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古诗(二十一首)
【题苏门高士图赠孙征君钟元】
苏门山水天下殊,中有一人清且舑。
庞眉扶杖白髭须,鹖冠野服谈《诗》《书》。
定州城北漚水潴,白沙村畔为吾庐。
少年蹀躞千金驹,献策天子来皇都。
腰韐三矢玉鹿卢,幽州台上为欢娱。
日暮酒酣登徐无,顾视同辈谁能如。
十人五人居要枢,拖金横玉当朝趋。
今我不第胡为乎?有田一廛书百厨,
鸡泉马水吾归欤!七征不起乘柴车,
当时犹是升平余。一朝铁骑城南呼,
长刀砍背将人驱。里中大姓高门闾,
鞭笞不得留须臾。叩头莫敢争膏腴,
乞为佃隶租请输。牵爷担子立两衢,
问言不答但欷歔。先生闭门出无驴,
僵卧一榻绝朝箉。弟子二人舁篮舆。
百门书院今空虚,此中闻是孙登居。
太行秀色何盘纡,桤楠榛栗松杉储,
风从中来十万株。啸台遗址烟霞俱,
流泉百道穿阶除。幅巾短发不用梳,
弹琴横卷心安舒。微言妙旨如贯珠,
考钟击磬吹笙竽。古文屋壁阐《禹谟》,
异人手授《先天图》。谈仁讲义追尧夫,
后来姚许开榛芜,斯文不坠须吾徒。
谁传此图来江湖,使我一见心踟蹰。
即今绝学谁能扶,屈指耆旧堪嗟嘘。
苏门山下有硕儒,中原学者多沾濡。
百年文献其存诸,我往从之歌黄虞。
【赠总宪龚公芝麓】
丈夫四十致卿相,努力公孤方少壮。
握手开尊话畴昔,故人一见称无恙。
当初海内苦风尘,解褐才名便绝伦。
官守蕲春家近楚,贼窥江夏路通秦。
书生年少非轻敌,擐甲开门便迎击。
诗成横槊指黄巾,战定磨崖看赤壁。
我同宋玉适来游,多士名贤共校雠。
此地异才为乱出,论文高话锁厅秋。
别后相思隔江水,黑山铁骑如风雨。
闻道黄州数被兵,读书长啸重围里。
荏苒分飞十八年,我甘衰白老江边。
那知风雪严城鼓,重谒三公棨戟前。
即君致身已鼎足,正色趋朝勤补牍。
异书扪腹五千卷,美酒开颜三百斛。
月明歌舞出帘栊,刻烛分题挥洒中。
谈笑阮生青眼客,文章王掾黑头公。
却思少小经离乱,铜驼荆棘寻常见。
侧身天地竟何心,过眼风光有谁羡?
楚水吴山思不禁,朝衫欲脱主恩深。
待看贺监归来岁,勾漏丹砂本易寻。
【王郎曲】
王郎十五吴趋坊,覆额青丝白晳长。
孝穆园亭常置酒,风流前辈醉人狂。
同伴李生柘枝鼓,结束新翻善财舞。
锁骨观音变现身,反腰贴地莲花吐。
莲花婀娜不禁风,一斛珠倾婉转中。
此际可怜明月夜,此时脆管出帘栊。
王郎《水调》歌缓缓,新莺嘹呖花枝暖。
惯抛斜袖卸长肩,眼看欲化愁应懒。
推藏掩抑未分明,拍数移来发曼声。
最是转喉偷入破,顀人肠断脸波横。
十年芳草长洲绿,主人池馆惟乔木。
王郎三十长安城,老大伤心故园曲。
谁知颜色更美好,瞳神剪水清如玉。
五陵侠少豪华子,甘心欲为王郎死。
宁失尚书期,恐见王郎迟;
宁犯金吾夜,难得王郎暇。
坐中莫禁狂呼客,王郎一声声顿息。
移床欹坐看王郎,都似与郎不相识。
往昔京师推小宋,外戚田家旧供奉。
只今重听王郎歌,不须再把昭文痛。
时世工弹《白翎雀》,婆罗门舞龟兹乐。
梨园子弟爱缠头,请事王郎教弦索。
耻向王门作伎儿,博徒酒伴贪欢谑。
君不见康昆仑、黄幡绰,承恩白首华清阁。
古来绝艺当通都,盛名肯放悠闲多?
王郎王郎可奈何!
