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中华原是磁针石 长安岂知故僧人

  • 就西游
  • 益金水
  • 5809字
  • 2021-09-10 00:24:35

话说唐僧幸会了泰婪方丈,因而丢掉了袈裟,却落得浑身轻松;邂逅了牛魔王,返还了膳囊袋,得到的是坦然磊落和赫然欣慰。

唐僧面前的归程也是遥遥不知边际,作为脚行僧,流氓的岁月又煎熬他了,饥渴又纷至沓来,他回首以往岁月,不只是坎坎坷坷的记忆,却品茗出人生真谛来:人只要不挨饿,就没有痛苦可言;平安比钱财还重要,还实际;不与人结梁子,心方才坦荡平和;平生不沾染冤仇是非,方是无愧疚怨念。此时他走在行人稀落的路上,举目四顾,不见村落也无客栈,腹中咕噜,饥渴难耐,渐渐的视野模糊,头重身沉,身飘脚浮,匆匆几步,频频端歇,眼前的路特别漫长,好不容易看到一店家,眼中的希望诱惑着他,他加快脚步,岂料脚不由已,挫个趔趋,摔在地上,他挣扎着爬起来,眼前的店家象打荡的船儿,晃上晃下,左右打秋天似的荡漾。他倾身迈开步子,盼望着尽快赶到店,未料周而复地摔倒,他赶到店前,迷糊地看出店名“ 君来悦” ,心情舒缓,自是轻轻拍打掉浑身尘土,已是喘气昂狭,有气无力地对店小三道:“大善人,行行好!施惠给贫僧一碗粥吧!阿弥陀佛!”

店小三督了一眼唐僧,摆摆手,忙碌得连头都没抬,唐僧以为让他到餐桌等待,他挪动着身子坐到餐桌旁,他左等右等都不见店小三添碗加筷,食客换了一拔又一拔,他复至店小三面前,揖手叩头,礼上加礼道:“大善人,行行好!施舍给贫僧一碗粥吧,阿弥陀佛!”

店小三平和地看着唐僧,默不作声, “唰 ”地店中食客的目光全聚到唐僧的身上,指指点点,传出卑视的声音,没有食客肯奉待施舍予他。

店小三微笑着摆摆手,唐僧悟出了拒绝的涵意,他默默地垂下头。

恍惚间,唐僧发现店里有一口大水缸,盛满了清澈的水,水里浮着一壳水瓣,来去的食客可以随便喝水,唐僧踉跄地走近水缸,“咕咚” 的一口气喝下一肚子水,他饿得实在挪不动步子了,只好端坐在缸边。

这时,走进一个壮年和尚,他驼着一个涨鼓鼓的口袋,来到店小三的跟前,道:“老扳,换盐油醋,打折给我,来一碗面。 ”

这壮年和尚瞟了一眼唐僧,无动于衷,端起碗,又是加酱又是添醋,又是加椒又是加汤汁,吃得爽爽上口津津有味。

这时走来一个伙计,对壮年和尚道:“师傅,你的米是五十升,换盐十斤,酱五斤,醋二葫芦,还有面一碗,尚余三十三文钱,有钱还是要存票。 ”

“要存票。 ”壮年和尚答道,并转口问:“这出家人是哪来的?挑个活给他干,以解他眼前之困顿,莫叫他丢了佛门的脸面。 ”

唐僧耳尖,听出壮年和尚所吃的面也要付帐的,细想在这里没钱真是行不通啊!

伙计走到唐僧面前问:“师傅,你会做什么? ”

唐僧高兴地答道:“会写字,念经!”

伙计道:“我们不做法事,也不用记帐的。你可能挑水劈柴?赶驴推磨? 梳堵补漏? ”

唐僧为了果腹,只好频频点头,道:“都会!都会!! ”

伙计转身,端上一碗满满的面,道:“膳后到后院劈柴!今晚细说酬金,不会屈了你!”

唐僧慢慢挨近桌边,吃过撑饱,体力也渐渐地恢复,便随伙计到后院来,伙计粗略吩咐唐僧后便走了。

后院作工的有七、八个伙计,唐僧一打听,都是些旅途到此囊中盘缠罄尽的客人,挣些盘程便上路,作工三天便换得一天的行脚钱,故有六七天便走,也有个把月至半年的,店中老板待人不偏不倚,大伙们都很满意。 唐僧听罢,心始安然与踏实,愉快地断木开柴,劲儿不赖。

傍晚,客人零零星星地少下来,店小三、伙计们和后院几个帮手,围在一起用餐,没有宾主之分,活象一家人。

唐僧道:“贫僧欲回中华,此是何地? ”

店小三道:“这是伊尔兰国,东走五佰里便是阳关,我也没去过,只是从往来的商人听来的,你身无分文,怎能到哪? ”

唐僧道:“边化缘,边赶路吧!”

