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114道论潮

  • 玊梦
  • 珑枍
  • 1678字
  • 2023-12-23 11:36:43

次日辰初时二刻,也就是八月一号,作为新生,第一周的课都是应届辅导员来上的,周末相应的也被砍了一半,但学生们也不抱怨,因为抱怨没用,且这一周的“干货”满满,很多其他学府都会派导员都来取经,然回去后的模仿却不尽人意。张狂都特意请假都来倾听!

由于是全年级都来听课,于是地点地点自然是能容纳一个年级多的定海广场。陆晓作为这次新生的总辅导员,自然是第一位来讲课的,一上台便开始整理着,确认好仪器无问题且接通后,直接开始直入主题,转身走到后面的黑板写下了一个字“道”!

随后主台两边的大屏上实时显现出陆晓的正面,还随着陆晓朝后走去自动放缩,学生们看完后直接惊呼“陆!”张培正和舍友等熟悉的人一起坐到了一块,见到这字,纷纷有些凝重的脸色,更精神了。

陆晓写完后直接转回身,开口道:“道,是这个世界所对应的规则、道理,同时也是我们每个人对这世界的理解的合称。像我所掌握的剑道和箭道,是我对于这个是世界的道的相关部分所理解后展示的道,区别于你们其他人的道。”

说罢,直接抬起右手打了个响指,最后右手往左前方下落,在要落到极限前大屏上自觉添加了陆晓持剑的特效,随后剑动惊四方,季夏之下,众人却仿若在落雪之下,转锋一停,所感皆烟消云散。

而后大屏上,陆晓手挽雕弓,向着众人瞄去,众人心惊,仿佛被锁定了似的,随着陆晓松弓弦,众人看到的却是万箭齐发的错觉,生死挫感,转瞬即逝,张培倍感心惊,捏着自己的大腿,当痛觉反馈后才确认自己还活着,这时看向大屏,特效已经消失,却仿佛黄粱一梦。

坐在前面的张狂虽然没有看到大屏,即使没有特效的加持,张狂却能清晰的领教了陆晓的剑艺和箭艺,与上次在西北防护的交手有点差别,雪意更浓了,只不过是温和的鹅毛飘絮,不是惊人的滔天大雪。张狂知道,这是陆晓刻意为之的。

后陆晓继续道:“我的道是三千大道中不显眼的一条,那么三千大道到底指什么?大道三千,是指理解这世界的道不止一条,可以说是无线条,但受限于原世界的道所限制,故大道的途径又是有限的。

这么讲吧,这个世界的道是个无限的集合,想要理解这个世界的道的方式却是相对于我们来讲的无限个有限的集合,包含了各种分支,既可以无限缩小方法,也能无限扩展,但就是不能无限延伸。现在无法理解就先记下来吧,小心忘了,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陆晓说完顿了一会儿,后继续道:“而道,是谁先提出来的呢?老子?”陆晓说完轻轻摇了摇头,余之、张培见此都倍感疑惑,不正是老子吗?

“这次之前,先介绍个人——三皇之首伏羲!相关资料我就不多言了,能进来这学府想必你们的文化素养都不低!

伏羲做了什么事情呢?制定了先天八卦。伏羲把他在那个年代所集合的对自然世界道的最公正表现归为了八类,既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一下子把这个世界有限的道集合做了总结,也正是这个世界我们所能理解的道是有限的,才造就了伏羲的成就。而造就这世界的道却远不是我们所能走的那么有限,这就过会讲。

那么,道是谁先提出来的?伏羲?也不是,这久远到难以追寻。伏羲总结了‘道’,然却被有命名为‘道’,老子只是第一位把‘道’集合后作的称呼。

但老子也是有着自己明显的道,那就是《得道经》,老子总结了前人的求道经验,最后自己悟道有得,本不愿留下的,却限于弟子们的央求才草草刻下的,可见老子对这世界道的惊叹都难以言语。

而这也多亏了一位人,我们的最后一位人皇,也是第一位开盛世的明皇,自断人皇位以开论贤择主,如此才有后来的百家争鸣!而老子是百家争鸣的第一位阐明者,对着伏羲所总结的‘道’做了自己独有的见解,后来称之为对道理解的‘道’的逻辑。

可以因为伏羲所在的纪元离我们实在是太远了,即使有文献流传也在岁月的侵蚀中消散。”

张培闻言,不解:“陆导员,《易经》不是吗?”

陆晓闻言面无表情,“那是儒家的手段,孔子虽然更进了教师的定义,但对于伏羲的对道的理解还是有些独特的见解,可惜的是,那书是孔子的不知道哪一代弟子撰写的,除了先天八卦外,没什么可取之用。

若不是帝辛之后,再无帝王,估计那本书会很受用,但也因此会钳制着后面央国的发展。可惜,那是如果,而你们,哦不!是我们,都是幸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