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之垃圾去哪儿在线阅读
会员

“无废城市”之垃圾去哪儿

楼紫阳编著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科普读物生态环境3.8万字

更新时间:2023-12-11 16:01:42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生态文明建设之“无废城市”建设的相关科普读物。垃圾是人类在生活中留下的痕迹,也是人类社会代谢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本书追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人类对待垃圾处理的不同方法和途径,挖掘堆、填、烧、用等主要垃圾处理方式的发展过程,探究不同阶段垃圾、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互馈关系,阐明垃圾不当处理带来的污染以及引发的邻避效应,厘清大众对于技术发展带来的不同风险认知,从技术角度说明现代垃圾处理方法的突破以及安全性。同时,以我国第一个强制垃圾分类的城市——上海为例,探究“无废城市”建设背景下,固废的污染与资源双重属性转化新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城市、居民的影响。本书的主要读者为青少年以及环保爱好者,在本书中可以让读者了解到城市中废弃物流的历史演化过程、处理处置的方式和技术与社会互馈下产生的相互促进作用,从而让青少年了解垃圾,并能够积极投身到“无废城市”的建设中,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上架时间:2023-10-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楼紫阳编著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这是一本关于低碳生活的科普书,有趣、有料、有故事!《拯救发烧的地球》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地球和人类、生态和人类、建筑行业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本书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叙事的形式,是一部面向大众的科学普及读物,旨在提高全社会对全球气候变暖危害的认识,更好地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提高大众保护环境的意识,为双碳计划贡献力量。
    习珈维科普9.6万字
  • 会员
    《踏入深时》是一本关于地球的故事,可读性极强,非常有助于一个外行读者对地质学的理解。书中“深时”的概念,延伸到地球存在的亿万年到现在的地质变化和进化生命的许多阶段,而且还伸向未来。作者帮助读者发现脚下那些美丽的岩石和它们的神奇之处。它不是连贯的地质学教材,而是将很多吸引人的内容穿插其中的非虚构类科普作品,其中就有火山、恐龙、地震、化石等,并从宏观的角度领略改变世界的伟大理论:板块构造。这一突破与进
    (英)海伦·戈登科普14.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可河林区的鸟类多样性现状,共计15目36科82属132种。本书为其中116种鸟类配有照片,展示其主要分类特征、生物学习性、居留类型和保护等级等,分析玛可河鸟类群落的特点、历史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玛可河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本书适合从事高原生物学研究、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科学普及、环保教育的科技人员,以及高原生物爱好者、高原旅行者、牧民等阅读和使用。
    宋虓等主编生态环境6.5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以考察笔记兼游记的写作形式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我国20多个自然保护区,包括生态系统保护区和野生生物保护区两大类。全书分为4章,分别讲述了雪山与峡谷、草原与荒漠、山川与丛林、平原与湿地几大生境中的自然保护区,并对保护区内有代表性的野生动植物进行了详略不等的介绍,同时,将游记、物种识别、科普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加入作者对保护区的一些思考,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本书适合户外探险爱好者
    秦卫华 李中林生态环境10.7万字
  • 在《生生不息的地球》一书中,享誉世界的大卫·爱登堡爵士以敏锐的眼光、持续的好奇心和富有感染力的热情,向我们展现了栖息于12个典型地域中缤纷复杂的生命及其对生境的适应性。从孤寂的喜马拉雅山巅到极寒的冰原地带,再到我们身处的城市环境中,动物和植物都能择地生息。几乎每一个微小的生态位都存在适应它的特定物种。相似的环境导致相似的适应,不同的地域也孕育出迥然不同的生命。物种和生境不断变化又彼此适应,展现出地
    (英)大卫·爱登堡生态环境16.2万字