用外治方法,予牛黄晶外涂患处,基本一次性治愈。图1-7、图1-8为本案患者治疗前后的图谱。

◆图1-7 传染性软疣治疗前

◆图1-8 传染性软疣治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