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物料识用与分析(第二版)(上)
- 李淑丽 王元有
- 426字
- 2025-02-17 11:43:40
学习情境一 水和溶液
●任务一 水的结构识用
●任务二 稀溶液饱和蒸气压变化及应用
●任务三 常用酸、碱、盐溶液的配制
●知识目标
1.了解水的化学组成。
2.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3.掌握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共价键的本质、特征及类型,杂化轨道的形成;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分子间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溶液组成的表示、稀溶液的依数性。
●技能目标
1.能用四个量子数表达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正确书写氧等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价电子构型。
2.能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水的分子结构,判断和说明其它简单分子的空间构型。
3.会用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摩尔分数等形式表达酸碱溶液的组成。
4.通过稀溶液的依数性求算溶液蒸气压、沸点、凝固点的变化以及溶质的摩尔质量。
5.学会常用酸碱盐溶液的配制。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不仅江河湖海中有水,各种生物体内也含有水,而且生物体内水的质量与生物体总质量的比一般都在60%以上。水与人类、动植物生存及工农业发展都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