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块链+:从全球50个案例看区块链的技术生态、通证经济和社区自治
- 杜均
- 1341字
- 2025-02-23 09:05:00
第2节 个人成为独立的经济体
经济体是商业行为的承载体。从宏观上来讲,每一个国家就是一个经济体。从微观上来讲,公司是一个经济体。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个人也成了独立的经济体,成了商业的主体。
这两年,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从公司离职或者成为斜杠青年。比如,在眼镜行业沉淀多年的眼镜姐姐,成为私人个性化眼镜定制专家,通过朋友圈分享、口碑传播建立个人品牌,每月都有上百单生意,收入不菲。
互联网释放了个性,催生了大量自由职业。无数平台的崛起,使我们有机会参与创造和价值输出。你越有能力,越有特点,越有特长,就越不需要依附某个公司。
可以预见,未来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经济体,既可以独立完成某项任务,也可以依靠协作和组织去执行系统性工程,所以社会既不缺乏细枝末节的耕耘者,也不缺少具备执行浩瀚工程能力的组织和团队。原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交换”,奴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奴役”,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剥削”,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雇佣”,未来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协作”,这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路径。原来一流的企业做“标准”,这是大工业时代的逻辑,所有的产品都是被整齐划一的,标准的制定者可以坐享其成。今后一流的企业做“服务”,是那种能够满足各种消费者、各种需求的服务。服务往往是定制性的,它对企业的两方面要求比较高:第一就是提供定制化的能力(科技),第二就是对接消费者的能力(互联网)。“雇佣”时代已经过去了,“合伙”时代已经开启了。无论你愿意出多少钱,都很难雇佣到一个优秀的人才,除非你跟他合伙。大胆、大度地把股份转让出去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从微观经济来说,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是现代工业的体现。公司在我们的印象之中是百人、千人一起上班的情况,这是我们看到的传统工业,传统的印象使我们认为作为经济体,企业成为一个微观的代表。而今天的经济发展带来一个独有的情况——一个人的公司,那么公司是独立经济体,推而论之,个人就是一个独立经济体。
区块链和TCP/IP之间的相似之处显而易见。电子邮件使信息双向发送成为可能,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产品比特币的诞生,让金融双向交易成为可能。区块链的开发和维护是开源、分布式以及共享的,而TCP/IP也是如此,两者的核心软件都由一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团队维护。
TCP/IP大幅压缩连接成本,释放了新的经济价值。同样,区块链也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它有潜力成为所有交易的记录系统。如果这一天到来,那么随着区块链衍生品影响力和控制力的扩大,整个经济都会再次经历巨大转型。
如今,一次股票交易可以在几微秒内进行,往往不需要人工干预。但股权转让可能要用一周时间,因为交易双方无法看到彼此的账本,不能自动确认资产的实际所有权和转让权限。组织交换交易记录时需要一系列中间人充当资产的担保人,账本也要逐个更新。
区块链系统中,账本在大量相同的数据库中复制,每个数据库都由一个利益相关方主管和维护。任意一份文件有改动的话,其他所有文件都会同时更新。同样,如果出现了新交易,交易资产和价值的记录就会出现在所有账本中,并且永久保存。没有必要请第三方中间人确认或转让所有权。在以区块链为基础的系统中进行股权交易,数秒内就可以完成转让,既安全又有据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