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园露天乒乓球场上,我年逾古稀的老者,与一位五十来岁且长胶打法的眼前人的一场对练,偶有忆起,心花怒放,自我感觉是一次难得不可复制的展示。
时值初春,柳绿花红。一天下午,这位拜姓老弟与我不约而同走到了一起,开始了攻削大战,不过,确切的说,是一次双方乐意交流的对练。他,业余爱好者圈内的“名流”,与我的出手,主要以弧圈球的提拉为主,分寸掌控的恰到好处,你来我往,各自揣摸着击球的手感,多拍相持是目的。
我,一名退休后半路起家的爱好者,沾不上比赛水平边缘的长者,图的只是有事做,找乐趣,不疾不徐的左一扳右一拍,尽可能提高上案率,多回合,磨练耐力,削出特点。
在我俩的对练中,因“名流“的出现,方吸引到至少几位旁观者且又是有着不俗打法的同路人。一位与我同龄以速度见长;一位是擅长拉旋转;还有一位女左撇子。
我俩一局球下来,相持球多拍回合的对侍,不时引来赞叹声和叫好声,他们的欣赏给了我莫大的激励,大有忘情的舒展动作是不由自主的发挥,倘若让你刻意再展示一次,也是难以重现的。
对练终了,我俩的交流,推心置腹,有感而发,老弟的褒奖夸得我心情愉悦,并非沾沾自喜,只要自己知道自己便是了。老实说,别人欣赏你的仅仅是下旋球的一招,只是有个人特色而已。仅此一招亦足矣,不就是有个爱好,自得其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