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
- 大唐:我咸鱼皇子,开局弹劾李二
- 吾誓当曹贼
- 2022字
- 2022-02-25 22:21:45
“现在该去哪里好呢?”
站在承天门下的三岔路口,李治陷入了沉思。
现在有三条路可以选。
左边是回家的道路,前面是科举现场,而右边是将作监。
距离上次前往将作监,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十天时间。
李治在想他吩咐下去的事情,那两人到底处理完了没有。
可是要去将作监的话,又好像会给那两个人带来不少压力?
想了想,李治最终还是排除了右侧的道路。
事情已经吩咐下去了,现在只需要等待结果就好。
他可不是时刻关注员工的资本家,用不着给人的正常工作增添没必要的压力。
那么,既然排除了一个选项,要不要去科举现场再看一看呢?
还是别了吧,早上已经够给人添麻烦的了。
他在现场又起不到正面作用,去了干嘛呢?
惹人烦吗?
完全没那个必要好吧?
一路排除下来,好像只剩下回家这一个选项了?
这下好了,又有正当的理由在家躲懒了,这好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么想着,李治迈开步伐,来到了景风门前。
在门下左右观望两眼,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那探头探脑。
李治朝那个护卫招了招手,护卫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
他把手伸过去,在护卫的头盔上用力敲了一下!
“下次记得到本王的宅邸领赏,把戏给本王做全咯!懂吗?”
面对李治的笑骂,护卫不敢还嘴,只能委屈地把头低下。
他也不是瞧不起晋王,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暗示自己是陛下派来的罢了。
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而落得埋怨,他也不想的好吧。
护卫委屈地想着,觉得自己的善意白白被浪费。
正当他这么想的时候,听到这位晋王再次开口。
“给本王备个马车,本王有事要去东市,动作快点。”
一听这话,护卫立马精神起来了。
他连忙跑过去驾车,把早已备好的马车停在李治身边。
李治二话不说,跳上马车,坐到了车厢里面。
“去墨斋那边,之前短暂停留过的地方,本王想看看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总感觉亲自看过一眼,才能放心下来。”
这么长的时间过去,造纸机应该已经摆到东市那边了。
造纸机的出现,肯定会引起民间工匠的轰动。
他一早就想看到那个画面了。
今天既然已经出过门了,那还是过去一趟看看。
就算造纸机还没出来,再不济也能在东市逛逛不是?
这波总归是不会亏的就是了。
脑海里想着心事,李治偶然注意到前方驾车的护卫肩膀一耸一耸的,情绪好像非常不错的样子。
他想了一下,开口问道:“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先前本王走的时候忘了问你名字,你给本王说说。”
名字?
这是打算跟自己搞好关系?
护卫有些激动,连忙道:“在下田安,左千牛卫千牛备身,奉陛下之命,为殿下开道!”
“开道?怕不是来监视本王的吧?”
李治随口开了句玩笑,但看田安似是认真了,连忙补充了一句:“你不用解释,本王清楚你的职责,只是跟你开个玩笑罢了,不需要在意。”
田安出现在景风门,肯定有监视的成分在里面,这一点没必要怀疑。
但更多的,恐怕是李世民派过来暗中保护他的。
毕竟已经出现过一次当街刺杀的情况了,派几个暗卫过来保护自己,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至于他为什么能这么轻易地接受被人监视的事实?
一来是因为一种默契吧。
跟李世民之间的默契。
一个是现在的掌权人,另外一个是内定的继承者。
两者之间,肯定会存在一些嫌隙的。
但他们两个又是父子,而且感情还非常不错。
既然如此,那他就退让一步,大大方方地让李世民监视自己的行程。
也免得让这位老父亲多想,总觉得有刁民要害自己。
反正他心里没鬼,又不怕被人监视,又何必抗拒别人的监督吗?
要说委屈,李治可一点都没感觉到。
他不仅不觉得委屈。
甚至会主动远离朝臣、粮食以及兵器之类的,会惹人浮想联翩的军事物资。
有些事情是注定避免不了的。
既然光靠血脉亲情,不可能让李世民完全放心下来。
那就用自己的行动,来避免这些没有必要的嫌隙。
许多事情,只要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就能免掉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李治现在做的,就是避免一切有可能发生的冲突。
没办法,谁让他是李世民的儿子呢?
既然得到了父亲的偏爱,那就回馈给李世民作为儿子的关心呗。
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看到田安还是感到惶恐不安,李治笑着安稳。
“你不必为自己的职责而感到恐慌,完全没那个必要。”
“如果不是父皇已经表示出无须隐瞒身份的态度,想必你也不敢擅作主张。”
“你看,本王和父皇之间,其实有充分的默契。”
“我们都很清楚,你是来做什么的。”
就好像他很清楚李世民会派人监视自己一样。
李世民其实也知道,自己派出去的人肯定会暴露出来。
李治展现出来的素质太妖孽了,想要瞒得过他,可没那么容易。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一定会暴露,那为什么不主动暴露呢?
李治可以为李世民退让一步,当父皇的为什么就不能主动表示出善意?
这就是两人之间的默契了。
你退一步,我也退一步。
一来二去,不就能消除掉出现矛盾的可能性了吗?
猜忌确实不可避免,但可以用退让的方式,消除掉猜忌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种方法仅限于站在同一立场上的血亲,而且还得是相互了解的血亲才行。
一般人想促成这个效果,那还真不太可能。
也就李世民和李治,能一定程度上对对方掏心掏肺。
这还是李治不断表示出善意,一退再退的结果。
要是换做是别人。
他退一步,对方多半就要近一步了。
此消彼长的关系,可带不来如此和谐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