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分析化学是化学、化工、生物、环境、医药、食品、材料、农业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分析化学实验是分析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培养方案中与理论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是理论课所不能替代的。

本书根据《分析化学》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编写而成。适用于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环境、食品及其相关专业学生使用。本书旨在加强学生对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学会常用分析仪器的操作方法以及现代分析技术,加深对分析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树立准确的“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理论和技能基础。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特色。

1.教材内容上突出基础性和实用性。本书紧紧围绕基础知识和仪器操作两部分内容选材。全书突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以及分析方法的实用性,全面强化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本书既可以作为理论课配套教材,也可以作为独立实验课教材。

2.仪器选择上突出典型性和代表性。本书选择应用广泛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分析仪器、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作为介绍对象,在充分考虑不同高校实验室条件下,仪器介绍既分为经典的低中档仪器和新型高档仪器,又分为代表性的国产仪器和部分国外仪器。

3.实验题目的设置上突出综合性和设计性。以专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标准,精选50个实验项目,其中定量分析实验14个,仪器分析实验16个,综合实验20个。此外还增设设计实验案例13个。通过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归纳整理、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分析总结的能力。

4. 实验课程的训练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每个实验题目后均附若干思考题,教师在精讲实验原理和基本操作的基础上,重点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实验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实验课效率,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与本书编写和整理工作的有渤海大学陈宏、蔡艳荣、刘国成、周颖、朱烈,渤海大学包德才副院长在百忙中对本书进行了审阅并提出宝贵意见,本书还借鉴了大量同行书籍和相关国家标准,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和经验,书中难免存在不足,恳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