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在的传感器

包括传感器在内的科技产品的硬件部分也在变得越来越便宜和普及。我们提及的几种传感器虽不能全部涵盖本书所触及的科技广度,但也都是很好的示例。比如配置在一部手机中的相机、加速器、GPS感应器、麦克风以及收音机,这些配件的批发价只是几美元而已。孩子们(至少他们的父母)花36美元就能买到一双通过感应脚步运动就能让鞋底发光的运动鞋。传感器应用于民用设施,比如交通控制;传感器也应用于工业,比如库存管理。一家名为“星球实验室”(Planet Labs)的私人公司将28颗面包机大小的卫星送入了空间轨道,相当于让28架太空中的相机对着地球拍摄照片。它们的目标是在某个时间前将100颗卫星送入太空。我们真是生活在一个传感世界中。

传感器除了被配置于供应普通消费者、政府和私企的成品中,它们也是“创客运动”(maker movement)的关键因素。“创客运动”这一生态环境包含了如Arduino和Raspberry Pie这类电子原型设计平台、Sparkfun和Adafruit这样的DIY电子产品零售商。若从广义上来理解,它也包含KickStarter这样的众包型产品开发和消费者端的3D打印技术。再加上如今编程技术的普及,DIY硬件开发的繁荣发展已成不争的事实。2013年上半年,电子原型设计平台Arduino上的“创客”们声称有70万块主板在运行中。如果再把那些“克隆主板”(由于该平台是开源性平台,所以这是合法的)也考虑进去,他们预测这个数字要翻一番。

因此,对于新闻业而言,对传感器的供应与需求恰能相互呼应。在计算机辅助报道与专攻数据报道的记者以后,我们将迎来的是懂得如何编程的记者。他们都将争先恐后地为他们的报道找到一手数据。数据优先时代的另一面,是在新闻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新闻客户端与交互式新闻图表。用户或研发人员在使用和生成以上两种产品时必须具备探索和处理原始数据碎片的能力,而并非像以往那样,提供一段对数据的概述,或是一张静态图表(尽管这两种也算得上是数据报告程序的很好的合理结果)。本书在接下来也将向读者展示,传感器如何帮助计算机辅助报道的记者实现这一目标。

除了能够满足当下对于原始数据的需求,传感器的一些现代特点与相关技术,也使得它能给新闻从业者带来更多新的报道方式。一些低成本的传感器可以方便使用者试验,并找到它们的新用途。在接下来的案例中,我们可见到,照相机是可以弃用的,或至少是可以作出一些牺牲的。在环境报道中,那些传感器可以取代照相机,并可以大面积全天候地运行。照相机如今可能还有一些用途,但已不再是因为它们能描摹某些场景,而是因为它们的成像可以被用于进行一个像素一个像素的计算机分析。通过麦克风收集的音波也可以被计算机分析,以获取某个新闻事件的音频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