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模式案例与公案教学(第一季)
- 魏炜 朱武祥编著 《商业评论》 元智商业模式研究院编
- 1724字
- 2023-01-19 15:33:45
推荐序二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企业培训负责人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段感叹:“今天在广州参加2015年培训展会,来自整个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各企业培训经理及培训供应商齐聚展会,各种手册、书刊、演讲满天飞。我发现今年只要是关于案例和复盘主题的演讲都场场爆满,那火爆程度超乎我的想象,不仅会场座位全部坐满,走道和墙角站满了人,就连会场门外勉强能看到大屏幕和听到扩音器声音的地方,竟然也都挨挨挤挤站满了人……”
为什么会有这样火爆的景象?因为原有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在当今的形势下已不适用了,而案例复盘的独特魅力正符合当下企业管理培训的需求。作为中国领先的管理媒体,《商业评论》创刊于2002年,专注于解决中国企业管理难题,一直触摸着企业管理需求的脉搏。在十多年前,中国企业经营者还处于管理知识的补课期,商学院MBA、EMBA课程招生很火爆。当时《商业评论》杂志介绍了很多经典的管理理论和工具,如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的竞争战略“五力模型”、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Kaplan)的平衡计分卡等,深受中国企业家读者的好评。
但是,近几年,尤其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崛起之后,企业的经营环境和手法都有了很大变化。比如,当今电商风起云涌,但是经营模式都还处于不断摸索之中,新形势、新问题不断涌现,在工业时代下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已经严重滞后于企业实践。在这种形势下,在战斗中学习战斗,开展案例复盘就是当下最有效的方法。在数年前,《商业评论》杂志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趋势,而且《商业评论》杂志历经10多年的能力积累,打造了一支强大的案例开发团队。从2012年开始,《商业评论》开辟“案例复盘”栏目,以实战案例的形式,对企业进行跟踪、挖掘,复原企业的关键决策点、决策背景以及决策思考过程,以给其他企业提供借鉴。我们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时机,深入了解了很多走在时代前列的企业,并且也关注中国企业的转型,记录了企业在转型中的探索和新生。一系列案例复盘的确对中国企业帮助匪浅,在商业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商业评论》因此被誉为“中国管理案例专家”。
在推广案例复盘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好伙伴——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魏炜和清华大学的朱武祥两位教授,他们是中国顶尖的商业模式专家,他们开发的“魏朱六要素模型”被企业界奉为宝典。更有意义的是,魏炜老师还是一名商学院教学方法的改革者,他首创的“公案教学法”是对传统的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法的一个突破,更符合企业家能力提升的需求。
魏炜老师认为,管理知识和管理工具固然重要,但那应该是管理教育之“术”,而培养全面的管理认知模式,提高经理人的管理能力,直至管理智慧,才是管理教育之“道”。在商业世界中,我们能够从杰出的经理人身上发现一些共性,即他们都能迅速抓住复杂问题的本质,准确地判断问题,而且思考的高度明显高于常人,思考跨度比常人更宽,能打破一般人的思维局限并提出更高明合理的解决方案。这类经理人身上闪现着智慧的光芒,我们可以把这种能力称为“商业智慧”。
商业智慧是可以培养的。“公案教学法”(也称“商业智慧学习法”)是将商业问题以公案呈现的方式,综合使用感性直觉、理性直觉、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方式,引导学习者基于自身背景,通过共同学习,多角度和个性化地拓宽认知途径,提升认知层次,启迪商业智慧,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针对管理实践问题,教授会不断地发问,引导学习者进行思考,把学习者习以为常的下意识的思维过程显像化,并引导学习者发现原有思维过程的局限性,从而拓展思维过程更多的可能性,各种思维之间不断碰撞,每个学习者都会有意识地接受新的观点,修正、完善自己的认知背景,学习者的认知层次会在这个过程中很快提升。
鉴于各方对于案例教学理念的共识,魏炜、朱武祥两位老师和元智商业模式研究院将《商业评论》开发的房多多案例改编成了公案教学的示范样本。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本书包含了《商业评论》开发的多个商业模式实战案例、公案教学法的介绍,以及公案教学的示范样本。这只是我们合作的第一季,以后我们将定期更新,将最接地气、最新的案例奉献给大家。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案例复盘和公案教学的事业需要大家一起推动,这样才会有更多人受益,我们衷心希望有更多的有志者加入这个行列。
颜杰华
《商业评论》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