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十六年前我写过一本小书《品味公文》,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一版印了五千册,三个月售罄;又印二版八千册,转年又售罄。此后,我便陆续收到一些求书信函,而我手头只剩两本,一本还写上了字,爱莫能助。2008年中央党校出版社想再版《品味公文》,一位编辑找我商量修订之事,我虽然口头允诺,但因工作忙,始终未能动笔,便不了了之。2013年一天,某理工大学的王守本老师,从天津辗转找到我家,他说《品味公文》对公文写作帮助很大,因此在写作课上极力向学生推荐,然而学生们跑了不少书店,甚至联系了出版社都买不到,所以跑来找我希望尽快再版此书。我虽被他的热情打动,但是当时忙于它事,仍迟迟未动笔修订。

直到今年10月,某图书公司以原书价6倍的价格,在网上买到《品味公文》——一本画满道道的旧书,然后找到我,告诉我这本书在一些秘书网站上很“火”的情况。于是我登录“老秘网”,果然看到推荐的三本经典写作书籍,头一本就是《品味公文》,后面还跟了“红苹果米粒”等十来个帖子,内容都是“想读王群老师的《品味公文》”之类;还有一些网站如“爱微帮”“我是笔杆子”,也将《品味公文》排在推荐书的第一本。看到至今还有很多人找这本书看,却又无法买到,让我真正动了心。于是我马上着手修订,按照中办、国办下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精神,删改了一些过时的提法和例文,增加了后来发表的几篇文章,成了现在这样子:全书由45篇文章组成,从公文写作的立意、运材、结构、语言以及个别文种写法等方面,述说了笔者多年积累的写作心得。

公文写作是件苦差事。大报告压下来,十天半月不知肉味;急稿子派到手,“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秃笔鏖战时”。几年下来,搔首发短,解衣带宽,难怪乡下人形容秘书是:“秃脑门,带眼罩,省被褥,费灯泡。”其实,吃苦倒是其次,当苦与恼加在一起,只叫你好生消受。我曾写过一首打油诗:“公文姓公,笔不由衷。一朝令下,笔快如风。”这里面心与笔、能力与要求之间的纠结,非局外人能知。幸而,苦恼与磨炼同在,汗水与成就共生。爬了多年格子路,手笔渐大,贡献颇多,就有回报。除了职务升迁,还品味到写作真谛。这本书就是笔者多年公文写作的真切体味。

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说:“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公文写作的方法技巧,前辈和同行们多有论述。若一本书里全是“人所未道”,恐难做到;但是笔者力求用自己的话,从与众不同的角度讲述,或有人所未道的一得之识,权当“班门弄斧”弄出了名堂罢。

相信此书对公文写作的“品味”,值得您细细品味。

作者于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