“化缘? ”店小三摇摇头,道:“在伊尔兰国,没有赖着靠舍施营生的风气,化缘简直就是讨乞,一副卑谄足恭的样子,为人巧佞卑俗,要遭人唾弃。 宁添一双手,莫添一张口,人到加冠之年,便得自食其力,到处都是这种风气,乞讨实在是丢人!没面子!! 没有人肯帮扶一个力健体壮的人乞讨的,只有自食其力,方能存活,你可要惦量呀!”

唐僧丧泄着道:“这怎么了得? ”

“入乡随俗,莫怪我便是,你做三天工,我给你一天的行脚钱,不会克扣你,在伊尔兰国是没有宰客的现象,你也亏不了。 ”店小三道,“你是出家人,也不妨到附近的清溪寺去,那里也是按工付酬予以接济的,都随你便吧!”

唐僧暗暗地挽着指头,心中念着小九九,道:“贫僧遵从便是!”

翌日,店小三依旧做它的生意,里外张罗,招呼客人。唐僧和后院的几位短工们,结成伙计,推磨劈柴挑水洗擦,配合得十分默契,心中没了累赘,坦然理得,开心极了。

三天之后,唐僧拿到一天的盘据和几件旧衣服,他便别了店家小三,来到清溪寺,果然见到壮年和尚阿枘,原是后堂管事,阿枘引见了主持实惠方丈,唐僧坦白了来意,实惠方丈轻描淡写般道:“不就一个月的盘踞吗? 阿枘安排便是!莫要亏待高僧。 ”

唐僧心中欢喜:还是同门识我寒苦,知我饥馔,解困有望!

傍晚时分,清溪寺陆续涌进大批和尚,竟有三百之众,井然有条地膳食就餐,洗漱就寝。

二更之时,阿纳找到唐僧告知道:“高僧乃行脚之人,五天一盘缠,高僧要待多久都可以!”

唐僧口中应答了,心中惊呆不止:在店小三处,三天才折换一天,眼前竟是“ 五凑一”,他心中的小算盘也打起小九九来,真是一山还比一山高,云深不知处。他没有得到任何优待,也只得入庙随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

一天上午,大雨过后,山野如洗。唐僧随几位同行前往云载山中采药,路经一处奇臭无比的地方,到处是丢弃的死物:牛羊马猫,蛇鼠兔鸟,甚有几具人的骸亥骨,腐尸类类。唐僧一看便知道是个险谷,必栖凶悍之物,道:“不能再走了,这里必有妖怪!”话音未落,“沙 ”窜出一条长过八尺,比手臂还粗的蝮蛇,随着“ 呀” 的一声,一个叫惜云和尚应声倒地,双手按着伤口叫苦连天,唐僧有备无患,手急眼快,以随身带的布袋套在掌中,摁住蛇的头,恰巧有两位会抓蛇的和尚,好不容易制服了毒蛇,装到装里,而后,找到了毒蛇的洞穴,惜智和惜慧两位和尚娴熟地布好口袋,拿出一小包黄粉,撒在洞口,点火烘熏,一阵浓烟消散,袋里装进了几条蝮蛇。

惜云和尚浑身灰紫,不停地抽搐,唐僧叹道:“救救惜云吧!这些害人的东西真损命呀,阿弥陀佛!”

一个和尚道:“回去告诉师傅,惜云师兄要归西了,不要准备他的夜餐,为他准备法事吧!”

惜云没了声息,他们采挖了一些山药也回寺,路过山涧,惜慧和尚把那些毒蛇沉入渊中,浸毙在袋里,道:“这种蝮蛇非常毒,有害无益,真可妒!”

唐僧道:“凡蛇都可以入药,除於驱风活血,做成料酒,受用很广,丢了很可惜!”

惜智和尚道:“那就挑几味药性相同的草药,与酒渗泡吧!”果然渗泡毒蛇的酒大用于世,疗治诸多顽疾,为清溪寺换来大把大把的银子,受益之人为了记念它的出处,赋名“ 中华药酒” ,于世大有裨益,饮誉颇广。

且说翌日,清溪寺和尚们前往云载山中,欲为惜云和尚做法事,但见惜云和尚端坐在原处,地上流淌着一摊淤血,手中抓着一把野草,不断往嘴里送,众师傅忙问缘故,惜云告诉大家,有一位女施主塞给他一把野草,告诉他要想活命就吃掉这把野草,没想到果真能救命!

唐僧知是牡丹仙子所为,闭口不言,惜智和尚仔细审辨这种无名小草,道:“就叫它作白花蛇舌草吧!”

