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书院年底大考。
不同于往年,这次大考浙江学政并没有到场参加,是由书院自己出题考的。
新任的浙江学政,是南京光禄寺卿卢少元,从三品高官。
一般三品官是很少会点学政的,主持三年一次的乡试才是这个品级的官员该干的活。
卢少元以万松书院教学水平突出,已经无需再行考察为理由,去了浙江境内另一座比较知名的书院。
浙江学政参与万松书院大考,这只是一个传统。
因为万松书院最近十几年成绩优异,学政要表示对书院的重视。
但是这并非朝廷规定,所以卢少元的行为也无法指摘,更何况他还给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但是他的这一举动,却向外界传递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他不喜欢万松书院。
贾琼一想就知道,这卢少元八成是张纯阳专门派来打压万松书院的。
这几年的浙江省院试,恐怕万松书院的学子们还会受到不公对待。
院试是糊名的,卢少元没法故意黜落学子,但是在排名上他却能做手脚。
文章各有所好,本来是案首的,我就偏挑点毛病给你个第三,你也没法说什么。
当然要是他再无耻一点,用点特殊手段,强行黜落几个人也是能做到的。
贾琼虽然知道,但是也没办法反击,只能叮嘱同窗们不要随意将他们的文章外传。
免得被卢少元记住笔迹或者文风,到时候被故意黜落了。
时间一晃而过,隆庆十七年,就在这不经意间悄然到来了。
书院大考,贾琼一举拔得头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上舍生。
因为今年书院科举成绩太好,有大批顶尖学子中了进士。
因此到现在为止进入上舍的,也仅仅只有六人而已。
除了原本的两名上舍生,只补进了四人,剩下的人还需要继续努力。
上舍生居住的青云院在接近山顶的位置,风景绝佳,仅次于教授们的住所。
而且每名上舍生都有自己独立的一栋房子,就跟个小别墅一样。
最近这一段时间,贾琼可以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
明年他就要下场,万一要是名落孙山,甚至连乡试都没过,那对他的声望将会是巨大的打击。
所以最近贾琼一直在埋头苦读,拼命刷题,一天最少要写两篇时文。
就是为了将文章写的无可指摘,让想故意针对自己的人无从下手。
贾琼的心里是有中状元的野望的,如果能达成这个成就,他的声望还将大涨,对将来的仕途也大有好处。
当然这很困难,不过他想着最不济也得中个二甲,要不面子上也不好看。
至于连中三元,独中六元之类的,贾琼就没太敢奢望了。
就算他的文章写的再好,也很难获得这种超级成就。
张纯阳能安排一个卢少元来针对万松书院,难道不会再安排一个张少元来对付他?
想想就知道希望渺茫。
相反在殿试的时候,是由皇帝亲自阅卷。
如果贾琼的文章做的好,还是很有可能被点为状元的。
隆庆十七年二月,武举县试开考,徐山轻松拿到县试头名。
三月末,再夺乡试第一。
四月初八,西湖白堤绿竹巷内张灯结彩,宾客盈门。
过了午时,徐山就穿着从没穿出去过的御赐斗牛服,骑着高头大马,一路吹吹打打前往余家别院迎亲。
古代结婚时,新郎新娘的服饰都有严格规定,不能逾越。
在大楚,女子在这一天可以穿诰命才能穿的凤冠霞帔,这是很多女人一辈子只有一次的机会。
而男子在一般情况,有官爵者可以穿自己的官服,没有官爵者破例可以穿九品官服。
绿色的九品官服,哪有大红色的斗牛服看着喜庆气派。
徐山自然是穿着斗牛服前去迎亲,这是赐服,不违反朝廷规定。
大楚官员服饰,八九品为绿袍,七到五品青袍,四品以上为红袍。
徐山和贾琼有御赐的斗牛服,以后入朝以后,直接就可以穿红袍,这可比穿绿袍威风多了。
宁波水师提督嫁孙女,他府上自然是贵客盈门,杭州的大小官员都悉数到场祝贺。
知道新郎只是一个武举人,不少人都觉得奇怪。
按照余家的门第,招个文进士当孙婿也不难,为何会看中一个小小的武举人。
表哥娶亲,贾琼要在家里接待宾客,不过他自然要找些人去帮表哥撑场面。
所以徐山的迎亲队伍里,一水儿的青年举人。
当看到穿着斗牛服的徐山和他身后的迎亲队伍时,很多宾客立刻就明白了。
敢情这新郎就是阵斩鞑靼右贤王的那个徐山,外祖父是万松书院沈教授,表弟是名满天下的贾琼,这亲事看起来立刻就门当户对了。
顺利的迎完亲,拜完堂,表哥就算是抱得美人归了。
余梦瑶虽不算绝色佳人,但也端庄大方,温柔可人。
婚后与表哥琴瑟和鸣,绝对算是一桩良缘。
徐山娶完亲,贾琼也期待起他自己的婚事来。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十月初,徐山启程上京参加武举殿试。
十月中旬,沈碧云带着表妹和余梦瑶先行一步,提前坐船去往金陵安顿。
在万松书院生活了接近三年,要离开了贾琼心里也十分不舍。
临行前,他将溪谷马场和大部分马匹都送给了书院,以便同窗们以后有个练习骑射的地方。
十一月初十,正是书院休假之日,贾琼在这一天早晨宴请所有同窗,权做告别。
这次的人比三年前还要多,百味居里也塞不下。
于是大家提前买好酒肉,一大早就来到马场之外的钱塘江边。
席地而坐,高谈阔论,饮酒纵马,肆意张扬。
临近中午,到了该告别的时候,田力牵着马过来催促。
贾琼与众位同窗一一道别,临行之时,众人纷纷要求贾琼做首诗再走。
贾琼翻身上马,昂扬说道:“我等少年当壮怀激烈,斗志昂扬,我不想做什么离别诗强说愁绪。
今日,就以一首沁园春来激励众位同窗,愿来日朝堂再聚,共济天下。
独立寒秋,钱塘东去,凤凰滩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叹苍茫大地,沧海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遥想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伟人之作太过霸气,直接抄出来在古代是要杀头的,所以稍作修改,改的不好请见谅)
一词吟罢,贾琼长笑一声道:“今日虽别,来日可期。
诸位同窗,咱们后会有期,贾琼先行一步了。”
说罢他一拍马背,赤焰扬蹄长嘶一声,载着斗笠青衫的贾琼逐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