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和殿里,陈升之领着叶祖洽等六人与赵顼商谈。
赵顼之前就交代,六人在翰林院任职到年底,明年的职事安排可自己提出想法,赵顼根据实际情况可作调配。
陈升之便将众人的心思一一向赵顼讲明,当然全部要到地方是必须的。
叶祖洽、蔡京、蔡卞两人希望能去变法阻力最大的地方,上官均、陆佃、李之纯则表示希望能派到边远地带。
这就容易解决了,交由政事堂安排即可。
“你们为什么要求边远的地方呢?”赵顼好奇问道。
上官均率先回答:“陛下,在翰林院将近半年,发现大宋各地区财赋极为不均衡,富庶之路上交朝廷的赋税大部分被偏远州县所耗费。朝堂裁军、裁官只是治标,其它地区不发展起来,长远来看财政困局还会重演。”
有见识!赵顼不禁感叹道。
“陛下!没有地方施政经验,就没有在未来朝堂的立足之地,我等并非图名,将来也希望去富庶之地,希望能做到全面了解大宋。”李之纯补充道。
你们终究是看出来我宰相起于州部的想法了,赵顼喜滋滋地看向陆佃。
“陛下,我想去军队,枢密院新设立的训导房,我认为以后将会遍布全军,陛下所图甚大,我愿跟随苏子由为陛下分忧。”陆佃的想法居然是去军队,这又是惊喜。
“好!你们说得都很好,朕心甚慰!”赵顼心里乐开了花。
于是确定三人意向,上官均去褒城县任主簿,李之纯去夔州路武宁县任主簿、而陆佃去广南西路军区担任训导官。
赵顼又向上官均问道:“彦衡可知我为何选取褒城县吗?”
上官均恭敬地回复:“陛下!臣斗胆猜测,陛下是为了养马之事吧?”
都是人精!赵顼便让上官均详细说明。
原来褒城县地处兴元府腹地,那里有一片平坦草原,相传曾是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屯兵养马之地,上官均解释完后提出建立官营马场的想法。
“不!不建官营马场,彦衡帮我探索一条新的买马之路,褒城县汉蕃杂居,农牧结合,你去之后先行了解民风民情,看能否淌出一条官府协助百姓养马,之后再购买的路子来。”赵顼尚未思考成熟。
上官均立刻说:“陛下,可否官府购买幼马交由民户牧养,减轻民夫的购买马匹的负担。”
“万万不可,今天买马给他,明天他就杀之吃肉了。”算是两世为人,赵顼这方面可是经验十足,还有就是茫茫大山与草原,到时候你去哪里找人呢?
众人都在冥思苦想,赵顼再度发声:“你们看这样可否?先在当地建立军工作坊,制作皮甲、弓弦等半成品,还有制作军粮,招募当地贫困人员合家前来务工,管吃管住,工钱记在账簿上不发,当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再买幼马羔羊交其牧养,一家人一部分继续务工,一部分回去牧马,这样就能从人和钱上做到双重控制。”
看着众人迷茫的样子,赵顼挥挥手:“回去再思考吧!亨甫你们说说原由吧。”
“陛下!新法伊始,各地反对之声四起,我们六人探讨多次,新法推行存在两个现象,富庶州县比贫苦州县阻力大;还有南北差异,比如青苗法南方的反对声就小很多。”叶祖洽答复道。
蔡京也赶紧进言:“因此我们觉得就去这些反对声音最大的地方,仔细调研,帮助推行新法。”
“那就将你们三人南北分开安排?”赵顼朝着蔡卞说道。
“一切听从陛下的安排!”蔡卞回复。
“好!元度你去河北路,亨甫你去两浙路,元长你去……”赵顼在思考。
蔡京也在思考,其实留在延和殿泡茶也不错。
“元长你去广南西路琼州吧!”
嗯!?琼州?那跟发配有什么区别?
看着蔡京错愕的表情,赵顼笑着说:“元长勿忧,琼州大有可为。”
于是赵顼将儋州的情况一一说明,目前负责海南岛的是琼管体量安抚使朱初平,其刚刚上书,由内地逐渐迁入的百姓,从岛北逐渐南移,黎族人的田地被侵占,一旦遇上灾荒,造成粮食危机,走投无路之下举兵反叛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赵顼需要蔡京前去了解事情,同时带去一项生意。
从京城所有勋贵中,各招募选取偏房一支,皇室提供一定赏赐,全部派往琼州。
到琼州后开设工坊经商,主要围绕椰子来制作各类商品,比如椰子外壳制作肥料增强地力、内壳烧制成椰碳作为高档品销往内地,还有炼制椰油,制作椰蓉和椰子糖。
还有各种果干,比如香蕉干、菠萝果(芒果)干、荔枝干、桂圆等。
当然还有香料种植,胡椒、八角、肉桂、槟榔等。
黄花梨就算了,这个得交给皇室商行来,反正大家都没有意识到其价值,等等也无妨。
如果以上的都能实现,这样就能对当地农户的收入实现多样化,避免天天争那一亩三分地。
基于对勋贵的安全考虑,前期派遣一千士兵前往提供保护,蔡京也不用从主簿做起,以训导官身份前往。
直接到朱初平手下报到,然后就独立开启前面的商业规划。
赵顼的计划刚刚说完,蔡京喜出望外:“陛下!微臣愿往!”
说到这份上,不管如何,蔡京当然会去。赵顼现在想起蔡京最多的是其经济手腕和施政才能,至于那个蔡太师的形象已经开始模糊了。
……
“各位的去向都已经确定,最后我就来说几点吧!”赵顼开始作总结性发言。
“大宋官场就是一口大染缸,各位能不能出淤泥而不染,就留给时间去检验!”
“但我希望你们秉承治国平天下的愿景,在以后的施政中遇权贵不低头哈腰,一切以朝堂的策略实施。”
“更不可使用手中权力欺负弱小,为了政绩压榨百姓,遇到难以取舍之时,凡事以百姓为先。”
“朕为天下君主,不论何人,在我这里都是一视同仁!”
“望各位切记!”
众人纷纷站起,躬身行礼,同时大呼:“谨遵陛下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