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老爷问案:“李万三你说你看见老鼠进入了万有财的米店,那么你为什么不阻止老鼠呢?”
李万三说:“小民虽然不是秀才举人,大清律也没有规定小民该帮万有财抓老鼠呀。”
知县老爷说:“对,大清律例是没有规定你有义务要帮万有财抓老鼠,但是大清律可没有说你可以把老鼠放进别人的店铺里面。”
李万三狡辩:“知县老爷您可别偏袒万有财我可是本份人。”
知县老爷说:“一个人本分不本分可不是自己说的可是要大家一起做证的,李万三你平时虐待佃户,本县都没对你用刑,因为佃户惧怕你的权势所以不敢告你如今你诬告万有财你可知罪?”
李万三说:“我绝对没有诬告他。”
知县老爷问:“那么昨天晚上子时,你在哪里?”
李万三说:“我在家睡觉。”
知县老爷说:“哦,子时你在家睡觉那么申时呢?”
李万三说:“我在家盘账一直盘到日落时分。”
知县老爷说:“既然你申时在家盘账盘到日落时分,你子时在家睡觉那么你如何看见老鼠进了万家店铺难道你梦游吗?”
李万三说:“我家管家崔沐看见了之后回来告诉我的。”
知县老爷说:“崔沐你是什么时候看见老鼠进了万家米店的?”
崔沐说:黄昏的时候,我看见的。
知县又问小赛:“小赛昨天黄昏的时候,你在店里面吗?”
小赛说:“昨天黄昏的时候我还在店里面没有看见老鼠,要是我看见了我一定拿扫帚把它打死然后扔进垃圾桶不可能让它在店里面的。”
知县大人一拍惊堂木说:“李万三你还有什么话说。”
李万三狡辩:“也许是崔沐记错了。”
知县说:“是吗?有人看见崔沐把死老鼠扔进了万家米店的米筐。”
崔沐说:“那时候怎么会有人看见?”
知县大人说:“传人证。”
人证杜之源走上了公堂说:“参见知县大人,晚生杜之源我昨天肚子拉稀在附近上了厕所之后就经过万家米店的时候有个人把一个大老鼠打死之后用棍子撬开了万家米店的门然后把老鼠提进了万家米店,后面的就不知道了。”
知县问:“你所说可属实?”
杜之源说:“晚生说的是事实。”
知县大人说:“你可看清那人长相?”
杜之源说:“嗯离得不远我看清了。”
知县大人说:“你指认一下。”
杜之源指认了崔沐。
崔沐认罪之后供出这次放老鼠嫁祸万有财是李万三的主意
知县宣布:“本县宣布结案,被告万有财是被李万三嫁祸无罪释放,崔沐为本案从犯,李万三为本案主犯。本县先将李万三和崔沐收监待刑部定刑。”
李万三说:“林捕头你快帮我啊。”
林捕头说:“李老爷您自己在万有财的店铺里面放老鼠嫁祸于他,你就认罪吧。”
李万三说:“你拿了我的那么钱却不肯帮我你这是忘恩负义。”
林捕头说:“你和我哪有啥恩义休要攀咬。”
李万三狂加指责:“林捕头你要我诬陷万有财和朴亨这诬告的主意是你出的。”
林捕头说:“有何证据?”
李万三冷静下来说:“我给你的银子就是证据,我给你的银子上有我家钱庄的印记,知县大人一查便知,无论他用了多少,总还有剩余,还有崔秀才也是同案犯他负责写诬告万有财的状纸,但不知道我为何总告不倒万有财。”
这时候查案的科员许经出来说话:“人在做天在看,万老爷虽然富裕但是慷慨助人,而你为富不仁欺负穷人俗话说人为善福所未至,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你看你自己因为不希望朝廷扶持穷人的计划得到实施,所以你阻碍别人去实施这个计划去篡谋此诬告案,第一次诬告未果已经是对你的宽容,可是你不知悔改又往别人的店铺投放死老鼠破坏别人的名誉,你把损害别人的目的打消了你家的产业还能留给子孙后代,如今你诬告案发,你之前努力积攒钱必然要充国库。”
李万三说:“说的倒好听,谁不为自己谋利?”
万有财说:“不错,人都要为自己谋利但是不能灭了良心也许你会问良心值多少钱,我告诉你良心物无价。”
李万三按照大清律抄家流放,抄家的财物先存入国库,诬告案了之后,鳌拜提出要彻查衙门里面不按照规矩办事的捕头捕快。
玄烨说:“鳌卿所言甚是。”
之后又陆续有人像李万三这样诬告自己的竞争对手都被玄烨拒绝了,玄烨为了好好学习理政不受理无实据的叩阍案件
阿拉坦琪琪格给已经去世的福临写了一份信:“福临,我知道你很自责怪自己没有认真治国导致国家贫穷落后,但是我相信玄烨有办法让国家富裕起来我们拭目以待静妃姑姑下个月也该回蒙古,你要保佑她在蒙古过得开心。”
祭拜福临的时候,阿拉坦琪琪格把这封信烧给他了。
静妃辞行前申请几件换季的衣服,布木布泰问苏茉儿:“咱们还有夏天的衣服吗。”
苏茉儿说:“我看应该是有的可以把内务府总管叫来问问。”
内务府总管说:“我们没有多余的衣服,但是如果静妃主子不嫌弃的话之前抄家的衣服倒是可给她。”
静妃说:“我呢也不是特别挑剔能度过夏天就可以了。”
布木布泰说:“既然你不嫌弃我就把抄家的衣服赐给你和你的仆人,玄烨不反对吧。”
玄烨说:“老祖宗说的哪里话,巴布额涅只是想要几件衣服度过夏天要是这都反对,岂不是太吝啬了,巴布额涅,我明天送您出城。”
静妃说:“谢谢皇上。”
于是静妃及其随从就穿着抄家来的衣服回了蒙古。
送了大概五十里路左右玄烨说:“额涅我就送到这儿了,您自己保重。”
静妃说:“皇上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