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卫生组织的批评
世界卫生组织将埃博拉疫情指定为六个级别(六个级别分类,见表1)中的“第5级”。然而,因为这些措施没有及时发布、没有事先起到作用,批评都集中在世界卫生组织身上。世界卫生组织工作人员编制的世界卫生组织内部文件被披露出来,导致火上加油的结果。此文件指出,导致早期传播对策失败的起因是“官僚主义”“官员疏忽”和“缺乏信息”等。
表1 世界卫生组织的警戒级别(据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官方网站图片制成)

在早期就实施救援活动的“无国界医生”组织在3月底向全世界发出了警告。而世界卫生组织于8月才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人们会怀疑世界卫生组织因在2009年H1N1流感发生时受到了教训,这一次才如此反应,也是很正常的。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初期,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了最高级别的“第6级”的警戒,然而当时结果是弱毒性流感,并没有发生大流行。世界卫生组织的错误判断遭到了谴责。
事实上,在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后,各国竞相进口大型制药公司的疫苗,但大多数最终都浪费掉了。虽然日本花320亿日元进口了2 500万份疫苗,但1 600万份最终被丢弃,800万份通过支付90亿日元的违约金而取消了订单。制药公司获得了巨大的利润。欧洲委员会还组织了一个特别委员会,来调查世界卫生组织和制药公司之间有否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