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思想火花

1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悟因为听师父念经,听风吹过千年故钟的声音,他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和尚。

这不是他所想的,妈妈说过,他只是来这里还愿,等一年的期限到了,他就能够回到家,回到有爸爸妈妈的家。

说句心里话,一悟不想当和尚,一悟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

现在,一悟比离开家时更高了,天性好动的他渐渐地不爱动了,他渐渐地喜欢上了用脑子去思考。

思考真是一件令人神往的事,每次进入思考状态,一悟便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每次深深地思考过后,一悟不由地感慨道:“我的天呀,我终于找到了快乐的门路。”

原来快乐和思考是孪生兄弟。

2

师父给一悟买了两本童话书,师父说,他的童年是在童话世界里度过的。自从有了童话书,一悟便爱上了童话中的故事。

童话故事里的动物都会说话,让一悟感到失望的是,不管他怎么狂热的寻找,也没有找到一只能够和他说话的动物。

一悟想:公主和王子的故事只在童话故事里才会有,会和人说话的动物一定存在于大自然中,只不过,一悟还没有找到和它们沟通的方式。

3

每天,都有许多人来到大殿,他们跪在三世佛像前,喋喋不休说着自己的所求。

世人来给三世佛上香,都是有所求的,求平安,求财运,求婚姻,当然也有求孩子的。

虽然每个人所求不一样,千差万别,但都是有所求的。

一悟想,如果三世佛答应了每个人的所求,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乱套,如果这个世界乱套了,那么三世佛就做了一件坏事。

师父总会闭着眼睛,对世人的所求不闻不问,也爱理不理的,原来师父不想让这个世界乱套。

4

一悟做了一个梦。

梦中他变成了一位英俊潇洒的王子,一位美丽的公主正在目不转睛盯着他看。

一悟从公主的目光中读出了一种痛苦,而不是童话故事里说的快乐。

一悟不知道公主为什么痛苦,他想用佛的智慧赶走公主的痛苦,他给公主讲了许多佛的故事。

公主听着他的故事,慢慢地闭上眼睛,生出了美丽的翅膀,缓缓飞上了天。

一悟望着飞上天的公主,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失落,还有一丝丝痛苦。

5

师父说:

这个世界并不怎么如意,要不,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跪在佛祖像前。

这个世界并不完美,但人们喜欢追求完美,有人用想象去描绘完美,有人用忘却忽略世界的不完美。

落日余晖、云卷云舒,本来就是自然现象,可是还是有人因此思考和感动。

6

师父说:

每个人心里都有善念,但把善念变成行动的人并不多;

每个人心里都有恶念,但把恶念变成行动的人也不多;

善恶共存,不要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善事,就断定他一辈子不会做恶事,同样,不要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恶事,就断定这个人不会做善事;

你所做的善事,很快就会被人遗忘,但你依然得去做;

你成功了,围在你身边的人,没有几个人是你真正的朋友,但人人还是希望能够获得成功;

人,相对于天地,就是一个小小的存在,但小小的存在,依然可以变成永恒的瞬间;

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