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的一项研究表明:跨国公司的平均生命周期为40至50年,在欧洲和日本,公司的平均生命周期为12.5年,而中国公司则更短,为3至5年。
2005年7月1日公布的首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显示:20年来,中国每年新诞生的企业接近15万家,60%的民营企业在5年内破产,85%民营的企业在10年内死亡。
面对如此残酷的事实,太阳微公司(Sun Microsystem)董事长麦克尼利说:“要么被吃,要么吃人。”华为总裁任正非感叹:“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英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说:“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减少亏损的机会就是增加利润。”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企业“英年早逝”或“幼年夭折”?其失败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如何破解?怎样才能使企业“活得长”“长得大”“走得远”?
每天都有无数人在尝试注定要失败的生意,商业演化的过程也是通过大量的赔钱和淘汰优选出适应的企业。问题是,赔钱之后不能白交学费,要搞清楚自己的公司为什么亏了。
成功的公司都是一样的,失败的公司却各有各的原因。无论是公司老板、经理人,还是创业者、中层骨干,都必须在工作中避免常识性的亏损陷阱,以免飞蛾扑火。
经营公司是一项充满风险和挑战的事业。在日常管理中,事事如意、样样顺心的情况是罕见的。事实上,逆境多于顺境,失败、挫折、打击和危机常常伴随着公司的成长。
赚钱之前,先想到如何不赔钱。诱惑很大、风险也很大的时候,能够毫不犹豫地立即收手,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想要增加更多胜算,不要忘了最根本的一点是“防亏减损”,也就是减少失败的因素和机会。
本书融深刻的理论与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于一体,是防止公司亏损倒闭的宝典。它将告诉你:当公司处于顺境时,如何保持警惕,学会居安思危;当公司陷入困境时,如何转亏为盈,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