【临淮老妓行】
临淮将军擅开府,不斗身强斗歌舞。
白骨何如弃战场,青娥已自成灰土。
老大犹存一妓师,《柘枝》记得开元谱。
才转轻喉便泪流,尊前诉出飘零苦。
妾是刘家旧主讴,冬儿小字唱《梁州》。
翻新《水调》教桃叶,拨定鹍弦授莫愁。
武安当日夸声伎,秋娘绝艺倾时世。
戚里迎归金犊车,后来转入临淮第。
临淮游侠起山东,帐下银筝小队红。
巧笑射棚分画的,浓妆球仗簇花丛。
纵为房老腰肢在,若论军容粉黛工。
羊侃侍儿能走马,李波小妹解弯弓。
锦带轻衫娇结束,城南挟弹贪驰逐。
忽闻京阙起黄尘,杀气奔腾满川陆。
探骑谁能到蓟门,空闲千里追风足。
消息无凭访两宫,儿家出入金张屋。
请为将军走故都,一鞭夜渡黄河宿。
暗穿敌垒过侯家,妓堂仍讶调丝竹。
禄山裨将带弓刀,醉拥如花念奴曲。
仓促逢人问二王,武安妻子相持哭。
薰天贵势倚椒房,不为君王收骨肉。
翻身归去遇南兵,退驻淮阴正拔营。
宝剑几曾求死士,明珠还欲致倾城。
男儿作健酣杯酒,女子无愁发曼声。
可怜西风怒,吹折山阳树,将军自撤沿淮戍。
不惜黄金购海师,西施一舸东南避。
郁洲崩浪大于山,张帆捩舵无归处。
重来海口竖降幡,全家北过长淮去。
长淮一去几时还,误作王侯邸第看。
收者到门停奏伎,萧条西市叹南冠。
老妇今年头总白,凄凉阅尽兴亡迹。
已见秋槐陨故宫,又看春草生南陌。
依然丝管对东风,坐中尚识当时客。
金谷田园化作尘,绿珠子弟更无人。
楚州月落清江冷,长笛声声欲断魂。
【送沈绎堂太史之官大梁】
云间学士推二沈,布衣召见登华省。
多少金闺榜墨新,科名埋没声华冷。
青史流传有弟兄,衣白山人披赐锦。
一代才名并玉珂,百年绢素垂金粉。
知君门胄本能文,易世遭逢更绝伦。
射策紫裘胪唱出,马蹄不动六街尘。
曲江李杜无遗恨,留取花枝待后人。
即今艺苑多供奉,八分草隶清曹重。
署额新宫十丈悬,韦郎体势看飞动。
其余作者何纷纷,争来待诏鸿都门。
围棋赌墅王长史,丹青画马曹将军。
君也读书致上第,传家翰墨闲游戏。
迸落长空笔阵奇,纵横妙得先人意。
顿挫沉雄类壮夫,双瞳剪水清舑异。
卧疾萧斋好苦吟,平生雅不为身计。
惟留诗句满长安,清切长宜禁近官。
秋雨直庐分手处,忽携书卷看嵩山。
呜呼!男儿不入即当出,生世谐为二千石。
黄纸初除左冯翊,腰间两绶开颜色。
君不见沈侍中,图书秘阁存家风。
匹夫徒步拜侍从,况今淋漓御墨宫袍红。
一麾去听梁园钟,轩车路出繁台东。
杯酒意气何雍容,簿领岂足羞英雄。
安能低眉折腰事铅椠,蹉跎白首从雕虫!
【通玄老人龙腹竹歌】
通玄老人来何方,碧矑趙面拳毛苍。
手披地图向我说,指点西极天微茫。
视彼万里若咫尺,使我不得悲他乡。
京师公卿谁旧识,与君异国同周行。
九州丧乱朋友尽,此道不绝留扶桑。
床头示我龙腹竹,夜半风雨疑腾骧。
尾烧鳞蜕飞不得,苍皮倔强膺微张。
此中空洞亦何有?得无颔下骊珠藏。
汉家使者通大夏,仍来邛蜀搜騱絺。
更逾葱岭访异种,携归上苑栖鸾皇。
我欲裁之作龙笛,水底老蛟吟不得。
纵使长房投葛陂,此龙僵卧难扶策。
可是天教产竹郎,八荒奇事谁能识?
一从海上西南来,中原筿簜多良材。
淇园已竭苍生痛,会稽正采征夫哀。
天留异质在无用,任将抛掷生尘埃。
若有人兮在空谷,束素娟娟不盈匊。
尽道腰肢瘦胜肥,此君无乃非其族。
雪压霜欺直干难,轮囷偃蹇忘荣辱。
邴君岂出子鱼下,高人磊砢遭题目。
玉笋新抽渐拂云,摩挲自倚东墙曲。
苦节长同处士饥,宽心好耐湘妃哭。
吁嗟乎!昆仑以外流沙西,当年老子驱青犊。
手中竹杖插成林,杀青堪写遗经读。
君不见犹龙《道德》五千字,要言无过宁为腹,何可一日无此竹!
【画中九友歌】
华亭尚书天人流,墨花五色风云浮。
至尊含笑黄金投,残膏剩馥鸡林求。
太常妙迹兼银钩,乐郊拥卷高堂秋。
真宰欲诉穷雕锼,解衣盘礴堪忘忧。
谁其匹者王廉州,神姿玉树三山头,
摆落万象烟霞收。尊彝斑驳探商周,
得意换却千金裘。檀园著述夸前修,
丹青余事追营丘。平生书画置两舟,
湖山胜处供淹留。阿龙北固持双矛,
披图赤壁思曹刘。酒醉洒墨横江楼,
蒜山月落空悠悠。姑苏太守今僧繇,
问事不省张两眸。振笔忽起风飕飕,
连纸十丈神明遒。松圆诗老通清讴,
墨庄自画归田游。一犁黄海鸣春鸠,
长笛倒骑乌牜孛牛。花龛巨幅千峰稠,
小景点出林塘幽。晚年笔力凌沧州,
幅巾鹤发轻王侯。风流已矣吾瓜畴,
一生迂癖为人尤,僮仆窃骂妻孥愁。
瘦如黄鹄闲如鸥,烟驱墨染何曾休!
