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果平江侯所奏是真的,那不仅军器局和工部要严查,边军也同样要严查。”
看完奏章的五位阁臣面面相觑后,毛纪站起来拱手奏对道。
朱厚照眉毛一挑“哦”了一声,诧异道:“毛阁老可是认为边军不该把这事报给平江侯?”
“非也!”
毛纪正气凛然的否定后,正色说道:“臣并不质疑平江侯私自结交边军,毕竟他还是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有权调查边军现况,臣要说的是,江彬、许泰等人皆来自边军,为何隐瞒这么重大的事情,此事涉及严重的贪腐,他们却不说,是否有包庇之嫌疑?”
朱厚照眼神一缩想起来了,陈垚这份奏章例举的从孝宗朝开始,边军制造各种火器跟军器局制造的对比。
可这么多年从未有人出来举报过,而且内监是每年都派人查账的,边军每年的消费虽然是打包发下去的,但账簿上是要明确每一项花费的。
也就是说几十年来,负责查账的人都有贪污的嫌疑,要不然就是渎职,只查总账的对错,根本没查详细账簿。
可这怎么可能呢,查账肯定要每一项金额都查,再总结为总账金额对错呀。
“查!给我详查!宣锦衣卫都指挥使杨琳,东厂提督丘聚!”
“让江彬、许泰、神周、李琮给朕滚进来。朕要问问他们知不知道这事!”
朱厚照脸色铁青,这一击让他疼的厉害,这些人虽然不是负责查账的,可都是自己的心腹,从边军调上来的。
七八年了,他们从未跟自己说起过这事,作为原本坐镇一方的将领,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事吗。
他们的确知道,被朱厚照叫来,听到这前因后果后,许泰苦笑道:“皇上责备之事臣认罪,但此事不可查呀,不仅边军不了查,就是工部亦不可查,就此打住,今后严管才是上策。”
朱厚照眼神一眯,盯着他一瞬不瞬的,良久后才开口道:“说说理由!”
许泰叩首道:“边军自制火器起于正统十四年,景泰年间普及到九边,由于朝廷时常拖欠饷银,各路总兵开始挪移火器专用银两,后发现朝廷不追究,渐渐的就有人……”
一番陈述,让朱厚照明白了,这事真不能查,一旦查处就是个无底洞,不仅现职的官员人人有责,从宪宗朝开始的官员,全部有罪。
这就跟当年的盐政一样,一旦查处整个官场要倒下一半人,到时候就不是惩处贪官的事,而是皇帝还能不能坐稳江山的事了。
所谓的法不责众,并不是犯罪的人多不能处罚,而是处罚这些人会不会引起无法压制的暴乱,如果有能力镇压,那惩罚再多的人都可以,反之,就只能是法不责众了。
像朱元璋一口气杀了三万多人,哪有什么法不责众,但朱允炆仅仅逼死一家亲王,囚禁七个,结果是靖难之役身死道消。
同样的道理,盐政实行开中法,孝宗当年一查就知道自己镇压不住,一旦查下去恐怕整个南方都将造反。
现在朱厚照要是敢查边军火器制造贪腐,恐怕九边之地瞬间崩溃,不仅有人造反,恐怕还有人引蒙古人南下,推翻大明朝。
其实边军制造火器还算好的了,要不然价格不会这么低还记在账上,学着工部记账他不香吗。
说白了边军将领在这一块并不想贪腐,选择不报是因为担心一旦上报,日后朝廷恐怕会废除他们自制火器的权利。
这一块是关系到他们的生死存亡,将领深知没有了好的火器,死的不仅仅是士兵,他们自己也会危险。
“内阁诸位怎么看?这事难道就这样不了了之,装作看不见继续下去吗?”
朱厚照明白自己只能妥协了,但他不甘心就这样算了,讥诮的问内阁大臣,意思很明显,这就是你们嘴里的忠臣。
梁储等人真不知道这里面的猫腻吗,绝对不可能,只是担心查出这事后文官们将颜面尽失。
更担心因为这事引动武官的反扑,到时候前功尽弃,大明朝恢复开国时的文武并重。
这不是他们个人的得失,而是一个团体的得失,即便他们都是正直的大臣,也不愿意看到这结果。
“此事既然是平江侯提出的,那不如问问他吧。”
蒋冕羞红了脸,打起太极来,一方面他是真的不好意思,因为他是刚正不阿出名的。
另一方面,他又不敢揭开这遮羞布,一旦严查不仅涉及军器局和工部,其他部门要是没得利是不可能的。
工部的钱是户部拨款的,难道户部不查账吗,户部每年的支出都察院难道不监督吗。
武器是交给军队使用的,兵部难道不检查武器质量吗,这些都是一环套一环的,可以说一旦查处,整个朝廷的文官系统都将被牵涉进去。
朱厚照深深的看一眼蒋冕,转头对吴经说道:“宣平江侯进宫,你亲自去一趟,路上把这里发生的事告诉他。”
吴经点头哈腰的去了,快到中午时陈垚才跟着他到来。
朱厚照并未询问他们为何这么久,直接问道:“平江侯认为该如何处理此事?”
陈垚显然已经做好准备了,胸有成竹的回答说:“按前例,先皇如何处置开中法,皇上就如何处置此次事件。”
这话一出内阁诸位明显的松了口气,但陈垚的话并未说完,看一眼大家继续说道:“然往事不可追,现如今的主事之人必须抓几个出来,以儆效尤,臣建议彻查正德十年到如今的工部账簿,杀一儆百!下旨九边对账,封存至圣旨到达起的账簿,重新记账,日后再有所犯杀无赦!”
杀气腾腾的话语,让大家惊出一身冷汗,忽然发现这位嬉皮笑脸的侯爷,竟然有如此大杀心。
朱厚照原本绷紧的脸露出一丝笑意,点点头看向五位阁臣道:“内阁诸卿觉的呢?”
“皇上……”
“臣附议平江侯所言!”
蒋冕刚刚叫出皇上就被梁储打断,直接附议后看一眼自己身边的同僚,王琼本来就支持朱厚照的,自然马上跟随其后。
紧接着毛纪附议,剩下就不必再说了,五位阁臣三位附议,少数服从多数,这事就此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