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秋天里的春天

大同镇朱家村,十一月的清晨。雨过天晴,凉风习习,气温宜人。

早上八点时分,阳光温和地普照着大地,月亮像半片薄薄的轻透的柠檬片浮在湛蓝的云海里,恋恋不舍它的天空。

一叶知秋,宽阔的水泥道路两旁站立着几排高大笔直的银杏树,叶已枯黄,在微风中洒落着一地的金黄,秋意正浓一片。

只有低矮的桂花树,蛋黄色的桂花还没有落尽,在微凉的清风中仍顽强地散发着迷人的香甜,光裸的树干还零星地冒出几处鲜嫩的绿芽,仿佛要迎接新的开始,一派春意盎然。

在两旁银杏树林的掩映下,从村口到村头的白色防护墙上,全是诗意的墙画点缀,有牧童放牛、燕子归来、杨柳依依的清新景致,让人仿佛走进了春天的隧道,还有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论语的挥毫泼墨,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两边墙沿上方插满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小彩旗,随风列队欢呼。

不远处,隐隐约约地传来了一阵阵清脆的歌声。“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位八旬的何老太身穿一套白色的宽松睡袍,齐耳短发花白,正在乡村文化广场哼着曾外甥女刚教她的儿歌,扭动纤细的身子,从背后真的看不出她的年龄。

此时,两位身着鲜红色古装的长发姑娘一人骑在棕色的马背上,一人一手牵着一匹黑色的骏马,一手牵着满头银发的王老太,来到这里。

王老太年近九旬,早已耳聋,但眼睛亮彻,她每天习惯性地按照广场四周的鹅卵石小道缓慢地走一走,嘴里喃喃念叨:“这样的好日子,我还想多活几年!”

听惯了她的话语,大家只是笑而不语。只见那红衣姑娘和何老太打个招呼,便和另外一位姑娘骑上骏马,悠闲地离开乡村文化广场,朝山里的一条小路奔去。

不远处的卫生间里,熏着檀香,缕缕青烟飘起,一直钻出了镂空的花墙,里面走出来一位满头乌黑小卷发的蔡老太,笑着问:“何老太,你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呀?”

何老太头也没回,说:“蔡老太,自从我们这里建了这个文化广场,我们大家伙天天都高兴。”

蔡老太身板还硬朗,昨天刚烫染了头发,喜不自禁,笑着说:“是啊,我们年轻的时候做梦也没想到我们这些睁眼瞎(村里人自称不识字的人)今天有这样的生活,真的做梦也没想到。”

“是啊,我们大家伙谁做梦想到有今天呢?这样的好日子我们都要多活几年。”何老太的喜悦不禁涌上心头,说完两人又朝着王老太挤眉弄眼地笑。

王老太竖着耳朵想听也听不清,牙齿没几颗,可是笑起来嘴咧得老大,把大家逗得直乐。

“是啊,幸亏国家建设美丽乡村。当时我只想到少数人富起来,真的没想到现在是大家都富起来啦!”经常看新闻联播的老村长朱前(以前是人人讨厌,现在颇受人欢迎)在一旁眉笑颜开地说。

是的,当年的朱家村只能用一个“穷”字形容,是无法想象的“穷”。

当年娶不起媳妇的朱家村,坑坑洼洼的泥石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四溅,如今已是干净的水泥路修到家门口。

原本家家户户的砖土墙,岌岌可危,老鼠打洞,马蜂筑巢,蜘蛛织网,漏雨漏风,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幢幢红色砖瓦盖起的小别墅,院前花坛环绕,四季鸟语花香。

原先的溪边大柳树林(这里人们称作的柳树,都是麻柳,就是枫杨树),也修整一新,搭建了小桥亭阁,别有情调。

原先沟沟壑壑、大小不一的小溪流,现已修整成一个个弧形的水道,可以摆上竹筏自行漂流,观赏鱼儿嬉戏。

原先荒芜的山顶,除了村里人放牛外,就是野花野动物的天地,如今左边开发了高尔夫球场,右边开发了休闲山庄,取名为碧云山庄。

山脚下除了连排书屋、国学学堂、成片的蔬菜和果木基地外,又多了这个可以自娱自乐的文化广场。

关于这个文化广场,是村支部前两年为了丰富朱家村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经各方努力共同搭建的,供人们闲暇时光学习娱乐。

这里原是村头的一块荒地,一年四季野草丛生,虫鸣声不断,时有毒蛇出没,现在可谓是变废为宝。

文化广场四周是个椭圆形的长廊,中间间歇地连接着八座硕大的亭子,供大家平日里喝茶聊天,两边是可坐可躺的原木色长椅,长廊上面爬满了金银花藤(这金银花是就地取材,朱家村山间到处都是,路边、溪边、稻田边都有它们的身影),形成了天然的长廊屋顶。

一到春天金银花绽放的时候,这长廊美丽得像孔雀开屏,一点也不逊于城里公园里那种紫藤花开的痴迷心醉。

广场的中央竖立着五米高、八米宽的大牌子,正面凹凸出“文化广场”四个草书大字,背面记载着几十名募捐人的姓名,按捐款金额多少从上到下排列,排在第一位的是个叫小七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