【送旧总宪龚公以上林苑监出使广东】
与君对酒庾楼月,君逼干戈我离别;
与君迹地燕山草,君作公孤我潦倒。
亦知穷老应自疏,识君意气真吾徒。
门前车马多豪俊,蹑衣上坐容衰鬓。
我持半勺君一斗,我吟一篇君百首。
每逢高会辄尽欢,把我新诗不容口。
今日它乡再送君,地角天涯复何有?
山川有灵交有命,延津会合真难定。
如君共事曹侍郎,百僚弹压风裁正。
握手论文海内推,交游京洛声华盛。
秋风吹向越王台,后先踪迹谁能信?
不见兰台连柏府,却过剑浦来珠郡。
相赠虽无陆贾金,相看何必周昌印。
丈夫豁达开心期,悠悠世上无人知。
三仕三已总莫问,一贵一贱将奚为?
别君劝君休失意,碧水丹山暂游戏。
客路扁舟好著书,故园九日堪沉醉。
乌桕霜红少妇楼,桄榔雨黑行人骑。
独有飘零老伏生,不堪衰白困将迎。
只因旧识当涂少,坐使新知我辈轻。
花发罗浮梦君处,踯躅悲歌不能去。
【雁门尚书行(并序)】
(《雁门尚书行》,为大司马白谷孙公作也。公代州人,地故雁门郡。长身伉爽,才武绝人。其用秦兵也,将凭岩关为持久,且固将吏心,秦士大夫弗善也,累檄趣之战,不得已始出。天淫雨,糗粮不继,师大溃,潼关陷,独身横刀冲贼阵以没,从骑俱散,不能得其尸。公之出也,自念必死,顾语张夫人,夫人曰:“丈夫报国耳!无忧我。”西安破,率二女六妾沉于井,挥其八岁儿以去。儿逾垣避贼,堕民舍中,有老翁者善衣食之。二年,公长子世瑞重趼入秦,得夫人尸,貌如生。老翁归以弟,相扶还。见者泣下,盖公素有德秦人云。余门人冯君讷生,公同里人,作《潼关行》纪其事,余曾识公于朝,因感赋此什。公死而天下事以去,然其败由趣战,且大雨粮绝,此固天意,抑本庙谟,未可专以责公也。公之参佐,惟监军道乔公以明经奏用,能不负公,潼关之破,同日死,名元柱,定襄人。)
雁门尚书受专征,登坛顾盼三军惊。
身长八尺左右射,坐上咄咤风云生。
家居绝塞爱死士,一日费尽千黄金。
读书致身取将相,关西鼠子方纵横。
长安城头挥羽扇,卧甲韬弓不忘战。
持重能收壮士心,沉几好待凶突变。
忽传使者上都来,夜半星驰马流汗。
覆辙宁堪似往年,催军还用松山箭。
尚书得诏初沉吟,蹶起横刀忽长叹。
我今不死非英雄,古来得失谁由算?
椎牛誓众出潼关,墟落萧条转饷难。
六月炎蒸驱万马,二崤风雨断千山。
雄心慷慨宵飞檄,杀气凭陵老据鞍。
扫箨谋成频抚剑,量沙力尽为传餐。
尚书战败追兵急,退守岩关收溃卒。
此地乘高足万全,只今天险嗟何及!
蚁聚蜂屯已入城,持矛瞋目呼狂贼。
战马嘶鸣失主归,横尸撑距无能识。
乌鸢啄肉北风寒,寡鹄孤鸾不忍看。
愿逐相公忠义死,一门恨血土花斑。
故园有子音书绝,勾注烽烟路百盘。
欲走云中穿紫塞,别寻奇道访长安。
长安到日添悲哽,茧足荆榛见眢井。
辘轳绳断野苔生,几尺枯泉浸形影。
永夜曾归风露清,经秋不化冰霜冷。
二女何年驾碧鸾,七姬无冢埋红粉。
复壁藏儿定有无,破巢穷鸟问将雏。
时来作使千兵势,运去流离六尺孤。
傍人指点牵衣袂,相看一恸真吾弟。
决绝难为老母心,护持始识遗民意。
回首潼关废垒高,知公于此葬蓬蒿。
沙沉白骨魂应在,雨洗金疮恨未消!
渭水无情自东去,残鸦落日蓝田树。
青史谁人哭藓碑,赤眉铜马知何处?
呜呼!材官铁骑看如云,
不降即走徒纷纷。尚书养士三十载,
一时同死何无人?至今惟说乔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