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家国情怀

福耀科大校长王树国访谈录备受关注,鼓舞人心,令人期待。

21世纪是一个人类发生巨变的世纪,你看这次工业革命,涉及到的领域之宽,超出我们想象,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个个体,没有一个行业,没有一个学科,不受这次工业革命的冲击,所以这场新技术革命,对我们中华民族来讲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传统的学校,都是建立在第一、二、三次工业革命的知识基础之上,但现在知识体系要重构,新的技术革命突然浪潮来了,原有的知识框架满足不了未来发展的需要,这个时候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就出来了。你要干什么?你要去探路,没有别人可学。

其实一个大学招生,我们眼前看到的是你招到什么分数线的学生,这是一个表象。大学是培养人才的,你怎么让那些品学兼优的孩子,愿意选择你,愿意到你这来,我们知道孩子们想什么,知道社会需要什么吗?比如说人的一生当中有限的工作时间,他的最佳的创新黄金周期,第一个周期是什么时候?是25岁到35岁;第二个黄金周期是45岁以后。所以遍访世界这些成功人士,无论他是科学家、企业家,你发现他的原始的那个思想,往往就诞生在25到35岁。我们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干什么呢?还没有走上社会,还在学校里,甚至硕士学位还没有完成,然后还要读完博士,可能近30岁了。30岁走上社会,他已经失去了那种动力。从人的成长规律来讲,我们现在的培养体制,是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的。我们是夲硕博8年制培养,打通了夲科、硕士和博士之间的壁垒,然后一条大道摆在孩子们面前,他不会再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去焦虑、去内卷。

这个贯通能够打通很多不必要的环节,因为中间隔断了以后,他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而这个时光,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来讲太宝贵了。所有的学生都是大同的,至于你能不能走到底,那是你个人的选择。也许你走了一半,你说我家庭原因、个人原因,我想中途下车,可以;你说我读完3年,我想夲科就就业,我们按3年的标准来培养你;你如果说你再读两年,5年我硕士毕业,我就走上社会,我们按这个阶段来培养你,这条大路是通着的。

我们学制上,现在确实有一定吸引力。比如说,我现在如果作为学生或学生家长,我会把这个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参考。但是还是存在就像你说的这个很现实的一个考虑,就比如说这个孩子分教线真的上了重点线,他面临的选择,可能就是您原来曾经担仼过校长的这些学校,九校联盟?

那孩子们为什么选九校联盟?它有多年的底蕴,它有很好的学科,它已经用历史证明,它是一所特别值得信赖的学校。所以,我们得向孩子们说明,我们是值得信赖的学挍,第一个,我们的课程设计,我抓得非常严、非常紧,从大一的夲科的课程设计,我们就全采纳了麻省理工的、牛津的,世界这些我们认为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些顶级名校,我们是把他们的课程体系拿来反复的嘴嚼研究,构成了我们自己的福耀科大的课程体系。应该说我们这个课程体系的设计是一流的,绝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所名校。第二个,给学生上课的都是世界名师。福耀是一个新学校,但我请的老师可不是新老师,都来自于世界各地的,他们可能是各个国家的院士,都来到这。我们会有固定的编制,但同时我特别主张有至少三分之一的编制是流动的,然后才能让我的字校充满活力,让学生们不断去接触新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的一个新的办学理念。所以,我们在办学之初,就这种八年制培养的理念,向国外的兄弟院校,这些一流大学都做了宣讲,志同道合者,愿意和我一起引领未来的,我们携手干。所以,我们有意大利最好的理工科院校、米兰理工、新西兰最好的理工科院校、奥克兰大学。还有现在合作的剑桥、芝加哥大学,下个月,我们要在斯坦福大学开一个论坛。我们是聚世界之资源,聚全球之资源,来孕育我们的学生。

随着人工智能科技的出现,我们那点有限的大脑存储的知识,和现在这海量的数据供给完全不可比拟,所以,我们更多的是一个协助者,是一个教练,是一个助理,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在探索未来。

现在孩子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太多了,孩子们是很聪明的。所以我再三叮嘱老师,可不要糊弄孩子,孩子们比我们更聪明,他们对新技术的把握甚至比我们成年人来得更块,这是时代赋予这些孩子们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希望我们的教育一定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否则孩子们会抛弃你,不喜欢你。

我希望孩子们进入学校以后,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要尊重学生。他只是比你年轻一点而已,只是比你经验少一点而已,他那种对知识的向往,甚至他在某些方面,他的认知不亚于你。

夲硕博八年学制,而且是海内外联合培养这样一种体制,我希望会有些孩子觉得更适合他,更适会他对未来自已的规划,最关键的是把这个孩子的潜能,通过培养,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让孩子们发现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我来福耀科大当校长,拿零工资,就是想做教育。因为大家没有私心杂念,就没有索求。我到这来就属于愿干活的那种人,就是想做教育。人家曹总能给我这样一个平台,我觉得特别高兴,而且是组织批准我到这来,就想做这些事情,我看见孩子们就高兴。曹总愿意把自己的钱拿出来,奉献给社会。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俩理念是一致的,都想晚年还剩这么点精力,“小蜡烛”还剩这么一点点,为了教育就把它烧光燃尽,还可以发一点光。贡献一点热,身边的同志将来会想起来,你的学生说,当年还有一个王老师对我们可好了,你就满足了。

我为什么反复强调家国情怀?其实每一个个体和国家,都是命运息息相关的,每个个体都是渺小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是强大的。国家强大了,你在国际上你才有声望地位,大家才会尊重你。所以我平时也告诉学生们,当你走出国门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说的不是你,说的是中国。

我有一个基本想法,就是你做的事情一定要和你这个岗位的职责相适应。你的岗位是什么?是校长。校长应该做什么?首先要搞明白。作为一个领航者,你能不能让所有船上的人感到安心,能够方向正确,能够驶向美好的明天,这是你的职责。所以我认为,做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全身心投入的校长,那才叫一个好校长。所以我更提倡校长更职业化一些,不要把校长看成一个兼职,说我这边当着专家教授,我那边去做校长,然后两边都做的很好。当然我是没这个能力,当然你要做的很好也可,但是即便是做的再好,也要以你现在校长这个岗位为主。所以你看有时候,我晚上,我到学生那去参加学生支部,我没有机会给学生上课,也没有时间给学生上课,但是我需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所以我要到学生中间去。其实反过来,我了解了学生很多感受,所以让我更紧密的去了解和学生息息相关的事情。

王树国校长曾经说过:“仰望星空,追逐梦想,心中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人不可无志,人不能够没有追求,没有追求,就丧失了前进之动力,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我只顾风雨兼程,诗句很美,道出了生命的价值真谛,生命的价值在于什么地方,不在于成功的那一刻,而在于为成功而奋斗的历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