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书院惊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中年讲师念到这里,忽然愣了一下,终于发现了窗外站着的那人。

其实那人已经在那站了很久,莫说听讲的孩子们,就连他一时半会也没发现,兴许是讲课太认真了?

“好了,孩子们,我出去一下,下段时间你们先熟读这篇课文,等我回来要考问题。”

中年讲师放下书本,嘱咐完后便出了门去。

那人已经走到远处在等着他。

当下已经是春分时节,地处南方的茅草书院早已化了积雪,沐浴在春日的暖阳下,使人感觉格外舒适与惬意。

两个人相对而立,面目竟然一模一样!难道是兄弟?看着对方都已发白的双鬓,明明面孔尚是中年模样,可心却已经老了。

“你很会教书。”

“是吗……”

“……”

“你老了,这不像你。”

“这也不像你。”

那人盯着中年讲师的眼睛说道。中年讲师并不在意,他的心已经不会再为世间之事而波动了。

“我希望不会白来一趟。”

“如果是为了这个,那请回吧。”

中年讲师明显并不想多说,转身朝教室走去。

“金蝉子!”

那人一声轻喝,神色却依旧平静。

“我不叫金蝉子,我叫陈袆。”

中年讲师回头应到,神情已经有些微愠。

“那我该叫什么?”

听及此问,中年讲师止步,转身道:“你是金蝉子,你不是我!”

“佛主负你,可我并没有。”那人的情绪也开始激动起来。

“不,他负的是这个国家,整个东土!既然看不上这里,又何必假慈悲!”

中年讲师情绪也变得激动,眼中的恨意,毫不遮掩地流露而出。

“我们可以另找个地方再论对错吗?”

“不用了,孩子们还等着我回去上课。”名叫陈袆的中年讲师收拾好情绪,头也不回地往教室走去。

金蝉子望着他的背影,心中只有无限的愧疚。

亏欠于心。

……

“老师,我知道我知道!”

一稚童举手起立,很是兴奋,眼神很明亮,仿佛透着一种奇异的光芒。

“好,来说说看。”

自称陈袆的中年讲师语气亲和,慢条斯理道。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习时就该学习,不应该说话,有朋自远方来……”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请教,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有人不理解你却不和他生气,不也是君子之行的一种表现吗?……”

陈袆认真地为学生们解释其中的含义,渐渐沉默。

学而知礼,学而知理,是为道。

彼之佛,又如何?

……

鲁阳一路南行,路过一处名叫茅草书院的地方,引起了他的兴致。

书,老朋友了。

人,似乎与众不同。

地,已经百花争放。

那,何不逗留一阵?

当鲁阳踏入这里的第一步起,中年讲师就察觉到了他的到来。

陈袆心中有些惊讶,山上人为何来到了这里?

又有客人来了,孩子们看着窗外的那个老头,不知为何,竟有些心喜。

窃窃私语,是好奇,是期待故事的发生,是童趣。

“咳咳,肃静!”

“李仙姬,你带读这篇课文一遍,然后大家自主学习。”

陈袆板着脸严肃道,随即宣布学习任务,出了门去。

唯独的一间教室先是短暂的嘈杂,随即慢慢响起了整齐的读书声。

“老先生!”陈袆行晚辈礼。

“呵呵呵,不必拘礼,老夫不过是云游路过此地,好奇便进来看看。”鲁阳赶忙摆手道。

“老先生是山上人?”陈袆直白地问道,眼神看不出多少情绪。

“嗯,从葫芦山来,叫我鲁阳即可。”鲁阳也不忌讳,坦然报出了自己姓名及来路,随后轻声问道:

“先生所教可是论语?”

“正是。”

“哦对了,还未请教先生姓名?”

许是这份真诚,或是那个地名,亦或是眼前此人不经意间地那种气势,陈袆的眼神多了一丝光亮,沉寂多年的心湖也略起波澜。

“茅草书院,讲师陈袆。”

“耽误先生讲学了,呵呵。”鲁阳还是一副笑呵呵模样,与葫芦老头倒有几分相似。

四目相对。

“您是……?”仅仅一个对视,鲁阳便看穿了眼前此人的障眼法。

“不,在下只是讲师陈袆。”中年人摆手,即便被看穿,陈袆也不承认自己的身份。

其中缘由,想必定有曲折。

“……”

不知为何,陈袆还是开了口。

“四百十二年了……”

“老先生想听听我的故事吗?”

陈袆神情有些落寞,背负着双手,眺望着远方,遥想着过去的一切。

“也好……”鲁阳见其神情不似作假,而眼前此人的确是广为人知的唐朝法师玄奘,再结合眼下的一切,鲁阳也发觉了一些怪异之处。

比如,玄奘为何留起了长发,又为何在这种穷乡僻壤教授孔孟之道?

又比如,两百多年前,玄奘取经归来,已是旃檀功德佛,怎还留在人间?

不及鲁阳多想,就听到了答案。

“金蝉子才是那取得真经人,我不过是个躯壳。”

“什么无量如来,什么天公地母,哪还分什么神魔?

不过都是一群为利所役、为欲所驱的奸佞小人!”

这种话语,哪怕是普通人说出来都能令闻言者色变,更何况是眼前此人,传言被佛祖授记的旃檀功德佛,尊佛!

鲁阳哪怕是化境强者,也被这些话语震撼到了,这种近乎疯狂的话语,怎能乱说?

“先生……”

“鲁老先生,不必担心,且听我慢慢道来。”陈袆不以为意,将故事的经过大致讲与了鲁阳听。

“那先生为何及此?”鲁阳知晓来龙去脉后终于问出了那个问题。

“鲁老先生还是听我再讲个故事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