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分享的是本人多年来董秘职业历程的个人体会也是对自己多年来在公司上市证券事务管理及资本运作等工作中一些心得的归纳。借此整理出来希望分享给更多的人也希望给立志跨入董秘行业的朋友(特别是择业中的大学生)或者已经进入上市公司圈子的朋友提供一些建议。不存在好为人师和说教之意请读者斟酌阅读。

文中多数内容为本人多年工作之余的一些零碎心得因此在文中不会大量使用行业规范性语言来描述。即使是案例分析也不会像专业剖析的文案一样用法律或财务专业手段丝丝入扣的统计分析方法如庖丁解牛一般。当然本文更不是考古寻根不需如探案一般抽丝剥茧所以也不会标注一些观点和资料引用的出处。

股市和资本市场的这些事你可能早已耳熟能详。当你走进书店摆放在入口显眼展位上的永远都是“短线高手”“股市技术分析速成”“股神秘籍”之类的二级市场操作速成秘籍。与资本市场相关的专业书籍如投资银行类企业管理类证券投资类金融管理类和证券法律类等单一专业方向学术类资料也比较多。而以企业资本运作发行上市相关的直接操作者——“董秘”本身为视角的相关书籍较少。

董秘作为企业与资本市场衔接最紧密的角色其职业现状职业要求和如何成长等问题一直没有被系统地整理更多的是见诸短期的培训研修课程这里面多少带有些急功近利借鉴意义不大。形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言者不干事干事者笑而不语”那些培训班的教授们有点成功学讲师的味道有系统理论但谁也没直接参与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实际工作中董秘岗位实际职责范畴比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所赋予的职责宽泛得多正所谓冰山一角大量的冰体在水面之下而人们眼中只有冰山那一角对董秘职业的理解就是和助理秘书差不多。

总之董秘为完成法规和公司章程所赋予的职责必须有大量的在书面职责之外的“功课”要做很多事情不能明确界定是否是董秘该做要做的范畴。正因为人们对董秘的认识仅停留在法定职责层面上才会导致这种“为人知又不为人知”的现象。

截至2017年年底A股全部上市公司达3468家而在2015年年底中国上市公司数量为2800余家。尽管在此期间IPO进程受政策和环境的影响节奏时急时徐但总体呈现加速的态势。仅2017年全年IPO数量共计437家。除极少数董秘临时缺位由其他高管代行董秘职责外最少有3200位董秘在职。加上大量筹备中的拟上市申报的企业董秘岗位需求急速放大。

自“新三板”创立以来其系统内上市公司数量更是快速增加。截至2017年年底股转系统有挂牌企业11630家仅2017年“新三板”就新增挂牌公司1467家。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作为企业资本运作推手的神秘职业董秘这一特殊岗位也成为职场追逐的新热点。本人用心撰写此文希望能够与有志于向这一职业方向发展的朋友一起分享心得。当然文中内容并非就董秘言事还包括一些政策时评IPO具体工作历程个人成长心得职业规划和职业风险防范等内容。一家之言不要执着选择性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