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丰迈集团
- 重返85:从卖牛仔裤开始崛起
- 胡不说
- 2078字
- 2022-06-15 22:27:07
林舒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周玲去财务给林舒凡提供的账号上打了一百万,本以为林舒凡会在天河多待两天,可没想到她拿到了打款凭证后,当天就乘火车走了。
孙卫东和周玲到火车站,送林舒凡上了火车,两人往公司走时,孙卫东说:“我怎么觉得,我们好像被骗了。”
周玲笑着说:“全国都在闹三角债,既然敢把钱往外借,就要做好不要的准备心理准备。”
孙卫东不由得苦笑,说:“也是。估计现在整个天河也找不到像咱们俩这么大方的,还把钱往外借的人了。”
三天后,孙卫东和周玲把公司的事安排妥当,然后两人一起赶往了上海。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迅速向全国扩张,周玲和孙卫东每月至少会有十几天在出差,但两人一起出差的情况并不多见,一般是会留下一个人坐镇。
乘坐火车先到了BJ,然后又坐飞机赶往上海。
到了上海机场,何如玉亲自到飞机场接他们。
相比在香港时出行的排场,何如玉在国内就低调了很多,她亲自开了一辆大众桑塔纳来接人,随行也没有助手陪同。
何如玉说她丈夫王景学人在BJ,晚上才能回来,她先把两人安排到了酒店住下。
“赶了一天路,你们两位先在酒店休息休息,晚上我丈夫回来了,我们一起去吃饭。”
周玲说:“何总,我们不累。现在能带我们去丰迈集团看看吗?”
孙卫东附和说:“是呀,我们非常想看看丰迈集团的厂址。”
何如玉笑着说:“工厂在郊区,路有点远,要不我先带你们去公司看看吧。”
“也行。”
把行李放好,孙卫东二人就跟着何如玉去了丰迈集团的办公地。
丰迈集团在市区,是个独栋的办公楼,紧挨着主干道,办公楼外面停着不少汽车,但以小货车为主。
在公司右侧,还有专门放自行车的地方,自行车摆放了两排,足足有上百辆之多。
何如玉的办公室在六楼,办公楼里装了两个电梯。
工作人员都是统一的服饰,无论男女都是蓝西装,白衬衫。女员工都化着淡妆,头发不许披散。
何如玉的办公室有六十多平,没有名贵的办公用品,没有大的盆栽摆设,显得非常朴素。
不过在东墙上挂着五张照片,有人物照,厂房照,劳模的工人照,最中间的一张照片是何如玉夫妻跟别人的合照。
孙卫东走到照片前看,不由得心中一动。
这张照片是一位大人物在上海工作时和何如玉夫妇拍的合照。
看来传闻不是假的。
何如玉为孙卫东二人倒了水,然后开始为他们介绍丰迈集团。
丰迈集团现在有两个工厂,在职员工1236人,在办公楼工作的158人。丰迈集团的前身是上海造纸厂,是他们夫妻在85年花20万买下来的。
他们夫妻是白手起家,卖过五金,摆过地摊,当过二道贩子,甚至还卖过馄饨,直到买下上海造纸厂,他们的事业才算稳定下来。
孙卫东问:“当初你们为什么会选择卖学生用品?”
何如玉笑着说:“很偶然的一个机会。在85年初的时候,我在一个小学门口的商店里,看到很多孩子在卖学习用品,当时有个小女孩的作业本封面上画了一只梅花鹿,画的非常好看,她同学都夸很漂亮,其中一个带孩子买文具的家长还以为作业本上的梅花鹿是印上去的。问小女孩是从哪里买的。
这件事给了我启发,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我丈夫。我丈夫也觉得这是个商机,于是我们就到造纸厂进了一批白纸,然后又到印刷厂,印刷了小孩子喜欢的封面,把进的白纸裁剪后,装订了成了作业本。我们连夜做了一百多个作业本。第二天去学校门口卖,结果非常受欢迎,当天就卖完了。”
孙卫东惊讶的说:“你们自己手工装订作业本?”
何如玉笑着说:“是呀。毕竟那时我们没多少钱,又不知道能不能卖掉。从那以后大概半个月的时间吧,我们就一直卖自己手工做的作业本。
因为销量好,我们又拿出了所有积蓄,找造纸厂,印刷厂,批量加工了一批作业本,开始对外批发,我们生产的作业本,页数多,质量好,封面也精美,推出后非常受欢迎。让我们赚了第一桶金。
然后我们又趁热打铁,接连推出了有图案的橡皮,铅笔,彩笔,铅笔刀等等一系列的产品。
我做的这些没有多大的技术含量,市面上很快就出现了同质性产品,我丈夫意识到了这些,就专门成立了研发团队,研发一些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像我们现在主打的自动铅笔刀,自动铅笔等等,都是我们自己研发的。而且,我丈夫很具有前瞻性的,为不少产品申请了专利。
不过,丰迈能有今天的成就,不仅仅是有同行业中拔尖的产品,最主要的还是我们有科学的管理制度。
咱们都是做企业的都知道,产品是死的,人是活的,再好的产品如果没有好的团队在运营,也是赚不到钱的。”
孙卫东和周玲不由得点头,赞同何如玉的观点。
周玲说:“何总,我想问个比较敏感的问题。”
“你问。”
“丰迈集团现在一年的产值是多少?”
何如玉立刻笑了,说:“我们的产业模式有些复杂,不仅分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还涉及到了一些代加工,房地产等。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
简单的说吧,丰迈集团上个月的总盈利为一亿两千万,而且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每月销售额都增长10%。如果不出意外按照当前的形势,今年比去年的利润会增长三倍。”
孙卫东吸了一口凉气,能把不起眼的学生文具生意做这么大,实属不简单。
八九十年代,人们做生意都是一窝蜂,什么赚钱做什么,最后导致了很多产业产能过剩。
但学生文具这种不起眼,利润薄的生意,很少会有人看在眼里,甚至很多人不把这看成是一个生意。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人不在意,看不起的小产业,铸就了现在的丰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