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这个面子得给
- 重返85:从卖牛仔裤开始崛起
- 胡不说
- 2257字
- 2022-04-29 00:40:49
听林舒凡要价三百万,孙卫东和周玲下意识的对视了一眼,然后周玲说:“刚才我联系了买家,对方很有兴趣,但你的要价估计有点高,超凡这个牌子只是一个地方性品牌,三百万都能建一个服装厂,自己运作一个品牌了。”
林舒凡说:“超凡牛仔裤在你们手里,去年销售了五千多万,盈利一千多万,我要三百万不多。”
孙卫东刚想给她说一下,五千多万的销售是怎么来的,却瞧见周玲给自己使眼色,便没有出声。
周玲说:“那好吧,我给买方报下价格,看他能不能接受。”
“好。”
孙卫东和周玲离开了林舒凡的客房,回到了他们自己的房间。
周玲问:“刚才你想和林舒凡说什么?”
孙卫东说:“我想告诉她,五千万的销售不都是超凡这个牌子的。超凡牛仔裤只销售了八百万。”
“你是不是傻了,当初你让王笑笑,注册‘超越’系列牛仔裤,不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取代超凡。现在正是甩掉超凡,摆脱林舒凡掣肘,独立发展的最佳时机,你要是告诉她,事情就会变得不可控。”
孙卫东讪笑,说:“当初注册超越系列,是我把利益看得太重了,说实话有点阴损,不地道。”
“你现在后悔了?”
“也说不上后悔,就是觉得自己不地道。”
周玲有些惊讶的看着孙卫东,说:“你变了,变得没有之前犀利了。但不管怎么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初我们注册超越系列是非常明智的决定。”
孙卫东说:“不说这些。说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吧。”
周玲说:“三百万我们肯定不能买,现在超凡这牌子最多只值一百五十万。你给赵超打个电话吧,把林舒凡的事给他说说。听听他是什么意思。”
孙卫东点头,说:“好。”
拿起桌上的电话,孙卫东拨打赵超给他的专用号码。
电话很快接通,赵超问:“那位?”
孙卫东按了免提键,说:“赵哥,是我。孙卫东。”
“你在哪儿呢?国内的电话号码没有这样的。”
“我在新加坡考察。赵哥,给你说件事。林姐来新加坡找我了,说她服装厂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想向我借四百万,可我现在拿不出那么多钱,只能借给她一百万。为了让超凡服装厂摆脱困境,林姐想卖掉超凡牛仔裤这个品牌。”
赵超说:“舒凡现在面临的情况,我知道。我给了她二百万。不过,据我了解,这二百万根本救不活超凡服装厂。”
林舒凡居然说谎,赵超只借了二百万,而不是林舒凡所说的三百万!
孙卫东说:“是呀,所以,林姐为了救活服装厂想要出售超凡这个品牌。其实,我不建议她出售。”
“她想卖多少钱?”
“三百万。”
“超凡这个品牌值三百万吗?”
“不值,我初步估算了一下,最多值一百五十万。”
赵超沉吟了片刻,说:“如果你有钱的话,你可以买下超凡这个品牌,你现在每年需要支付30万的品牌使用费,五年就是150万。”
孙卫东笑着说:“赵哥,这个时候我要是买下超凡这个品牌,不成了趁火打劫么。”
“卫东,这是生意。怎么能说趁火打劫呢,你买下总比别人买下强。而且要是被别人买下了做这个品牌,你这个代理商辛辛苦苦打下的知名度和市场,不等于给别人做了嫁衣么。”
顿了顿,赵超又说:“这样吧,你买下超凡这个品牌,给舒凡二百万。无论是情谊上,还是道义上,都说的过去。”
孙卫东看了眼旁边的周玲,说:“既然赵哥你都这么说了,那我就去跟林姐谈谈。看她同不同意吧。”
“行。”
挂了赵超的电话,周玲不满的说:“赵超实在有些过份,居然让我们二百万买下超凡这个品牌。”
孙卫东讪笑,说:“赵超都说话了,这个面子总得给。”
周玲说:“赵超有这么大面子么,当初你跟我说,让他入股百汇建筑可以借他军方的背景拿下各种项目,可百汇建筑拿下的项目中有那个是靠军方背景拿下的,还不是都靠我们自己。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该让赵超入股百汇建筑。现在他除了分钱,什么都不干。”
孙卫东说:“现在没用到,不代表将来也用不到。眼光要放长远一点。”顿了顿,又说:“我们现在去找林舒凡?”
周玲说:“你就别去了,还是我一个人去和她谈吧。”
“也行,我和她谈有些抹不开面子。”
周玲独自去和周玲去谈了,可一个小时过去了周玲还没回来,孙卫东多少有些不安,正当他琢磨着要不要去看看时,房间里的电话响了。
孙卫东接听电话,是酒店前台打来的,说有个姓刘的中国人找自己。孙卫东带着不解下了楼,在酒店大厅看到刘海洋。
刘海洋满脸笑容,快步走过来,说:“孙先生,你好。”
孙卫东惊讶的说:“怎么是你?你找我做什么?”
刘海洋笑着说:“大家都是中国人,同在异乡为异客,所以想多和你聊聊。”
“你怎么知道我住在这里?”
“我今天上午在乌节路看见你和女朋友逛街了,你们在先得坊商场转了三四个小时,却什么都东西都没买,所以我猜你们应该是来新加坡寻找商机的。”
“你跟踪我们?”
刘海洋摆手说:“没有,没有,只是碰巧遇见。”
碰巧遇见,能知道自己和周玲在商场转了三四个小时,什么都没买?
“你找我,还是想拉投资?”孙卫东问。
刘海洋坦诚的说:“对。”
孙卫东摆手,说:“对不起,我对投资教育真不感兴趣。”
“孙先生,投资教育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往大了说是为中国的未来培养无数的人才,往小了说可以让你的财富成几何增长。你能不能给我点时间,让我好好和你讲一讲我的计划。”
孙卫东上下打量他,不客气的说:“刘老师,我和你不熟,更不了解你,投资一个项目,就是投资一个人。因为再好的项目也有不挣钱的,但一个人如果有能力,无论把他放在什么位置上都会发光。在你身上,我看不到任何能令自己信服优点。”
“孙先生,我知道自己找你拉投资有些冒昧,但我真的有一个非常详细的商业书,我在新加坡已经待了半年,这半年时间我走遍了新加坡所有的小学,中学,高中,我以深得其中的精髓。
我保证,只要按照我的商业计划书实施,绝对能让你挣到钱。而且将来公司挣了钱,我不要任何股份,你只需给我开工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