唐僧不得以在清溪居留了五十多天,与“ 君来悦” 的店小三一来二去也就熟起来,一天,店小三告诉唐僧,有一拔商客前往中华,做个脚力以便糊口,唐僧欣然随往。

这是一拔波斯商客,足有百十人,个个腰圆膀大,魁梧雄壮,神气昂扬。 马匹腿健膘壮,高大彪悍。马背驮着沉甸甸的货物,唐僧自然不知为何物,一路风尘,一路蹄声,一路铊铃,突然一伙马贼横撞而来,百十商人躲到一边,任由其抢夺,马贼只抢走二、三匹马的货物,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唐僧不解地问:“为甚不反抗? ”

掌柜的道:“你们中华有句话叫‘ 来龙莫斗地头蛇’ ,马贼也是有原则的,要是都抢光货物,杀绝商客,商旅自是易道而行,或拆本易行,损的却是马贼它自己,只要不伤我等人,我们也不会与马贼血光相见,都是各取其利啊!”

唐僧道:“这般卖买可真要有胆智。 ”

掌柜的道:“往后的路都平安啦,在官道上,马贼是不敢骚扰的,那是损害了皇上的赋税,可不得了呀,官兵从不手软,常常是倒巢剿杀,连窝都端掉,作马贼也不好过。 ”

话音刚落,马队前后转唤着吆喝声,掌马手按着马头,马跪伏在地,用羊皮覆盖在马头上,人也端下,上半身伸到羊皮里,不一会只听得风声呼啸,沙子象冰雹一样倾倒在身上,掩过了下半身,往身上垒堆起来,原来是遇上了沙尘暴。唐僧挨着马头,憋着生闷,索性打起顿来,不知过了多久,唐僧觉得有人在扒他身边的沙,他挣扎地掀开头上的羊皮,抽出双脚,但见马儿只露出一个头,大伙们奋力扒掉马身上的沙,把马撑扶起来,站起的马在不断地跺脚,抖掉身上的尘土,舒展它的筋骨,掌柜把数一凑,三、四个伙计和三匹马及货物一不见踪影,他们一边找寻,一边叫唤,过了半个时辰,没有任何回应,接着传唤一阵吆喝声,商队匆匆地赶路了。

不一日,商队东入阳关,唐僧渐渐听出了乡音,商道上驿站紧接,黄旗飘扬,邮马头插黄旗呼啸而过, 往来的商人挨肩而过,井然有条,他们放歌声唱,弹起了土琵琶,铁蹄声马铃声笑语声乐曲声歌声和谐动听,缭人心弦,让人舍疲忘劳,鼓动得起劲地赶起路来。

大凡世上莫不是聚沙成塔,集小步而至滨海,松籽冒出尖细幼芽而逐渐长成苍松,时机到而功夫成罢了,长安终于回到了!唐僧别了商队,走在熟悉的街巷,面撼着谙熟的气息,鬓边是耳熟的乡音,眼里是稔熟的风物,心情畅快得从未感到的舒坦,迈着轻盈的脚步,径直朝皇宫走来,步上熟悉的台阶,树掌恭谦道:“请禀告太宗皇上,贫僧乃玄奘唐三藏,自西天回来了!”

话音未落,在廓坊后传出“ 噔噔“ 的急飕飕的脚步声,踊出一拔官兵,雄壮矫健,气宇轩昂,彪悍威武,个个腰配宝刀,手握刀柄,里三层,外三层,眈眈虎视着唐僧,为首的长官上下打量着唐僧,浅笑着轻蔑道:“哪来的野和尚? ”

唐僧心中无畏,坦诚微笑,毕恭毕敬道:“贫僧就是玄奘唐三藏,数年前往西天取经,如今回来了,请通报皇上… …”

长官伸出食指,直戳唐僧的肋腑间,旋扭起来,弄得唐僧忍不住地笑起来。

“哈哈,哈哈!”官兵一哄而笑,长官手一挥,肃然静肃,道:“玄奘乃当今皇上拜把兄弟,御弟呀,得道高僧,谁不知晓,就你?充个大头可要看准门道呀,念你出家人,寻斋化缘也要看对门户,走吧,走吧!”

唐僧欲说其详,但百口莫辩。

“啦唰一一” 地官兵让开一口道子,唐僧丧泄地垂下头,操着沉重的步履走了出来。

唐僧走在护城河边,清澈的水面倒映出他须长发茂,身体瘦削,面色蜡黄,真是容颜憔悴,衣裳褴褛,气色颓靡,浑身龌龊,猥琐拙劣,找不到从前光鲜的模样。

唐僧尤然想到:《大藏真经》就藏在雁塔寺里,且到那里去,说过明白,莫不是更妥当?他走过十弯九曲的路,来到雁塔寺,寺内僧人衣饰俱着浅黄装,个个仪表端庄,人人慈祥憨厚,举止投足,瞻仰礼拜,循规道矩,开口不离经典,当今主持云瑜方丈在旁殿侧厅面见了唐僧,道:“雁塔寺乃皇家寺院,告谕与你而转启天下出家人,寺庵有别,行第分明,自有三六九等,勿没了礼数,皇家善缘广普天下,这地方着大数而不细理,知明度方能不失体统,龙择渊而居鸟择树而栖,物物如此,高僧另择高蹴吧!”

