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瑞霁
  • 柴瑞霁
  • 1130字
  • 2021-05-28 18:08:48

前言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有着系统整体的哲学思想,内涵深厚的理论基础,行之有效的辨证论治方法,丰富多样的干预手段,以及注重临床实践的务实风格,既是中医药长期发展的宝贵历史积累,也是未来系统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受到了海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繁衍生息,中医药的作用功不可没。当前,中国政府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度,确定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全面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方针,已将中医药现代化作为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但是,要发展中医首先是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准确把握中医药的发展精髓和深刻内涵,继承其宝贵知识和经验,并使其不断发扬光大是我们的重要使命和共同责任。

继承包括书本经验的继承(前人经验)与临床经验的继承(现代人经验)两部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单位,是唯一的国家级中医药专业出版社,中医药出版社始终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所要求的,要把中医药出版社办成“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窗口,交流中医药学术的阵地,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载体,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而不懈努力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明清中医临证小丛书》《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编辑出版后,又策划了《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医家的遴选本着“著名”“临床家”的两大原则。“著名”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为标准。“临床家”是指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有医疗特色与专长者。

本丛书正文主要分4部分,即医家小传、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及年谱。

医家小传主要介绍医家经历,着重介绍从医的经历及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

专病论治以中医的病证或西医的病名统医论、医话、医案几部分内容,以病统论,以论统案,以案统话,即把与某一病证相关的医论、医话、医案放在一起,使读者对这一病证的经验有清晰全面的了解,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了解这一病证辨证、治疗的独特经验。

本丛书的最大特点是把笔墨重点放在医家最擅长治疗的病种上面,而且独特经验不厌其详、大篇幅地介绍,医家的用药、用方特点重点介绍,写出了真正临床有效的东西,写出了“干货”。

诊余漫话则主要是医家们的读书体会、用药心得等。

年谱则按照时间顺序,将医家经历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逐年逐月列出。

本丛书较为系统地总结了现代著名临床家的临床经验,并介绍了其从医过程,是现代中医学术发展概况的反映,它带有浓浓的时代色彩。本丛书的编辑出版是对现代著名临床家经验的梳理,也为人们学习、继承乃至发展中医学术奠定了基础。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