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徐建国当上镇长的消息被证实了,紧接着就传来了打造旅游村的说法,也有人说要集体搬迁建设新农村,村民们又开始纷纷议论起来。
紧接着,朱家村连续一周有几辆车来回穿梭,然后传说中的朱家村真的要拆迁了。作为朱家村的村民们是做梦也没想到,家家户户都要成为百万富翁啦。然而在兴奋之余,真要是搬离这里,人们还是有诸多不舍。
此时拆迁,对某些人来说,就像一个多彩的风筝,承载着他们五彩斑斓的梦想。对某些人来说,他们不愿意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祖祖辈辈们生活在这片山清水秀的土地上,葱郁茂密的青山、蜿蜒叮咚的溪水,四季轮换的乡村美景,这些都是相依为命、呼吸与共的生命,这里流淌着世世代代人们的真情,哪位阔别已久的游子回乡不是感到异常的亲切?
在拆迁的问题上,镇里给出两种方案征求大家的意见,一种方案是整体搬迁到镇上整体打造,一种方案是尽量保持原有村落的自然面貌,既有历史的沉淀底蕴,也有现代的设计元素。
天上不会掉馅饼!然而这拆迁征收却就像是把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变成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朱家村传说了好几年的拆迁征收工作马上就要开始启动了。
关于这个消息,村长朱前想起了朱爱新在祠堂竣工典礼结束时说过的话,便第一时间告诉了朱爱明。
朱爱新在村子里没有什么财产,只有祖上留下来的三间屋子和院前的那一块空地,他完全可以拿一笔补偿款在城里再买一间门面房扩大生意。然而,朱爱新还是执意不肯,他说自己准备挣钱回来光宗耀祖,要恢复老朱家昔日的辉煌。朱爱明便只好作罢。
刚挂电话,朱爱明又给大宝打个电话。大宝得知朱家村拆迁的消息后,兴奋地差点跳起来。这么多年,他梦寐以求的财神爷竟然来敲门了。有钱之后,他就能神通广大了。
电话还没有说完,就听见院子大门外有人敲门。原来是村头的邻居朱超能。他这个时候回来,朱爱明很惊讶,自从养猪场亏本之后,他一直都在外打工,三天两头地借钱过日子,几个女儿刚初中毕业,不得已都外出打工了。
“超能,吃饭了吗?”朱爱明边问边把朱超能带进了厨房。何梅正在腌制雪里红,满手都是菜叶,一看干儿子来了,便用晾在竹竿上的抹布擦了擦手,从锅里盛了一碗粥。朱超能端起粥,一口气喝完,然后抹了抹嘴巴,说街上的四珍现在什么要求都不提了,只想找老实人结婚好好过日子。大宝和四珍本来就是初中同学,自然愉快地接受。偶尔来贵不在家的时候,四珍便来帮忙。一来二往,何梅便喜欢上了这个未来媳妇。
十月的朱家村,金黄的稻穗在田间低垂,尤其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灿烂如画。山间、地边零星的柿子树上挂满了火红的果实,瞬间成了金秋的一抹亮色。朱家村家家户户都在拆迁补偿的兴奋中。朱爱明因为老二朱爱新的坚持,他们的老宅子还是暂时不动,剩余的补偿也足够盖起两套民宿,大宝和小宝一人一套。
眨眼间,深秋的天气早晚已经慢慢变凉了,朱爱明、何梅和来贵三人早早吃过晚饭,便各行其事。朱爱明仍旧在老宅里听戏,大黑狗和小黑狗把何梅和来贵送到新屋子后,回来便蹲坐在朱爱明的身旁。来贵到新屋子里,立马去了卧室写作业,何梅给院子前的花草浇完水便就在床上躺下了。
突然,大宝家的门铃响了。何梅让来贵去开门。原来是村长朱前刚从村支部回来,喜笑颜开,一进门就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捧喜糖放在堂屋的桌子上,说:“喜糖,喜糖,村里现在喜事多。”
他一说完,便告诉何梅有人托他给小虎的儿子大山讲对象,到时候让何梅去参谋一下。就在前天,朱小虎答应了村长朱前,搬到山下居住,还是原来住牛棚的地方。只是原来牛棚的地方再也不养牛了,那里半年之内将建成几栋三层的小楼房,掩映在树林中,其中有一套将成为朱小虎的新家。
“现在姑娘们嫁过来,也不会受苦受罪了!光棍们再也不用买媳妇了。”何梅似乎很有感慨地说。她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以前买媳妇时的一幕幕。
“现在呀,我们村子要好起来了,姑娘们一个个都想嫁过来,以后咱们村子里没有光棍啦!”村长朱前的脸上似乎一直绽放无限的荣光。他一说完,便打声招呼走了。
何梅送走了村长朱前,立刻从桌上拿了一颗喜糖,迅速剥开,塞进嘴里,剩下的全部捧给了来贵。她已经很久没有像孩子一样吃过糖果了。
第二天一早,何梅等来贵吃好早饭之后,便去找朱小虎和六指姑娘,告诉他们上午去村长家看一下别人给大山介绍的姑娘。
几人看过之后也满意,姑娘好端端的,还嘴甜。一切正式仪式等拿到补偿款后再补,姑娘的父母也同意,由村长朱前作证,便当场定了亲。
至此,朱家村陆续地没有对象的年轻小伙子几乎都有对象了,只剩下何梅的小儿子小宝对象还是没着落,她的心里急得像猫乱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