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12.帝王诗
- 大明:咱大孙要造反,需要支援不
- 硬币的另一面
- 2319字
- 2022-02-19 12:45:56
百姓们议论纷纷,但内心却激动无比。
如果这次韩明圣还真能翻盘,那他们都能当场给韩明圣跪下。
韩明圣此刻从自己老爹手里接过了茶壶,滋溜的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这才朗声道:
“我说陛下的诗达到了一个巅峰,你们先要清楚什么是巅峰。”
“要论诗词的浪漫,无人能出李白之右!”
“李白的诗,道尽了浪漫主义情怀,他的诗大气磅礴,却又有着无尽的想象。”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如果要论诗歌的哀婉缠绵,那就必须说一说婉约派诗词的代表:李清照,还有李煜。”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写尽了凄婉缠绵的爱情。”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写尽了亡国之君的凄凉下场。”
“要论豪放,那就必须说一说苏轼和辛弃疾。”
“一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写尽了千古风流人物。”
“一首【醉里挑灯看剑】,又写出了文人杀敌爱国的无上情怀。”
“要论写诗最真实,那就必须是杜甫,他写的诗最大程度客观还原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描述了人生百态。”
“那是可以把他的诗当成史书来看的。”
“要论言辞之华美,那就不得不说一下《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光是读一读,就让人感受了文香墨韵。”
“而要论朦胧之美,那就得说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每一个派别它都有自己的绝世佳作,也有自己的巅峰人物。”
“而有一类诗歌,那就是陛下最为擅长的,我称之为:帝王诗。”
帝王诗?
周围人一听就懵了,顿时议论纷纷。
“这又是什么诗歌的分类呢?”
“咱们以前只听过婉约派,豪放派,浪漫派,朦胧派。”
“啥时候又出个帝王诗呢?”
别说是这些百姓和商人不懂。
就是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也连连摇头,这种分类有吗?
他们怎么没有听说过?
黄子澄当时怒吼一声:
“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什么时候还出现一个帝王诗呢?”
面对他的质疑,韩明圣则是悠悠的道:
“帝王诗就是有帝王胸襟的人,写出符合帝王格局的诗词,用于阐明帝王的胸襟和志向。”
“比如,最先写帝王诗的就是项羽,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以帝王的胸襟格局,写出了汉高祖刘邦求才若渴,想要能人志士为他守土安邦的格局和情怀。”
“那就是阐明了刘邦的帝王之志!”
“这就是帝王诗!”
韩明圣心里想着,帝王诗这个分类,在二十一世纪,是个人都知道啊!
而且,很多人还非常喜欢帝王诗,就是帝王诗读起来太过于霸气!
“原来这就是帝王诗?”
有的人微微点头,似乎明白了韩明圣所说的话。
这非常好理解。
而方孝孺,黄子澄,其泰对视一眼,他们瞬间就懂得了韩明圣的小把戏。
方孝孺冷哼一声道:
“你所谓的帝王诗,不就是当皇帝所写的诗歌,在我认为,皇帝写的诗都不行!”
“这跟李白,杜甫他们的诗比起来,又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呢?”
“你还把他单独做出一个派别,未免太过于吹捧了吧!”
百姓们不懂这些,但如果只是帝王写的诗,就成为一个分类。
这也太过于儿戏。
难道我们不是帝王,就没有资格吗?
终究是我们不配吗?
这一刻,大家对韩明圣的感官都不太好。
面对方孝孺的质疑,韩明圣则是轻轻摇头,帝王诗为什么会被现代人弄成一个分类,这就是因为,它太与众不同了。
随即悠悠的道:
“你就这么看不起帝王诗吗?”
“我敢说,你们都写不出帝王诗!”
“既然你觉得帝王诗不行,想知道帝王诗和李白杜甫等人写的诗有什么不同,想知道帝王诗为什么能单独列成一个分类。”
“那就不得不说一下,评判顶级诗词最重要的三个维度,那就是立意,格局,还有哲理。”
“对不对?”
还有这一说吗?
周围的人群都看向了方孝孺。
柳青叶也竖长了耳朵,她从来没有想到过,仅仅评判一个诗词歌赋,竟然有这么多弯弯道道。
就是张盛也一脸的茫然。
而黄子澄则是微微点头,他倒是没有想到,韩明圣对这个研究这么深。
“还算你有点见识。”
“正所谓歌以传情,诗以咏志。”
“诗词歌赋,最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写出境界。”
“而这所谓的境界,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让人能从这首诗歌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那种立意,格局,体会到作者所要阐述的人生哲理。”
黄子澄这么一说,白鹿书院的学子们却似懂非懂。
而百姓们更为迷糊。
看到大家一脸的不解,方孝孺好为人师的毛病就出来了,他立刻解释道:
“一般人去品评诗歌,只会从文辞是否华美,格调韵律是否规范来看。”
“但真正的顶级诗歌,那必须要看这首诗歌的立意,格局,以及是否富含哲理。”
“这样才能打动人心。”
“做到这三个方面其中的一个,诗歌才能流芳百世。”
“什么叫做立意,那就要你立出新意,立出好意。”
“李白的诗歌为什么被人称颂,就在于他经常立意新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就是立意。”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也是立意!”
“而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更是立意中的佳作。”
原来如此!
很多人恍然大悟。
怪不得别人的诗能流传千古,原来是立出了好意,立出了新意。
就相当于给了世人一盏指路明灯。
而方孝孺继续侃侃而谈,把所有人都当成了学生,
“而什么叫哲理呢?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短短八个字,道尽了王朝更迭,百姓之苦。”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这就是格物致知,就是阐明天地万物,人生百态的运行至理!”
“什么叫做格局?”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讲述我炎黄地大物博,感受苍茫古今的源远流长,都可以说是格局宏大!”
方孝孺越说越起劲,见到周围的学子都明白了,甚至看见有些聪慧的商人和府邸的管事也微微点头,
这才回过头来,对着韩明圣哼道:“但这关帝王诗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