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为姐姐的家庭做出过奉献的她,一直让后辈人念念不忘,情感的延续又是那样真挚自然。
日前,我到大安村探望这位身心健康的姨妈,简短的对话,思维清晰,语调平和温柔。虽说少了些许激情,但却沉稳厚重。常提起安庄村往事,赞不绝口,情有独钟。聊到后辈人的成长,欣慰的是我弟兄三家小姊妹八个,日子过得顺风顺水,很是感恩知足。末了,她这样特意交待我:“回家跟你媳妇说,我问候她!”此言一出,令我感慨不已。一位长辈,想得仍是那么的周到。看似一句顺口话,却显现胸怀宽广,善意绵绵。
我的人生中,她成竹在胸地反复念叨过两件事,萦怀难忘:一件事,晚年要让一个女儿在跟前;另一件事,老家宅院千万要留着。她那经验之谈,提醒晚辈人生关键几步不可错走。
亲戚的事看得透,道得明,自家的事更是大智若愚,弥足珍贵。丈夫离世多年,她却含辛茹苦,深谋远虑,身体力行。膝下两男两女,几个家庭,不落人后。
尤以“一文一武”俩儿男,家庭和睦相处,孙辈成家后,兄弟俩方分门另户,在大安村远近闻名,谁人不夸老者治家有方。
长子,曾经的学校校长退休后,一门心思继续舞文弄墨,书法造诣深厚,真草隶篆无所不能,以县书协会员身份活跃在当下。
次子,曾是该村编织、养殖业好手,凭着吃苦耐劳的秉性,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一路飘红,收益颇丰。
村里村外,知根知底者,大都视她的家庭为榜样,思想睿智,兄弟和谐,妯娌和睦,儿孙聪慧,十多口人家氛围热烈,积极向上。家和万事兴折服众人,交口称颂。
每年她的生日,(时值正月初六),俩儿子都要在自家庭院设宴,款待为母亲祝寿的孩儿们及亲朋。她坐在一张桌子的上席,很像一个几十个人单位的领导,十分自尊地喝着“茶酒”,似乎她就是这座院落的最高统治者。
置身于祝寿宴席的氛围中,我忽然在想,她在生日这天的威严,一点也不比总统逊色。母亲就是母亲,她在一个地域或许是十分微不足道的,甚至是不足挂齿的,但在自己儿女的心中,她是个威严十足的总统。她的存在,她那谆谆教诲如沐春风,她就是儿女们的福星高照。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母亲与总统,在一定意义上,有着天壤之别,但是在生命的意义上,又没有丝毫差别。作为儿女,看待自己的至亲,一定比总统更伟大,更充满智慧。世界上因为有了儿女对母亲的崇拜,生活方显如此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