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性子不大好,尤以家庭议事沟通,时不时会有不冷静言语出口。她自然不会听之任之,说着,听着;听着,说着;俩人便会有高分贝的声音振动。要说她只是在忍无可忍的境况下,针尖对麦芒,各持一端理,谁也说服不了谁。一阵子没完没了的争辩,到头来终有人让步或委曲求全而告终。
我有脾气,并非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譬如:星期天下午,我在屋内静静的休息会,她和睿睿不知我到哪去了。此时,她到屋里换短袖衣时看到我说:“以为你到外去了,没见你,小睿在门外等着我。”话音刚落,她便急急的出去了。这时我起来,开始在院里提着水笔写字。没写几行,下意识看了看小睿的童车不在家,估摸着准是到外玩去了。思量着是否又到大路沿那地方,便骑上电动车,锁上大门,找她俩去。刚到叉路口正朝南方向驶去,听到俩人的对话,看到一前一后往回来。我迎上前,出口就是瞒怨话:“大热天往哪去?不能老依着她!”此时的小睿机灵得骑着童车较快的朝前奔。“慢点骑。”我朝小的大声说。带上家人一道返回,边骑边指摘。这时,正好女儿回来,远远听到数落声,走近劝我道:“说一遍就行了。”扭过头朝小的补充道:“看你姥爷又生气了!”小睿知趣的笑了笑。接下来我没再吭声,可气氛不那么缓和,也只是片刻而已。不过从我的面部表情看,虽没照镜子,呕瞅的脸一定不怎么顺看。
哎,不咋好的脾气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该调整调整,再不敢动不动就上火,为的啥,不可取。
要说她认定的事,不肯放弃。有时虽嘴上不与你相争。只是默默地坚持着。她的态度分明是想让我自己明白了自我转弯,也就不计较了。若对某件事看法不一致时,她越是不吭声,我反到内心越不平静,甚至于追根究底。未了,静下来細细想来是自己跟自己较劲,有意思吗?
虽说伴嘴在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可几十年来我俩从未做过傻事。没有她在身边,就觉得不踏实。她最生气时,也不过就那一阵子,静下来的时候显得更理智。自己也不是神仙。家常理短细细说来,不是讲道理的地方。相互理解,大度包容,没什么大不了的。
人生的风风雨雨和自然界一样多,来时也一样的突兀;有时内心的阴霾和雷电,比外界的更可怕。和解与自洽,就是让我们学会放下纠结与无意义的执着。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胸怀和眼界会跟着扩容,过往的种种,终究是要看宽看淡一些。
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有度量去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智慧,有区别,多包容,是掌控自己人生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