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droid设计模式与最佳实践
- (英)凯尔·缪
- 898字
- 2025-03-29 04:44:40
1.1 如何使用本书
本书旨在展示设计模式的应用对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的直接帮助。我们将专注于开发一个完整的客户端移动应用程序,重点关注何时、如何以及为什么应该在Android开发中使用模式。
从历史上看,模式的构成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1994年,Erich Gamma、Richard Helm、Ralph Johnson和John Vlissides“四人组”合著了《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一书。书中阐述了23种设计模式,公认这些模式能帮助解决软件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些模式将成为本书的主干。这些模式可以分成3类:
❑ 创建型——用于创建对象
❑ 结构型——用于组织对象
❑ 行为型——用于对象之间的通信
考虑到实用性,本书不会按上述顺序逐类讲解模式。相反,我们将在开发应用程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逐个探索出现的模式,而这通常意味着从创建一个结构开始。
在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中囊括所有设计模式是困难、臃肿和不切实际的,尝试使用尽可能多的设计模式看起来更现实。在本书中,这些设计模式不会被直接使用,我们至少会探索一下为什么要这么做,并且针对每种情形至少会用一个实例来展示如何使用设计模式。
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也不能解决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将在书末看到,一旦掌握了这个主题,在没有既定模式适合的少见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可以创建自己的模式或是基于已有模式进行改造适配。
简而言之,模式不是一套一成不变的规则,而是一系列经受过已知问题检验的约定俗成的方法。如果你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了窍门,请务必多多实践。经过长久的坚持和积累,就会创造出属于你自己的模式,它和本书所涵盖的传统模式一样有用。
本书的前几章重点关注UI设计,并介绍一些基本的设计模式及其工作原理。大概从第6章开始,我们将把它们和其他模式一起应用到真实的示例中,特别是应用到同一个应用程序中。后面几章的内容集中在开发的后期阶段,例如使应用程序适配不同的设备(这是专为讲解设计模式而构建的任务),从而获取更广阔的市场并获利。
如果你不熟悉Android开发,请参阅前三章中的详细介绍。如果你已经十分熟悉Android开发,那么可以跳过这几章的内容,而专注于模式本身。
在开始学习第一个模式之前,先来看一下本书将要构建的应用程序以及它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