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缜来到了庆州城,带来了朝廷的诏令,李复圭已经被皇城司带往京城。
官家和朝堂的态度很明确。
韩缜、郭逵俩人全权操作就行。
现在的皇帝不出阵图,没有指派内侍前来监军,给俩位除了朝堂的诏令外,无任何信件口令之类的指示;
政事堂下发陕西路的所有诏令都指明一切听从韩缜、郭逵俩人指挥;
枢密院也罕见地没有发声,仅仅在粮草安排和军器输送上配合而已。
俩人慌了!
好歹给个指令,执不执行再说,这样的安排令人好生不习惯。
“韩大人,这该如何是好?”郭逵苦笑着。
“用陛下的话说,战略上朝堂已经定策,至于战术的实施上就我俩负责了。”韩缜猜测道。
郭逵站起身郑重行礼:“韩大人,本次应对方案我们是商议过,现在也送往东京的路上,每天的战报和策略调整都是及时发出。是否再等等朝堂的消息?”
“不用,可以预想不会有指示的,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大小事务详细记录,每天发往东京,你安心备战,战场出了问题,你负责;朝堂若有其它意见我全部来担。”
郭逵心想,韩缜你是个狠人,只要不像李复圭这样拿手下当替罪羊就行,违令的事我又不是没做过。
“韩大人言已至此,郭某就不担心了。”
“应该是官家信任至此,我两同心协力抵御外敌而已。”韩缜朝着东边作揖道。
“好,韩大人前厅有请,夏国动向已经获悉,我们一同与众将士作临战前的安排。”
……
“啊嚏!”身在延和殿的赵顼打了个喷嚏,揉揉鼻子拿着一本札子丢给李评:“看看吧,御史台参你的,几乎每个月都要收几本。”
“天资刻薄、招权不忌、阿谀奉承、巧言令色,总结的很到位。”李评丝毫不在意。
“你不害怕?”赵顼饶有意味地看着李评,随手拿起一块糕点放入口中。
李评这才放下调侃的表情说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官家最清楚,再说朝廷上下忠臣那么多,总得有一两个我这样的伶臣吧。”
“这糕点不错,等下拿一份叫张若水送到算科去。”赵顼指着盘子对李评说道。
赵顼叫李评来,主要是为了与辽主皇商合作事宜。
早几日辽国遣耶律宽来贺同天节,送给赵顼一堆衣物、鞍马、弓箭还是野果野味,另外还有耶律洪基亲自挑选的海东青一对、宝刀一柄。
皇后也收到渤海妃高氏的礼物和私人信件。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耶律宽带来了辽主同意皇商合作的消息。
辽主已经遣萧惟禧前往东京道寻找合适港口,前期作为唯一的皇商专用港口。
至于货物主要是茶叶、瓷器、白糖、丝绸、及其它奢侈品。
详细事务,特别是护航交接等需要赵顼指定大臣与耶律宽详谈。
于是赵顼粗略跟李评做了讲解。
买船或租船组建船队;雇佣船员;雇佣航海技术人员;组建护航队伍;成立一支专业的海上贸易商队。
以广州为首发基地,沿途以泉州、明州、海州、登州为补给点和采购点。
先去做测算,预计需要多少钱币,算出来再想办法。
海洋航行风险大,船翻货失人亡是常有的事,做好的心理准备,同时做好经验的积累。
把被淘汰的狄谘、曹诱带去辅助;另派内侍苏利涉作为李评副手,多从京城带走那些闲散的恩荫子弟,但必须海上航行三年才能到陆地任官。
不去的把名单交上来。
皇商合作就这样交给李评,赵顼拿着众多点心去到钟鼓楼算科,那里有沈括在等着他。
……
“存中,贾宪和刘益现在还闹腾吗?”
