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来到昆明又一次公关

第037章来到昆明又一次公关

金铭坐上了玉溪至昆明的最后一班大客车;他早已买好了票。时间把握恰到好处。

他有些心潮澎湃!这一步跨出的步子有点大,肯定有风险。不过他觉得值得。

他掏出陈主任给他开的三张介绍信,抬头分别是民航管理局、央视和国家足球队的。他将三张介绍信珍藏好。

他想到了父亲;在前世,父亲在老家仕途上上不去了,平时就跟老伙伴们经常喝酒,对身体伤害很大,十一年后就去世了。

这次,父亲调来云南,还有往上升级的机会,对于事业心比较强的父亲来说,喝酒可能会少一些,应该能多活十几年。

自己这次穿越回来,必须要让家人过得更好。

下午五点半抵达了昆明,这时,太阳还高高挂在天上。他直接来到机场售票处,工作人员还没有下班。

金铭掏出介绍信,说:“明天到帝都的。”

工作人员是一位三十余岁的男子,他翻看了航班表,说:“明天下午一点半有一班,可行?”

“行!”

金铭随后拿到了机票,价格是一百五十八元。

金铭随后赶到昆明饭店;这是政府接待贵宾和涉外饭店。

金铭前世来昆明,几乎每次都住在这里。

饭店的布局没变,但房间里的设施比那时差了一个档次。

住下之后,金铭在大街上闲逛;不过,此时此刻的昆明还没有后世那么繁华。除了供销、食品系统有餐馆之外,还没有私人的饭店。

他选了一家进出人员比较多的饭店,点了两个菜,开了一瓶啤酒,慢慢地品味着。

昆明留个金铭很多回忆。

在前世,他在这里有幸结识了一个哥哥。哥哥是高干子弟,在一个秘密单位工作;一九九六年时,哥哥是中校。他现在应该在昆明。那个秘密单位是一九八八年撤销的。他是留守人员;平时无所事事。

不过,哥哥从来没有带他去过已经撤销的单位;因而,金铭根本找不到那个单位的地点。

金铭也不记得哥哥的电话号码了,就算是记得,也要等到一九九六年,那时,昆明的数字电话刚刚开通,市内的信号很差。

这位哥哥也是金铭这一世要感恩的!

‘还是等到九六年再找他吧!’

次日上午,金铭去了正义路。那时的正义路,还没有后世繁华,只有零零星星的几家烟厂在这里建立了代销点。

金铭看中了一个三间门面的店铺,两层楼;下面是大通间,好布局。位置也很好,在十字路口上。

是一间供销社的店铺,是个饭馆。

金铭走了进去。他看到有几个店员懒洋洋地站在那里,他问道:“请问这店里的主任是谁?”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指了指楼上。

金铭从后门出去,看到一个外接楼梯,便走了上去。

他来到最东边的房间,看到开着门,里面有一位中年妇女坐在办公桌后面,正在写什么。

他问候道:“阿姨,你好!”

那中年妇女抬头看着金铭,问道:“你有什么事吗?”

金铭的脸上露出和曦的笑容,说:“阿姨,你是正义饭店的负责人吧?我想问问,你们饭店卖不卖?”

那中年妇女先是一愣,随后呵呵一笑,说:“你不是来开玩笑的吧?”

金铭继续咧着嘴笑着,说:“阿姨,我是很认真的。”

那中年妇女摇摇头,说:“不卖!”

金铭知道,这些下属部门的负责人都没有权力决定是否卖出;在当时,还没有开始企业改制,卖掉资产的可能性很低。

他又问:“能出租吗?”

“不出租!”

金铭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又问道:“能承包吗?”

拿起笔,正准备写什么的中年妇女抬起头来,她仔细看了看金铭,她发现这孩子似乎是很认真的;她问道:“你到底想干什么?”

金铭看到这位阿姨似乎处于爆发的临界点了。他连忙笑呵呵地说:“阿姨,我就是想要这个门面;若是能买更好,买不到租下来也行;退一步说,承包这个店,我也愿意。我是真诚的。”

在那个年代,由于安徽小岗村的原因,“承包”这两个字成了改革的代名词。

看到金铭说话很有诚意,那中年妇女犹豫了一下,说:“你若是供销系统的人,承包,还可以考虑;不过,承包的话,不仅要收下这些员工,每年还要交两万元的承包费。”

这个承包的价格,在当时是不低的。

不过,金铭不在乎,他若是承包,合同一签至少是五年;甚至十年。到那时,这个价格就很低了。

他问道:“阿姨,我母亲是供销系统的员工;但她是外省的,可以吗?”

那种年妇女开始重视起来。这个店年年亏损,她这个负责人当的也是憋屈。她向多次上级请求调动。但都因为没有人愿意接手而告吹。

现在,有人愿意来承包,对她来说是个离开的机会。

她说:“小伙子,你有能力承包吗?”

金铭立刻掏出卷烟厂开具的那张收据,向前走几步来到办公桌前,递给了她。

那中年妇女一看收据,吓了一跳!她随即用手指来数金额上的“0”,最后说:“一百万!小伙子这是你交的钱?”

金铭又掏出介绍信递给了她。他说:“阿姨,这不是假的;若是不信,您可以打电话到厂里去问。”

那中年妇女仔细看了介绍信,说:“承包这件事,我做不了主;你留个电话号码给我,我明天去上面问一问,再给你回话。”

金铭说:“那谢谢阿姨了。不过,我这一个月要在帝都出差,大约一个月左右,我来找你。行吗?”

“也行!”

中年妇女回答道。

在那个年代,工作节奏很慢;一个月的时间在现在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在当时,不算什么。

金铭看了看那中年妇女的手腕。他随即掏出一块电子表,说:“阿姨,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放一块手表在你这里。你看到了介绍信,我叫金铭。您直接叫我小金就可以了。”

他是想问这位阿姨的名字,转着弯这么说。

~

《感谢老朋友“飘逸的帆”一直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