话己至此,唐僧欲言又止,沉默无言,满脸无奈,万般失落。

云瑜方丈吩咐后堂僧人为唐僧置了斋饭,打点干粮,备份碎钱,唐僧收受了云瑜方丈的好意,彷徨而抑郁地离开雁塔寺。此时,日临暮色,唐僧不由自主地回到旧住金山寺,但见寺前的松树苍劲光秃,松叶都给虫子啃光,满地灰黑的龚便,脚下踏出苍凉的感觉,风刮过树枝,“娓娓” 作响,畅然有声,往事历历在目,岂会忘怀?

“惠通师兄,慧通师弟!”唐僧跨入寺门,自是心生回归的感觉,似从前一般无拘无束地呼唤着。

声扰了金山寺,却没有回应,良久闪出几个年轻的和尚,道:“何人在此喧嚣?慧通乃本寺主持方丈!惠通乃本寺掌簿方丈!! 都忙着呢,没工夫会施主。 ”

“贫僧——我 ——玄奘呀!”唐僧百般阐释,问道:“法明方丈是我玄奘的恩师,他呢?贫僧要见法明方丈吗? ”

“又冒出一个玄奘高僧,唉——玄奘高僧何其之多呀!”耳边缭绕着唏嘘的嗟叹声。

一个僧侣道:“法明方丈年事已高,正在闭关坐禅,慧通方丈和惠通方丈正在料理法明方大呢!”

唐僧转身走过庑下,而后又横穿廊庑,直奔法明方丈的禅房,但见法明方丈盘坐在蒲团上,双眉雪白,肤色红润,精神活现,目光烁亮。果真是慧通方丈和惠通方丈在此料理着法明方丈,唐僧进来道:“法明方丈,惠通师兄,慧通师弟,玄奘回来了!”

禅房突然肃静起来,三双眼睛“ 唰” 地齐聚到这位莽撞的不速之客身上,上下打量起来,而后面面相觑,相顾无言。

唐僧在法明方丈跟前重重地跪下,郑重地三叩拜,捧着法明方丈的双手紧紧贴在额头上,咽泣着道:“恩师,我是玄奘呀,你的玄奘回来了。 ”

法明方丈噙着泪眼,抽出一只手,对惠通轻轻地挥着,惠通侧着脸,把耳朵俯近法明方丈的嘴边,边听边点头,而后转身走出禅房。

禅房里只听到唐僧的抽泣声。

法明方丈抽出另一只被唐僧捧着的手,反之抚摸着唐僧的手背。

一会儿,惠通端着半盘水轻轻地放在法明方丈的面前,而后又俯首把耳只贴近法明方丈的唇边。

惠通转身提过一张小凳子,拍拍唐僧的胳膊,道:“师傅给你洗个脚。 ”

唐僧忙把水盘移到法明方丈的脚边,轻轻地捧上法明方丈的脚,法明方丈的脚牢牢地踏在地上。

惠通又把耳朵倾近法明方丈的唇边,认真细听,连连轻轻点头。而后提来一张凳子,放在唐僧身边,道:“师傅要为你洗脚!”

唐僧脱掉破烂不堪的鞋子,把脏兮兮的双脚搁置在水盆中,法明方丈看看惠通,又着看慧通,他俩领会了法明方丈的用意,左右搀扶着法明方丈,法明方丈慢悠悠地在唐僧面前端下,双手慢慢地伸入盆中的水里,为唐僧洗起脚来,唐僧自是觉得法明方丈的手在抓捏着他残缺的那个小指的趾根,往事历历在目,晃悠时光流转,回到他久违的童年… …

泪——溯溯地下… …

泣——咽咽地抽… …

久久的——时光在流转… …

诗曰:细念平生千百事,衣衾腔腹饱暖知;恩重如山惠泽存,云烟百味涩唇滋。

唐僧不知道法明方丈的双手什么时候离开他的双脚,他愣愣的把双脚抽出水盆,但见慧通递给他一双崭新的鞋子,道:“方丈让你穿上鞋子。 ”

惠通和慧通把法明方丈扶坐好,唐僧着上鞋子,重新跪在法明方丈的面前,双手搭在法明方丈的膝上,道:“师傅,玄奘这些年来不能奉待你,有愧呀!

法明方丈伸出双手,捧起唐僧的头,凝视着唐僧,微笑着点点头,唇边抽动起来,双手慢慢地垂下,在唐僧的脸上滑过,但听法明方丈喉咙里吐出“ 噗——” 的一声——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