沈括憋着笑说道:“不闹腾了,自从陛下说要把贾宪调到三司去,现在每天都是纯粹的学术讨论而已,形影不离。”
“惺惺相惜,情不自禁啊!”赵顼开起玩笑来。
还不习惯赵顼的轻佻样子,也没听懂其中的恶趣味,沈括一本正经地开始汇报工作。
沈括提出,目前最重要的是历法的制作,它本意是为农耕服务,实际上是皇权的象征,大宋必须有最准确的历法。
赵顼从没想到这一层,看着沈括认真郑重的表情,立马点头表示赞同。
沈括表示,要做出最准确的历法,就必须要最尖端的人才,目前司天监和天文署都没有这样的人,之前推荐的卫朴也只是传闻,还需当面确认,最快也要下半年才能抵京。
赵顼建议苏颂和沈括联动司天监和格物院一起研究,将此事当作今年最重要的工作。
赵顼打造格物院的原始想法是提升大宋的生产力。
农业方面的高产种子培育,占城稻真宗年间引进,并未大规模推广,南方两季稻种植尚无影踪。还有棉花,也仅是在江浙小范围种植,主要原因是棉花制作技术的落后。
医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幼儿方面,历史上的赵顼共计出世二十四名儿女,在十岁以内早殇的就有十五名。皇帝家尚且如此,平民百姓家就可想而知。
手工业方面,现在朝廷尖端技术全在文思院、绫锦院等制作工坊,多年下来暮气沉沉。成都府路原本的交子印制都是民间技术的体现,只不过被仁宗皇帝霸占。长此下去,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就会被磨损殆尽。
矿山开发、冶炼技术就更不用说了,虽说胆水炼铜技术发达,但产量远远不够。赵顼现在还不清楚大宋的货币储备到底有多少?物价越来越高,市面铁钱流通量也大,这到底是缺钱还是通货膨胀呢?
……
带着以上的思考与沈括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
沈括就农科署的安排作了规划;将冶炼署、工科署提上日程,就从三司的铁案、少府监、文思院、绫锦院的技术调研开始。另外与太府寺合作,将计量单位、工具等重新厘定。皇帝下发诏令,相关部门务必深度配合。
沈括说医科署就以太医司做基地,以太医司为主边治疗边研究,前期做好监管就好,赵顼惊讶地张大嘴巴,思考片刻,然后还是点头同意。
最后赵顼提出成立新技术评审委员会,参与人员由皇帝决策,前期包括宰执、苏颂、沈括即可。重要的是制定奖励方案。顺便举例,军器监的工匠提出烟花变火箭的点子,赵顼就自掏腰包重重奖励一番。
沈括作为复合型人才,加上自己的工作内容以及所需的政绩表现,是没有理由拒绝皇帝提出的奖励方案的。
最后因为皇商事宜,又向沈括请教航海知识,哪知全才也有短板,沈括竟一时回答不上,只得令其寻找相关人才了。
……
来了算科,怎么可能不找楚琳,赵顼第一时间来到算科公共办公区。
先与贾宪刘益打声招呼,就坐到楚琳的案桌前。
看着带来的零嘴,差不多已经消灭殆尽,赵顼问道。
“好吃吗?”
“好吃!”楚琳头都没抬,指着零嘴说道。
赵顼很想上演一招摸头杀,上次牵手还意犹未尽,手刚刚抬起,楚琳抬头,大眼睛扑闪扑闪的。
“官家,皇后说要邀请我去坤宁殿吃饭。”然后又开始低头进食。
赵顼赶紧双手揉搓一下:“那你去呗!”
赵顼再次伸出右手,眼看就要碰到楚琳头发。
张若水急匆匆进来,大喊一声:“官家!”
吓得赵顼三魂丢了七魄,瞬间站起身,转头对着张若水怒喝。
“什么事?”
张若水躬身轻轻说道:“枢密院刚收到陕西路军议,众宰执齐聚延和殿,等待官家前去议事。”
“不是说了让韩缜、郭逵自己看着办吗?”
怨气四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