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电视剧

最开始兴电视的时候,是那种很笨重的疙瘩电视机,村里很少。

大伯家买了一台,左邻右舍都去看,那时还小,其实电视里到底讲的什么内容也不懂,就是坐在那看。晚上吃过饭,大家都去大伯家,坐在小板凳上,围着电视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自从有了第一台电视机,两年之内,各家各户基本上都有了这东西。

电视机摆放的位置就是堂屋的正中间,放在条几上。那时楼房很少,几乎每家都是瓦房,蓝色的砖头,或者红色的砖头垒起来的,上边是斜坡式的,中式的房屋。讲究的人家还会在四角和正房梁上雕刻一些动物的造型。门口两边是门条,可以坐。进户门有个门嵌,一般是木头做的,堂屋的正中间放一个高一点的条几,正墙上挂着一幅画,可能是毛主席的头像,可能是花开富贵,可能是,反正就是各种各样的图案,不然那片空白的墙显得太突兀了。

回忆一下那个年代的电视剧。首先要说的是《西游记》,这部电视剧是男女老少通吃,每年的寒假暑假都会轮番播放这部剧,那个年代只能看电视,电脑还没普及,手机还没有在普通人之间开始流行,应该说是买不起吧。这部电视剧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数都数不清,平时播放,寒暑假播放,而且不止一个电视台播,几乎能搜到的电视台都会播。那时家里很少用有线电视,那个好像需要交钱,家里都是在高处放一口所谓的“锅”可以让信号更好一点。我们也会看新闻联播,因为新闻联播后是天气预报。想要知道天气只能通过电视,所以,这个必须要看,种地也是需要看天气的。新闻联播之后会有一点广告,之后主持人会整体介绍天气,然后一家人就等,等天气预报报道他们所在那个城市的,听完后会讨论两句,如果正好干旱需要雨,大人们说会说:“正好不用浇地了。”要么就是:“这天气怎么还是没有雨。”

另外一部就是《红楼梦》,看这部电视剧只是看个热闹,看贾宝玉和林黛玉那朦胧的爱,其余的根本看不明白,什么四大家族,什么封建礼教,什么官场,关注点根本不在这里,就看贾宝玉挨打了,林黛玉又哭了,而且当时还看得很起劲。哪知还有专门的红学会,所以当时的孩子到底看了个什么鬼。

还那么小的孩子,却有了电视瘾。电视剧播放一般是周一到周五,周六周日会播放其他的内容。中央电视台还是哪个电视台在新年会播放电影《少林寺》,记得那是过年的时候,慕容等那部《少林寺》。她记得每年临近过年都要播放的,从晚上的八点多就开始等,父母都睡了,那是冬天,天很冷,她没有单独睡在自己的小床上,父母怕她自己被窝暖不热,于是就在床的里边铺了一床被子,她自己睡在里边。电视机被放在了里屋,所谓的里屋其实是用大衣柜挡住一侧,将房子分成了两部分。冬天冷,一般都会坐在床上看会电视,所以就把电视搬到了里边,其实里边根本就没地方放,于是放在了缝纫机上,缝纫机就是临时的桌子。妈妈和弟弟已经进入梦乡了,爸爸还在看,慕容左等右等实在是等不上了,等得都可谁了,可她依然无聊地看着电视。“今天应该没有了,这都快10点了,睡觉吧。”慕容也躺进了被窝,还时不时地抬起头看一眼,“关掉电视吧?”爸爸问。慕容没有吭声,她是真的很想很想看这部电视剧,那晚她是多么的失望呀!这部电影的主题曲是《牧羊曲》,前奏一响就是满满的回忆,电影讲的什么呢,讲的是隋唐年间,著名武术家神腿张抗暴助义,遭王仁则陷杀,小虎被少林寺救下,为父报仇。记得最后发现他脚下的铃铛,和女主的是一对,但是他把铃铛给别人了,主演是李连杰。

还有一部不得不说的电视剧就是《环珠格格》,这个小孩看得懂。而且这部剧播出的时候慕容年龄也大了一些。主要是这部剧中的小燕子非常的搞笑,看到孩子们哈哈大笑,后来大街小巷都是动力火车的《当》,那首歌火遍了大江南北,几乎每个小孩子都会唱。这部剧火了之后又出了第二部,甚至第三部。寒暑假的播放内容更换了,就是这部《环珠格格》。在后来的2024年,这部剧突然又火了一把,但是再看,觉得挺幼稚,没有了当时看电视剧的感觉。那时看是那时的人生,后来再看,你的人生经历不同了,感悟也就不一样了。看《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时候,因为唐僧黑白不分,非要把孙悟空赶走,慕容在堂屋的凉席上躺着看,看着看着就气得坐了起来,嘴里还念叨着:“这个傻唐僧,就应该把她吃掉。”长大看才明白,原来白骨精是一个没有靠山的妖精,因为有靠山的妖精都被救走了。看《环珠格格》,小燕子把紫薇弄丢了,紫薇眼睛还看不到,那时就恨小燕子怎么那么粗心贪玩,也是被气得哭了起来。这部电视剧中结拜姐妹这一幕还深深影响了慕容,后来她就有了一个一辈子的好朋友。

还向聊聊动画片,《海尔兄弟》,《巴拉巴拉小魔仙》,《足球小子》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