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被骂的女孩

学生的眼泪是鳄鱼在流泪,那么廉价和最好的伪装。

在别的老师和自己的琢磨中,墨老师后来提醒自己这一的心得。

所以,当曼娜第一次在墨老师哭时,墨老师有些错愕,有些震惊,墨老师甚至都没有主动挑起成绩这个话题,于是按照曼娜的意愿结合班上优等座位的剩余情况,墨老师把曼娜调到了二组第一排——精英组的重点提升位。

后来曼娜成绩竟然没有上去,墨老师想起她当初泣不成声地说道:“老师,我没想到我一下子退步这么多”……恐怕,她的真实成绩就是这样的。想起她平时给人感觉在座位上一副放空的样子,墨老师觉得事实上确实有在走神,气不打一处来。

墨老师有一种失望如鲠在喉,火速把她调到一组——后进生组,当然墨老师还是有些仁慈,给她配备了一个语文不错的同桌。

生活是一副丑态百出的还原镜,很多成绩不好同学是不值得信任的,会让人落差更大更难受。

“你有没有多拿牛奶,你多喝的牛奶怎么来的”

“没有,老师,绝对没有,别人不喝给我的”

“好,那你给我写情况说明书”

在收到有人揭发曼娜多拿牛奶后,墨老师私下质问曼娜。有时候,墨老师在想,这个揭发的同学为啥会告诉我,墨老师自己熟记了一下,首先,这个同学肯定不怎么受他人待见,其次,告诉老师在老师面前可以树立一个好的印象,有时也是将功补过或者感激老师的照顾。

那些向老师揭发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平时表现不好的同学,而那些表现好成绩好的同学向老师“打小报告”在墨老师看来,这是“师生交流”。

墨老师心里有一个想法:怎么样让这种美其名曰“师生交流更多呢?

言归正传,好巧不巧,曼娜推给同桌说同桌给的,现在同桌正好回到班上了,曼娜的事情可以更加便捷清晰地处理了,“彤彤,你来一下办公室。”

纸是保不住火的,况且一个谎言要用更多的谎言来包,曼娜收到了老师急风骤雨般的批评,顺带还提及了她作为老师的妈妈。

随之而来的,是曼娜被打入“热宫”——一组中间的显眼位置,所有老师路过在窗户能看到。

生活就是一块巧克力,曼娜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

曼娜在课上用笔在书本上写东西,被墨老师又抓到了,自然又要走一趟办公室。

熟悉的套路式的批评同学语言,因为事件的不同稍微调整即可,最后的效果是曼娜被骂哭,尽管她解释说自己在记单词,老师看了下好像果然是,但是这不重要,越解释只会黑历史翻出来又鞭笞一番。

在那样一个即将考试的时间节点上,在那个老师要完整纪律树立典型的时候,所有的解释都是苍白的,办公室和教室一墙之隔,很多错误也许不那么绝对但总有老师可以挑的地方。

不好意思了,借你一顿羞愧的哭来祭奠一下班上的排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