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驾游1080个怎么办
- 庞永华
- 667字
- 2021-02-07 09:51:54
263.怎么杜绝不良驾驶心理
不良心理对驾驶人来说,后果可能很严重。经总结,有以下心理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1)急躁心理。遇到堵车、车出故障、时间紧、任务重时,心情急躁,情绪不稳,驾车如飞,抢行强超,这时对交通情况的判断力和敏感性下降,失误增多,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2)侥幸心理。明知自己的驾驶行为有一定风险,却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避免,而是带着碰运气的心理冒险驾驶,或者对自己车技估计过高,为了虚荣冒险行车,这样很容易出事。
3)逞强心理。开车途中谁都不服,一旦被超就上火生气,一会车时就抢占有利路面等,我行我素,目中无人,置交通法规于脑后,事故自然很容易找上门来。
4)报复心理。行车中当对方车辆影响到自己车辆通行时,表现出对对方不利的行为,结果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5)麻痹心理。在经常跑的区域、熟悉或较好的路段上,放松了安全行车的警惕性。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曾经造成了许多车毁人亡的悲剧。
6)恐惧心理。因为导致过交通事故或见过其他事故现场,造成心理恐惧,上车就情绪紧张,遇到情况更是手忙脚乱,不能正常发挥,导致车辆失控而发生交通事故。
7)紧张心理。行车手续不全,明知故犯、违规行驶、逃避检查等情况,都容易引起心理紧张,从而影响正常驾驶。
8)负重心理。心事重重,无法自释,发现问题滞后,判断不准,操作失误。
9)自满心理。骄傲自大,从不学习和总结,不接受亲友劝告,不吸取身边教训,处处不以为然。
10)不轨心理。利欲熏心,见财起意,利用车辆实施各种犯罪。常常大路不走走小路,白天不走走夜路,好路不走走坏路,甚至撞关夺隘、铤而走险!如此驾车,谈何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