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只有士族吃饱了,百姓才有饱饭吃

“房先生,造纸机那可不是毫无用处的东西。”

“相反,造纸机的出现压低了造纸的成本,促使纸价呈断崖式下跌。”

“以往购买一令纸,往往需要耗费二十文钱,现在只需要十二文就够了。”

“原本只能买一张纸的钱,现在可以买到两张。”

“若说这是毫无用处的奇技淫巧,是不是说得太过分了一点?”

李治心平气和地说道,极力地压制自己的状态,以免口无遮拦,再给房玄龄发挥的机会。

只是,尽管他已经做好心里准备了,但还是被房玄龄的话给气个够呛。

就听这老头摇头晃脑地道:“钱为何物?利也!君子不学经纶济世之学、安邦定国之策,却把目光放在小小的生意之道上,这岂不是目光短浅的表现吗?殿下还年轻,可不要被小小的利益迷失了双眼,还是安心做学问,学点有用的东西比较好……”

这话说得,听到李治耳朵里,他的太阳穴都开始感觉有些突突了。

血压拉满好吧!

什么是经纶济世?

还有比科技更能经纶济世的吗?

就非得学那些老套的、基本上没什么卵用的“圣人之学”,才能治理好国家呗?

在一千多年以前,先秦的那些学术理论确实足够先进,也的确能够从某种程度上,能让人领悟到安邦定国的理念。

可这都已经一千年过去了,那些东西早就该被淘汰了好吧!

不知进取也就罢了,到了这个年代还要崇尚古时候的圣贤。

不是利益驱使,就是沾点脑瘫。

毋庸置疑,房玄龄肯定是前者。

至于他为什么要这么说,无非是怕科技发展导致士族们把握不住手中的权势呗,还能是什么理由?

想通了房玄龄的意图,李治平复心境,淡淡地道:“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去。本王不想为了统治百姓而统治百姓,本王更希望引领百姓,走向更好的生活。而想要改善百姓们的生活,就少不了要和利益打交道,本王并不觉得能压低造纸的成本,是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相反,那才是带领百姓奔赴幸福生活的关键所在!”

房玄龄做出侧耳倾听的动作,当听完李治的发言,他立刻摇头。

“可殿下您却忘了,纸的价格下跌,会让不少百姓吃不饱饭。”

“比如呢?”李治没有直接反驳,而是追问详情。

房玄龄顿了顿,抚着胡须道:“比如宣称那些世代制造宣纸谋生的百姓,若是竹纸的价格太低,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李治摇头,出声反驳:“首先,宣纸和竹纸之间的价格相差如此之大,虽统称为纸,但这两者并非是同一种东西,贩卖的对象也不一样,不管竹纸的价格有多低,都不可能影响到宣纸的销量。”

说着,他顿了顿,深吸了一口气后继续往下讲道:“其次,就算竹纸的价格影响到宣纸的售卖,那又如何?”

“在纸张盛行之前,文字难以保存,古时的诸多积累难以存续下来。”

“而现在呢?”

“因为纸张薄如蝉翼,制作成本较低,又能长时间储存等特点,很容易就能把知识整理成册,保存起来!”

“这是社会的进步,是世界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标志!”

“为了大唐的整体利益,牺牲一小部分人又有什么问题?”

“莫非竹纸影响宣纸的销量,还能饿死那群人不成?!”

“若是房先生真这么想,那本王只能评价为:因噎废食,过犹不及。”

每一项新科技的出现,都必然会导致旧有的利益集团受损。

为了保证没有人受到损失,就要抵制科技的进步?

这话说出来,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碍于尊老爱幼的美德,李治没办法用更加尖锐的语言。

但话已经说得足够清楚了。

道理越辩越明。

把问题仔细拆分开来分析过后,不难发现房玄龄只不过是倚老卖老罢了。

房玄龄无语凝噎,一时间也找不到别的论点,忍不住老调重弹:“与民争利非君子之道,竹纸的售卖掌控在朝廷手中,朝廷又怎能做出有害于百姓的事情?”

“房先生只看到弊端,却看不见这件事背后的好处。”李治淡定地道:“竹纸的价格下来之后,普通百姓也能买得起纸了,那些寒门世家也有更多的余力培养人才,此事百利一害,该如何取舍,想来不用本王多说了吧?”

“可是!”房玄龄梗着脖颈道:“利益受损的是士族,得利的是普通百姓!为了普通百姓,致使士族的利益受损,这天下哪有这种道理?只有士族吃饱了,百姓才有饱饭吃,晋王你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吧?”

“哈!房先生说笑了。”李治实在是憋不住了,忍不住笑了出来,“您把话说反了,只有普通百姓吃饱了,士族才能从他们身上吸到足够多的血。”

说罢,李治见房玄龄还待张口,打断道:“胡搅蛮缠就到此为止吧,大势如此,没必要为了一群蛀虫,和朝廷、百姓作对,您也是体面人,别再说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话了。”

房玄龄的家族虽说也是士族,但还没到一等士族的地步,根本就不受士族集团的重视。

他在这里冲锋陷阵,士族集团又能记得多少他的好呢?

而他现在说的那些离谱言论,却是会记在史书上的。

当后人听到一代明臣为了阻碍社会的发展,在这里颠倒黑白的时候,又会如何作想?

李治有些时候是真想不明白,权力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为了保住自己的社会阶层,就连人性都不要了,哪怕是一代明臣也是如此。

或许人类,本身就是无药可救的生物吧?

房玄龄的嘴张了半天,最终一个字也没能吐出来。

他确实是害怕了。

一是怕竹纸的泛滥导致知识开始传播,士族再也没有独一无二的竞争力。

二是怕自己的名声会因为阻碍科技的进步,永远地被钉在耻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